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18篇
  免费   5127篇
  国内免费   2343篇
耳鼻咽喉   368篇
儿科学   873篇
妇产科学   311篇
基础医学   3241篇
口腔科学   664篇
临床医学   6622篇
内科学   3990篇
皮肤病学   664篇
神经病学   1031篇
特种医学   1741篇
外科学   4112篇
综合类   1513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233篇
眼科学   555篇
药学   6237篇
  58篇
中国医学   4787篇
肿瘤学   1867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568篇
  2022年   1593篇
  2021年   1944篇
  2020年   1750篇
  2019年   912篇
  2018年   1004篇
  2017年   1483篇
  2016年   1019篇
  2015年   2062篇
  2014年   2596篇
  2013年   3445篇
  2012年   4908篇
  2011年   4906篇
  2010年   4458篇
  2009年   4257篇
  2008年   4078篇
  2007年   3938篇
  2006年   3567篇
  2005年   2888篇
  2004年   1926篇
  2003年   1437篇
  2002年   1185篇
  2001年   1056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探讨甘肃省武威市胃癌发病特征及其流行趋势。方法:通过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获取胃癌发病资料。结果:武威市胃癌发病率1991 ~ 1995 年为 61 62/10 万,1996~ 2000 年为 55 .96/10 万,后期低于前期。年龄组发病率前后两期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65 岁以前各组前期高于后期,65岁及以后各组后期明显高于前期。结论:武威市胃癌发病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观察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然后应用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3周,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密度、形态及基质分泌情况,并在不同时相点测定组织块中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大量具有一定折光性的梭形细胞存在于胶原基质中。扫描电镜见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切面较平坦,孔隙较小,细胞包埋在胶原中,而静置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少。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双相接种法组织块中细胞的DNA含量、ALP活性均高于静置接种法,钙含量在培养2周后高于静置接种法。结论 双相接种法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方法,有利于提高接种效率和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93.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94.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TNF-α和TNF-β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水平以及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68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及49例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结果:内异症组血清TNF-α和TNF-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表达量随病情加重有上升趋势(P<0.05)。手术后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Ⅰ~Ⅳ期患者血清TNF-β的含量随着内异灶的清除逐渐下降。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对术后随访、监测及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基于累及头颈部淋巴组织病变的临床不典型性,旨在探讨MRI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方法:对本组22例可疑累及头颈部淋巴组织的各类病变进行MRI检查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对本组22例累及淋巴组织病变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21/22)约为95%。结论:MRI是对累及头颈部淋巴组织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并能为明确其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构建大鼠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表达载体,测定并分析遗传性高钙尿性结石(GHS)大鼠VDRcDNA序列。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含VDR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将扩增产物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ro(+),对5只GHS大鼠和4只正常尿钙对照(NC)大鼠十二指肠VDRc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示PCR扩增产物碱基数目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对重组质粒的分析表明,插入片段的序列与发表的VDR基因编码序列相同。5只GHS鼠和4只NC鼠肠VDR cDNA序列均有3个相同的位点不同于已公布的大鼠肠VDR cDNA序列:在256bp位点:C取代G;569bp位点:G代替A;1658位点:A替代G。另外,GHS鼠在1795bp位点发生改变,G取代A,而NC鼠则无改变。结论大鼠维生素D受体蛋白编码序列被成功地克隆至表达载pcDNA3.1/Zero(+)上。GHS大鼠基因编码区的序列组成同NC大鼠相一致,但GHS鼠1795bp位点的碱基改变未见于NC鼠。  相似文献   
97.
羟乙基淀粉容量治疗对高龄病人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纳注射液(6%HES,万汶),应用于老年患者容量治疗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给予万汶进行容量治疗,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结论万汶应用于老年患者进行容量治疗时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8.
腔镜甲状腺手术:附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 42例各种甲状腺疾患患者采用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成功 41例 ,因术中渗血不止中转手术 1例。 1例术后前胸出现小面积淤斑 ;1例出现声音嘶哑 ,3d后恢复 ;无甲状旁腺损伤 ;无皮下积气。颈前引流管于术后 2 4h拨除 ,术后 5d出院。结论 掌握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指征 ,精细操作 ,采用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患是安全可行的 ,且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9.
水飞蓟素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脑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水飞蓟素对脑匀浆液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量。结果:水飞蓟素在显降低缺血大鼠脑组织中NO、NOS含量的同时,明显缩小了梗死面积。结论:水飞蓟素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脑缺血损伤有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nm2 3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8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CNA及nm2 3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 85例胃癌中PCNA、nm2 3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9% (4 4 / 85例 )和 4 4 .7% (38/ 85例 ) ,PCNA及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P <0 0 1 ) ;PCNA与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结论 :PCNA及nm2 3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