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患儿100例,并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浆脑利钠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之后血浆脑利钠肽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气促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呻吟消失时间、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感染及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低于对照组患儿,分泌物阻塞鼻腔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感染、分泌物阻塞鼻腔及总并发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患儿仅为74%,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对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程度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在我院诊断为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并行后路减压治疗的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平均(41.89±14.27)岁;病程持续(42.61±70.71)个月。10例合并寰枕融合,7例合并Klippel-Feil综合征,4例合并椎动脉发育畸形,无病例合并小脑扁桃体疝及脊髓空洞等。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寰齿前间隙(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斜坡齿突角(clivo-axial angle,CXA)及齿状突上移程度(the distance of the tip of odontoid to the McRae line,McRL),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神经功能。对JOA评分改善率与齿状突下移率(odontoid descent rate,ODR)、寰齿前间隙变化(△AADI)和斜坡齿突角变化(△CX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7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42±8.24)个月。术前JOA为(11.21±2.62)分,末次随访JOA为(14.53±2.19)分,平均JOA改善率为(58.75±24.43)%。JOA评分改善率与ODR存在相关关系(R=0.88,P<0.05),与△AADI(R=0.07,P=0.77)及△CXA(R=-0.04,P=0.98)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颅底凹陷的手术疗效与齿状突复位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绵羊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固定的动态稳定性。方法:8只健康成年雌性绵羊,体重55.7±5.6kg,年龄5.5±0.7岁。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去势手术)后1个月开始连续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0.45mg/kg/d)10个月,在建模前、激素注射结束后1个月(建模后)测量绵羊腰椎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BMD显著下降(>25%)时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建模后将每只骨质疏松绵羊腰椎(L1~L6)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腰椎。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CPS)组,直接拧入CPS;PMMA-PS组,向钉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0ml)后拧入CPS;EPS组,直接拧入EPS。螺钉置入术后6周和12周各处死4只绵羊,取出腰椎,剔除标本周围软组织,自各椎间盘处离断,游离成单个椎体。每个腰椎随机选择一侧的螺钉行轴向拔出实验,将椎体固定于MTS 858生物材料实验机上,沿椎弓根螺钉长轴方向以5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轴向拔出实验,测量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 absorbed value,EAV)。结果:建模前、后绵羊腰椎的BMD分别为1.14±0.10g/cm2和0.83±0.07g/cm2,建模后BMD显著下降(P<0.05),平均为27.2%(25.4%~28.9%),骨质疏松绵羊模型成功建立。置钉术后6周EPS组和PMMA-PS组的Fmax分别为1252.13±203.51N和1426.38±235.75N,EAV分别为2.48±0.45J和2.84±0.55J,均显著高于CPS组(827.88±139.22N和1.66±0.30J)(P<0.05);置钉术后12周EPS组和PMMA-PS组的Fmax分别为1518.88±256.81N和1472.75±248.65N,EAV分别为3.09±0.59J和2.95±0.60J,均显著高于CPS组(906.63±152.50N和1.80±0.35J)(P<0.05);置钉术后6周、12周EPS组的Fmax和EAV与PMMA-P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术后12周CPS组和PMMA-PS组的Fmax和EAV与同组置钉术后6周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置钉术后12周EPS组的Fmax和EAV较同组置钉术后6周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与CPS相比,EPS可显著提高螺钉在骨质疏松绵羊腰椎中的稳定性,并达到了与临床常用的PMMA-PS近似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受试者的骨密度,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然而,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骨密度的改变并不能完全解释患者骨强度的改变。大量的骨组织显微结构研究发现,松质骨的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骨结构等因素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决定松质骨骨骼强度方面,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作为独立于骨密度之外的决定性参数。研究松质骨的力学属性和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的理解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文献回顾,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和表观力学强度之间关联性最为显著的为BV/TV、Tb.N、连接性、各向异性、结构模型指数等。同时笔者也对目前这些研究结果在临床上高分辨率CT上的应用情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同时观察CURB-65评分与住院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所有入选的CAP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同时对部分患者行痰液、血液或胸水培养,并依据CURB-65评分对低危组和中危组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86例CAP患者中共有70例(37.6%)检测到病原体.35例(18.8%)痰培养阳性,胸水培养阳性1例(0.5%),血培养均阴性.39例(21.0%)检测到非典型病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22例(11.8%)、肺炎衣原体18例(9.7%).混合感染率为14.3%.按CURB-65评分系统,低危组和中危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AP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不高,非典型病原体占重要地位,混合感染不容忽视,低危组存在住院时间过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23日至12月18日,博白县凤山镇二中发生一起学生以厌油腻、恶心、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尿黄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暴发流行,经自治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确定为一起以水源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通过疫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含义和原则,探讨了军队高校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特殊性和内容,以及军队高校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指出军队高校中的网络教学必须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结合,并且加强网络课程中基本的教学设计,才能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取严格措施 提高电子病历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电子病历存在的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立严格的监查、奖惩机制,强化培训、职业道德、法律教育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健强  雷伟 《海南医学》2008,19(8):153-15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骨髓中有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积聚并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白血病类型,在FAB分型中属M3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3),以具有t(15;17)染色体易位的细胞遗传学标志为特征。APL是临床上第一个应用诱导分化和针对肿瘤特异性标志分子进行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的人类  相似文献   
20.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患者的基础疾病、外周血粒细胞计数、血培养时的体温、治疗及转归.结果 160例患者中,8例发生2次败血症,3例为复数菌败血症,共检出病原体17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7株(21.6%)、革兰阳性杆菌6株(3.5%)、革兰阴性杆菌113株(66.1%)、真菌15株(8.8%).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为主,分别为17株和14株;革兰阳性杆菌以棒状杆菌属为主,有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分别为60株、20株和15株.17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2株,均对甲氧西林敏感(MSSA);113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有2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7株、肺炎克雷白杆菌2株和产酸克雷白杆菌1株.真菌败血症均由念珠菌属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4株、非白色念珠菌11株.中性粒细胞减少者120例(75%),其中103例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患者.70%的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广谱抗生素治疗,58.8%的患者同时采取了抗真菌治疗.死亡20例,19例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治愈好转率为75.6%.结论 免疫低下宿主败血症中,细菌感染是首要病因,真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粒缺是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高热是其重要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