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目的通过3种小鼠整体和离体豚鼠回肠模型,研究新5-HT4受体激动剂SHR116958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方法小鼠肠管炭末推进、小鼠酚红胃排空、小鼠粪粒排出和离体豚鼠回肠收缩抑制实验。结果0.02~0.20mg.kg^-1的SHR116958可剂量依赖地提高小鼠肠管炭末推进率或小鼠酚红胃排空率。仅2.0mg.kg^-1的SHR116958显著促进小鼠排出的粪粒数。1.80mg.kg^-1的SHR116958可反转派波色罗抑制肠管炭末推进率的作用,还显著对抗阿托品、吗啡、红霉素、顺铂抑制肠管炭末推进率的作用。在离体豚鼠回肠收缩抑制实验中,只给予SHR116958时或预先给予抑制肠蠕动的药物5-HT4受体拮抗剂派波色罗、吗啡和阿托品后再给予SHR116958时,相对于预处理时的张力%呈浓度依赖地递减。结论不同剂量SHR116958可剂量依赖地促进小鼠胃肠推进,松弛离体豚鼠回肠。  相似文献   
74.
<正> 已知吗啡对新生动物或人的毒性大于成年动物或人。盐酸二氢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DHE)是一个强效吗啡样镇痛药,本实验以LD_(50)为指标,观察DHE与盐酸吗啡(morphine,Mor)对大鼠个体发育毒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取体外原代培养14d左右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换上无血清除氧培养基并置通95%N2+5%CO2的缺氧罐中造成神经元缺氧.以研究缺氧对皮层神经元的损伤及二硫卡钠(DTC)的保护作用.用存活神经元数目及神经元线粒体活性来评价神经元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硫代巴比酸法测定,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分别缺氧4,5和6h后,活细胞数显著减少,线粒体活性明显降低;LDH释放及MDA产生显著增加;而缺氧2h后,仅活细胞数无明显变化.超氧阴离子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逆转上述变化,抑制缺氧对神经元的损伤,表明培养神经元缺氧损伤可能与自由基产生有关.类似SOD作用,DTC可显著对抗缺氧对神经元的损伤,剂量依赖地抑制缺氧引起的LDH释放和MDA形成的增加.结果表明:DTC对神经元缺氧损伤具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76.
西那沙星对幼龄大鼠的软骨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那沙星(sinafloxacin)静脉注射对幼龄大鼠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雌雄各半,按照体重随机分为西那沙星低、高剂量组(iv,10和60 mg·kg~(-1))、加替沙星阳性对照组(iv,60 mg·kg~(-1))和空白对照组(iv生理氯化钠溶液10 mL·kg~(-1))。各组连续给药7 d。d7给药后24 h处死动物取完整膝、髋关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西那沙星可使幼龄大鼠膝、髋关节软骨表层幼稚软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骺软骨细胞变性坏死,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西那沙星10~60 mg·kg~(-1)连续iv 7 d对幼龄大鼠关节软骨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简便、易操作的评价小鼠前庭功能损害的整体动物模型。方法昆明种小鼠分对照组、旋转组、假损伤组和前庭损伤组4组,每组8只。化学性迷路切除由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双侧鼓室内注射对氨基苯砷酸(arsanilic acid)0.040ml(100mg/ml)造成,恢复3d转入代谢笼单笼饲养。对照小鼠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小鼠每天被放入直径20cm的水平转台,以70r/min变速旋转75s(转15s停5s),连续3d,以及旋转后5d,检测食量、异食高岭土量、接触翻正反射恢复(CRR)时间和露头游泳时间。结果旋转前的3d,对照组、旋转组、假损伤组与前庭损伤组小鼠的食量和异食高岭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旋转的3d以及旋转后的5d,假损伤组与前庭损伤组小鼠的平均食量在4.36~4.40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旋转组2和3d异食高岭土量分别增加185%和223%。假损伤组小鼠旋转的3d,平均异食高岭土量则从旋转前的0.12g分别增加到0.29g,0.36g(P<0.01)和0.35g(P<0.01);旋转后1d下降至0.25g(P<0.01),2d为0.17g,3~5d则与前庭损伤组持平。旋转3d和旋转后5d的前庭损伤组小鼠,平均异食高岭土量始终为0.12~0.15g。假损伤组小鼠平均CRR和露头游泳时间分别为3.13和59.4s,而前庭损伤组小鼠分别为36.3和19.1s。结论双侧化学性迷路切除小鼠对被动运动诱发的3种行为反应消失,可作为一种评价药物对前庭损害的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78.
新药评价课程的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课的延伸和拓展,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理念,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PBL双语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动物福利思想,加强医学科研道德教育,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建立了一套以基本操作技能与创新设计能力并重的实验考核体系,使新药研究与评价实验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9.
狗牙花总碱防治吗啡依赖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寻找防治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药物是本研究的目的。我们以国产的云南狗牙花总生物碱(TEYA),研究其防治吗啡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探索其作为脱毒后康复期有效治疗药物的可行性。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TEYA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影响及其精神依赖性1.1单次ipTEYA对吗啡诱导的CPP的影响单次ipTEYA20mg·kg-1,小鼠给药前、后在偏爱侧(黑箱)的停留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EYA40mg·kg-1和80mg·kg-1 均可剂量依赖地增加吗啡依赖小鼠在偏爱侧的停留时…  相似文献   
80.
一氧化氮与阿片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洛因为代表的阿片类成瘾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毒品滥用 (drug abuse) ,不仅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而且还严重地干扰社会安宁与生产发展 ,成为全人类图生存与求发展中的一大威胁 〔1〕。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虽然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2〕,如废用超敏理论 ,代谢缺陷假说 ,阿片受体下调学说 ,c AMP系统上调学说及CREB(c AMP response elements bindingprotein)磷酸化学说等 ,但对阿片类依赖与特定神经递质或神经肽之间的明确关系 ,目前仍无统一明确的认识。自从 1 980年 Furchgott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