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26篇
  免费   3316篇
  国内免费   1999篇
耳鼻咽喉   303篇
儿科学   535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1942篇
口腔科学   481篇
临床医学   4033篇
内科学   2708篇
皮肤病学   356篇
神经病学   739篇
特种医学   1140篇
外科学   3575篇
综合类   9915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3898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4136篇
  31篇
中国医学   3597篇
肿瘤学   159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1002篇
  2021年   1318篇
  2020年   1167篇
  2019年   587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857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1230篇
  2014年   1734篇
  2013年   2188篇
  2012年   3244篇
  2011年   3290篇
  2010年   3077篇
  2009年   2661篇
  2008年   2799篇
  2007年   2702篇
  2006年   2467篇
  2005年   1957篇
  2004年   1356篇
  2003年   1101篇
  2002年   840篇
  2001年   809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核抗体检测在AS患者分类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8-2019年明确诊断为AS的患者45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AS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1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453例AS患者中,抗核抗体阳性139例,阳性率为30.68%.12例AS合并其他AID患者,抗核抗体阳性11例,阳性率为91.67%.在抗核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中,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1).AS患者抗核抗体核型以核颗粒型(45.32%)为主;抗核抗体阳性的AS患者整体滴度中位数为1:100;抗核抗体滴度≥1:320患者占18.71%,其抗核抗体谱检测中特异性抗体检出率达3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抗核抗体阳性为AS合并其他AI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S患者中30.68%可检出抗核抗体,滴度以1:100为主,部分患者出现中高滴度,为合并其他AID的表现.应加强抗核抗体阳性且病程较长的中老年AS患者的分类管理,进行长期的医学观察,评估是否并发其他AID.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2种枸橼酸抗凝方法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4%枸橼酸抗凝治疗(共98例次)。将采用滤器前泵入4%枸橼酸300 mL/h血液透析治疗的34例(50例次)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滤器前泵入4%枸橼酸250 mL/h,同时静脉壶端泵入4%枸橼酸50 mL/h的"两段法"血液透析治疗的24例(48例次)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血液透析治疗前后钙离子(Ca~(2+))、碳酸氢根离子(HCO_3~-)、钠离子(Na~+)、pH值水平,并比较2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凝血级别。结果透析前,2组Na~+、Ca~(2+)、HCO_3~-、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2组Na~+、HCO_3~-、pH值水平均高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Ca~(2+)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Ca~(2+)、HCO_3~-、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透析器凝血及透析管路凝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枸橼酸抗凝方式比较,枸橼酸"两段法"抗凝方式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静脉壶凝血发生率,保证4 h透析时间,改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方法选取83例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8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指标(CD63、CD203c及CD45)荧光强度,并比较观察组内不同过敏原类型、过敏原种数及UniCAP分级者的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指标荧光强度与UniCAP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嗜碱性粒细胞CD63、CD203c及CD45的荧光强度为(32.26±2.23)、(50.31±5.61)及(36.36±5.0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5±1.20)、(18.28±2.63)及(7.0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过敏原类型及不同过敏原种数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UniCAP分级5~6级者的嗜碱性粒细胞CD63、CD203c、CD45的荧光强度为(38.16±3.15)、(66.73±6.96)、(50.86±6.59),分别高于UniCAP分级3~4级者的(29.37±2.31)、(51.13±5.78)、(39.10±5.13)和UniCAP分级1~2级者的(18.68±1.76)、(29.36±3.79)、(22.32±1.93),且UniCAP分级3~4级者高于UniCAP分级1~2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指标CD63、CD203c、CD45均与UniCAP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突出,且活化指标CD63、CD203c、CD45表达程度与UniCAP分级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优良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1、3、7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析AOFAS评分与ATRS评分、VAS评分的相关性;观察术后1、3、7个月的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结果 