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02篇
  4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We have treated 34 cases of epiphora due to dysfunction of the lacrimal duct with a warm needle puncturing at the Jingming (UB 1) point. The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lacrimal duct irrigation and norflaxacin eye drops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1.07% vs. 54.29%).  相似文献   
2.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新药——依达拉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菁 《中国药房》2004,15(6):370-371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三大疾病中发展最快、恢复最慢、死亡最多、致残最重的病种,给人类造成极大痛苦,亦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如何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当前医药学上的攻关重点;同时,开发治疗脑卒中的药物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碘盐对人群碘营养状况影响,寻找适合当地居民食用的盐碘浓度。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现场群组干预试验研究方法,对南昌市399户城乡居民共1099人,随机分配4个组,分别提供含碘浓度为(6±2)mg/kg、(15±2)mg/kg、(24±2)mg/kg、(34±2)mg/kg的碘盐,并将其家中原有的碘盐换回。采用单盲法进行31天的干预试验。采集受试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7- 31天的一次随机尿样检测尿碘浓度,并进行膳食调查,同时采集干预前受试者实际食用碘盐检测碘含量;采集当地水源水样8份,检测水碘含量。结果当地水碘含量中位数3.05μg/L,干预前盐碘浓度为(36.4±5.4)mg/kg,碘盐合格率98.8%;干预前城区居民尿碘中位数为293.6 μg/L,农村居民尿碘中位数为508.8 μg/L。干预后第27、28、29、30、31天各组人群尿碘中位数不同日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8天4个干预组的尿碘中位数:城区分别为97.2、198.6、249.4和330.7μg/L,农村分别为100.5、193.0、246.3和308.3 μg/L。结论当地属于缺碘地区,居民普遍食用合格碘盐,尿碘水平偏高;适宜当地居民食用的碘盐含碘浓度为15-25 mg/kg。  相似文献   
4.
HPLC方法测定食品中胭脂红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浏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借助测量不确定度可以了解到被测量值在什么范围之内,测量不确定度还可以定量说明一个实验室的水平程度及工作水平有多高。在化学分析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中,由于检验方法不同,检验过程中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不同,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也不同。本文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JJF1059—1999),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胭脂红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建立一套合理的、完整的评定方案。  相似文献   
5.
MTT法观察DMF致人肝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染毒剂量二甲基甲酰胺(DMF)对正常成人离体肝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变化,分别以1.56mmol/L、6.25mmol/L、25mmol/L、100mmol/L DMF为染毒剂量,以6h、12h、24h为染毒时间对人肝细胞进行培养。比较在不同时间下,不同染毒剂量组与阴性组的细胞生长率。结果同一染毒时间组内,不同剂量组的细胞生长变化率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7.41、23.86、111.22,P<0.01),以100mmol/L DMF组细胞增殖率为最低,但不同染毒剂量组细胞生长变化率未见明显剂量-效应关系,染毒6h和12h 25mmol/L组的细胞生长变化率高于其他浓度组;同一染毒剂量组内,各不同染毒时间组的细胞生长变化率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F=27.80、29.79、42.47、28.88,P<0.01),以24h组细胞增殖率为最低。结论与阴性组比较,DMF对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但不同染毒剂量组细胞生长变化率的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随染毒时间延长,同一染毒剂量组内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率有下降趋势,有一定染毒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即肿瘤距肛缘7cm以下,切除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和直肠全部,肛管与肛周5 cm直径的皮肤,坐骨直肠窝组织等,乙状结肠近端在左下腹做永久性人工肛门.此手术往往不易被患者所接受,心理反应强烈,直接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在护理工作中,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对待疾病的心理特点不同,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亲密关系,使患者逐渐树立信心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 72例 (1 4 4只眼 )分为 3组 ,A组(观察组 )、B和C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针刺、口服增液剂、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 :A组治愈 5只眼 ,好转 33只眼 ,有效率 79 2 %;B组治愈 6只眼 ,好转 30只眼 ,有效率 75 0 %;C组治愈 2只眼 ,好转 2 9只眼 ,有效率 6 4 6 %,3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和B组患者角膜染色、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针刺和口服增液剂均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病变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Ⅱ型排卵障碍女性使用克罗米芬(CC)方案或来曲唑(LE)方案诱导排卵后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临床结局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8月578名Ⅱ型排卵障碍妇女在我中心完成的1 253个AID周期的超声监测数据及临床资料.比较单用CC或LE或联合促性腺激素(Gn)诱导排卵的AID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MC)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创伤后成长(PTG)水平,分析影响患者术后PTG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护理部收治的120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EMC患者资料,根据出院后PTG评定量表评分,将其分为PTG水平正常组(PTG评定量表评分≥70分,75例)和PTG水平低下组(PTG评定量表评分<70分,4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C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PTG的影响因素。结果 PTG水平低下组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为Ⅱ期占比、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占比、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占比及压力知觉量表(PSS)评分高于PTG水平正常组,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低于PTG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Ⅱ期、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高PSS评分是EMC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PTG水平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P <0.05),高SSR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OR ...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广泛应用,种植修复后最常见的生物学并发症——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发展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种植体周围病所导致的软组织破坏和骨组织吸收对种植体在口内的长期稳定、美观及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牙周炎作为种植体周围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会显著增加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风险,降低种植体的成功率。目前认为,种植体周围较差的软组织封闭、牙周炎症状态对口腔微生物环境和宿主免疫微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共同导致了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文章就现有牙周因素与种植体周围病的分子学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对牙周因素影响种植体周围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种植体周围病提供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