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07篇
  免费   5805篇
  国内免费   4028篇
耳鼻咽喉   599篇
儿科学   815篇
妇产科学   474篇
基础医学   5601篇
口腔科学   1066篇
临床医学   7832篇
内科学   7324篇
皮肤病学   817篇
神经病学   2505篇
特种医学   2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645篇
综合类   14164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5207篇
眼科学   1366篇
药学   6984篇
  54篇
中国医学   4596篇
肿瘤学   3574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932篇
  2022年   1790篇
  2021年   2727篇
  2020年   2266篇
  2019年   1654篇
  2018年   1756篇
  2017年   1912篇
  2016年   1542篇
  2015年   2568篇
  2014年   3303篇
  2013年   3465篇
  2012年   5051篇
  2011年   5414篇
  2010年   4280篇
  2009年   3610篇
  2008年   3928篇
  2007年   3858篇
  2006年   3661篇
  2005年   3210篇
  2004年   2120篇
  2003年   1846篇
  2002年   1496篇
  2001年   1416篇
  2000年   1238篇
  1999年   1084篇
  1998年   633篇
  1997年   692篇
  1996年   525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1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脑梗死所致痴呆患者针药结合治疗前后MRI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对CI所致VD患者颅脑MRI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以针刺治疗、西药治疗、针刺+西药治疗法对60例CI所致VD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颅脑MRI片下外侧裂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平均脑室宽度、额角指数,尾状核指数、侧脑室体积指数等6个指标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精神状态速析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冶疗后患者颅脑MRI各指标变化不明显,但HDs、ADL、MMSE得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结论:针刺治疗不能改善患者颅脑形态指标,但可以改善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174例儿童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感染种类等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4%;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为45.4%,其次是口腔、血液、皮肤和肠道等;细菌感染为86.8%,真菌感染为13.2%;对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对革兰阴性球菌(G 球菌)敏感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其他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医院感染致死率为44.4%。结论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作好基础护理、加强肠道消毒、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警惕真菌感染等是防治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3.
MTT法观察DMF致人肝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染毒剂量二甲基甲酰胺(DMF)对正常成人离体肝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变化,分别以1.56mmol/L、6.25mmol/L、25mmol/L、100mmol/L DMF为染毒剂量,以6h、12h、24h为染毒时间对人肝细胞进行培养。比较在不同时间下,不同染毒剂量组与阴性组的细胞生长率。结果同一染毒时间组内,不同剂量组的细胞生长变化率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7.41、23.86、111.22,P<0.01),以100mmol/L DMF组细胞增殖率为最低,但不同染毒剂量组细胞生长变化率未见明显剂量-效应关系,染毒6h和12h 25mmol/L组的细胞生长变化率高于其他浓度组;同一染毒剂量组内,各不同染毒时间组的细胞生长变化率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7.80、29.79、42.47、28.88,P<0.01),以24h组细胞增殖率为最低。结论与阴性组比较,DMF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但不同染毒剂量组细胞生长变化率的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随染毒时间延长,同一染毒剂量组内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率有下降趋势,有一定染毒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重建心阻抗图测定心排血量的正常值。方法检测180例正常成人的重建心阻抗微分图,用重建非线性公式计算心搏出量,分性别和年龄组统计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VI)、每分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结果重建阻抗法的心排血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同年龄组内男性的SV、CO高于女性,但SVI、CI男女基本一致;心排血指数CI的正常值>2.7 L/(min.m2)。结论重建心阻抗法的心排血量能够反映人体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995.
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联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热量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空白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并喂以高热量饲料,常规测定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各组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有效地减轻模型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6.
GSTP1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COPD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GSTP1)第5外显子遗传多态(A/G)与中国西南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PCR-RFLP),检测91例COPD患者与87例健康对照者GSTP1第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其与COPD两种临床表型、肺损伤CT改变的关系.结果GSTP1第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e105的频率在肺气肿型(红喘型)中显著高于支气管炎型(紫肿型)(P<0.05),携有Ile105的患者,其CT肺气肿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携有Ile105的患者(P<0.05).结论GSTP1第5外显子遗传多态(A/G)可能与中国西南汉族人群COPD易感性无关,但可能与COPD的临床表型、肺实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寡核苷酸基因转染对血管紧张素Ⅱ促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寡核苷酸脂质体复合物转染Sprague—Dawle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RT—PCR、Western—Bloting分别检测转染后EGFR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用^3H—Tdr掺入率实验检测经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寡核苷酸转染再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寡核苷酸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后,EGFR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正义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后,反义组细胞的^3H—Tdr掺入较正义组及对照组明显降低,经方差分析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脂质体介导的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寡核苷酸转染减弱了血管紧张素Ⅱ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证明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制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的法律意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将医患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使医疗机构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更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比例,增加了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护理人员如果仍停留在陈旧的工作模式上,不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法律意识淡漠,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依法办事,工作中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分析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才能维护病人及护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胃部疾患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各80份,同时设正常对照标本80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其幽门螺杆菌。结果:三种病例及正常对照组其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胃炎组77.50%(62/80),消化性溃疡组82.50%(66/80),胃癌组62.50%(50/80),正常对照组16.25%(13/80)。三病例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Hp感染很可能是胃癌发生的致瘤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生物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生物化疗加沙利度胺对晚期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病理证实均为肾细胞癌的晚期肾癌后患者61例。分两组:①对照组23例行生物化疗;②实验组38例行生物化疗加沙利度胺治疗。所有病人均行病肾姑息切除术或肾动脉栓塞术,术后1—2周开始生物化疗。生物化疗方法:IL-2200万U/次,3次/周皮下注射;IFN-2a300万u/次,3次/周皮下注射;IL-2和IFN-2a均用42周。5-FU5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4—6h),第1-5天。21d为1周期,共4-6周期。沙利度胺用法为400mg/d,分2次口服,服用1年或至病情进展。结果 近期疗效两组均无CR病例。对照组PR5例,有效率(CR+PR)21.7%;实验组PR18例,有效率(CR+PR)47.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疾病进展期对照组4.7个月,平均5.2个月,实验组6-9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12个月对照组成活11例,1年生存率为43.4%;实验组成活19例,1年生存率为50%。随访24个月,对照组5例生存。生存率17.4%;实验组7例生存,生存率18.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生物化疗加沙利度胺对晚期肾癌的治疗与生物化疗相比,能提高近期疗效和延长疾病进展时间,对1年和2年生存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