63例患者经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2.06%;手术时间(33.72±6.52) min、切口长度(2.45±0.52) cm、平均住院时间(3.14±0.32)d;术后未出现感染、跟腱撕裂、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个月,经B超、MRI等影像学检查,患侧跟腱修复良好,跟腱断端连续性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1、3、7个月的AOFAS评分、ATR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而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OFAS评分与ATRS评分呈正相关(r=0.902,P<0.05),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676,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术后7个月的踝关节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高于术后1、3个月(P<0.05);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88.89%.结论 改良经皮微创修复术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效显著,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出院医嘱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安宁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出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药物应用与年龄、性别、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男性多于女性;60~74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排名前3的合并症分别为高血压(64. 50%)、糖尿病(50. 50%)、心肌梗死(39. 00%);他汀类、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MRA)、中成药、地高辛使用率较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较低;利尿剂女性使用率高于男性(P <0. 05);阿司匹林在60~74岁年龄段的使用率较高,氯吡格雷、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ARB在> 74岁年龄段使用率高于60~74岁及<60岁(P <0. 05);Ⅰ/Ⅱ级的阿司匹林、他汀类使用率高于Ⅲ/Ⅳ级,而氯吡格雷、地高辛、利尿剂、MRA使用率低于Ⅲ/Ⅳ级(P <0. 05);地高辛、MRA在LVEF减低组使用率高于正常组,而ARB及CCB在正常组使用率高于减低组(P <0. 05);单用药物在LVEF减低组中占比低于正常组(P <0. 05);3种合用药物在NYHA分级Ⅲ/Ⅳ级中占比高于Ⅰ/Ⅱ级(P <0. 05)。结论 60~74岁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阿司匹林使用率较高,> 74岁时氯吡格雷、利尿剂、CCB、ARB使用率较高。应规范他汀类、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利尿剂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使用,对于使用率较低且与指南有差距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目的优化和建立酢浆草体外抗炎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建立抗氧化、蛋白酶活性抑制和蛋白变性抑制活性的检测方法。比较醇提水沉法和水提醇沉法、不同保存条件下药物的活性。结果优化检测方法后,不同浓度酢浆草样品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表明检测方法高度稳定且准确可靠。经醇提水沉法和水提醇沉法后,酢浆草的抗氧化活性为100%,蛋白变性抑制活性为90%,酶活性抑制活性为50%,两者出峰位置基本一致。醇提水沉法更易快速获得澄清的提取溶液。室温和4℃冷藏时,蛋白变性抑制成分第3天时均下降40%,第7天时下降至无活性;酶活性抑制成分在冷藏时下降比室温条件慢,在第7天时分别下降30%和60%;抗氧化成分在2种保存条件下均有较高活性。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体外检测酢浆草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为医院门诊药房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4M1E(人机料法环)法,从药房工作人员及患者、药房发药设备、药品与防护物资、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场所与环境等5个方面制订并实施应急管理策略。结果 人员方面,加强培训及患者宣传教育,同时避免人员聚集;设备方面,清洁消毒发药设备,加强药品效期管理;物料方面,做好关键药品和防护物资管理,优化药品请领及药品配送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制订门诊药房应急预案,完善绩效考核及上岗各项制度;环境方面,严格划分区域管理,做好环境消毒管理。结论 该应急管理策略及实施经验能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药学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胃癌病人的 K?RAS蛋白表达及基因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胃癌病人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南通市肿瘤医院 314例胃癌病人,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荧光定量 PCR的方法分析 K?RAS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突变状态。结果 314例胃癌组织中 K?RAS蛋白表达与胃癌病人的年龄( P=0.648 5)、性别( P=0.585 8)、肿瘤大小( P=0.761 1)、脉管侵犯( P=0.552 4)、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 P=0.506 4),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19 5); K?RAS基因突变类型包括 G12D、G13D、G12A、G12S、G13S;不同性别( P=0.456 6)、年龄( P=0.524 2)、组织分化之间(P=0.747 4)的 K?RAS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K?RAS基因突变率与蛋白表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7 7)。结论 K?RAS的蛋白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K?RAS基因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化之间的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 K?RAS基因突变率与蛋白表达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