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0篇
  免费   6999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17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610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875篇
预防医学   3094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538篇
肿瘤学   2548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1205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1254篇
  2019年   1116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秋实    孙岳    刘太阳    宝瑞    郝玮    刘耀阳    李媛媛    畅思容    王梦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241-2246
目的 探讨铁死亡是否参与CCl4致肝纤维化发病过程。方法 小鼠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采用腹腔注射法造模,每隔2 d给药1次,共8次,造模完成后隔2 d处死。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评价CCl4致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情况;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MDA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肝组织MDA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评价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和RT - qPCR评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Ferrit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发现,CCl4引起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隔片形成。而对照组没有显著的病理变化;CCl4组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2.83±0.81) μmol/g较对照组小鼠肝组织铁离子含量(1.54±0.19) μmol/g增加(t = 5.415,P<0.001);CCl4组MDA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CCl4组MDA含量(0.74±0.13) nmol/mg较对照组MDA含量(0.21±0.06) nmol/mg增加(t = 15.650,P<0.001);GSH/GSSG在CCl4组(1.29±0.19)较对照组(1.90±0.16)降低(t = 10.580,P<0.001);在CCl4组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27±0.07)较对照组(0.42±0.10)降低(t = 3.000,P = 0.013)。CCl4组Ferrit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18±0.06)较对照组(0.30±0.06)降低(t = 3.571,P = 0.005);CCl4组Ferri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1.83±0.60)较对照组(0.84±0.30)降低(t = 4.420,P<0.001)。CCl4组GPX4 mRNA相对表达水平(1.10±0.45)较对照组(3.54±0.87)降低(t = 7.385,P<0.001)。结论 铁死亡参与了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人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糖尿病,降低发病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身体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分析四川省成人糖尿病流行情况和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四川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09%,女性患病率为1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4,P=0.460); 年龄增长(与18~44岁组相比,75岁及以上OR=6.070,95%CI:3.792~9.716)、职业(与农业生产人员相比,离退休人员OR=1.781,95%CI:1.277~2.484)、锻炼频率(与每周0次相比,每周1~3次OR=0.439,95%CI:0.281~0.686)、血脂异常(OR=2.069,95%CI:1.693~2.528)、中心性肥胖(OR=1.938,95%CI:1.619~2.320)、高血压(OR=2.031,95%CI:1.583~2.606)、糖尿病家族史(OR=2.825,95%CI:1.658~4.813)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每周锻炼1~3次是预防糖尿病的保护因素,年龄增加、离退休人员、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检出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有关于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状况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7个研究,包含47508例老年人,共16923例老年人检出营养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区老年人的营养风险检出率为36.6%[95%CI(30.4%~42.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44.6%[95%CI(32.4%~56.9%)]、高龄46.8%[95%CI(31.0%~62.5%)]、低文化程度54.8%[95%CI(40.8%~68.8%)]、独居49.7%[95%CI(38.7%~60.6%)]、伴慢性疾病39.0%[95%CI(31.1%~46.8%)]、居住地农村51.8%[95%CI(30.3%~73.4%)]、华中地区56.7%[95%CI(27.5%~85.9%)]、ADL受损70.6%[95%CI(57.0%~84.1%)]、认知功能障碍62.6%[95%CI(38.8%~86.5%)]和衰弱52.6%[95%CI(31.7%~73.6%)]的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检出率更高。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我国社区居家老年人营养风险检出率较高,针对检出率较高的特征人群应尽早进行筛查、诊断和干预,减少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一年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自我管理水平、制定预防2型糖尿病的针对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月至9月按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5家医院205例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产后一年内的妊娠期糖尿病女性自我管理处于低水平,得分率为59.6%;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有职业为医务人员(t=2.206,P=0.029)、文化程度(t=4.028,P<0.001)、T2DM自我感知风险(t=4.510,P<0.001)、孕期使用胰岛素情况(t=3.382,P=0.001)、产后新生儿进入NICU(t=-3.675,P<0.001)、产后行OGTT筛查(t=2.467,P=0.014)、停止母乳喂养(t=3.296,P=0.001)、产后抑郁(t=-3.684,P<0.001)及自我效能(t=5.257,P<0.00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产后一年内的自我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其影响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根据人群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壮族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心理韧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2019年采用年级分层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2 242名壮族初中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壮族初中生NSSI得分为(4.52±5.31)分,NSSI检出率为40.50%。在是否留守经历、不同教养方式、不同学习压力间NSSI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03、34.362、13.245,P<0.001)。有NSSI者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得分低于无NSSI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14.619、 - 18.118,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对心理韧性有正向影响(β = 0.48, P<0.01),家庭亲密度对NSSI有正向影响(β = 0.650, P<0.01),心理韧性对NSSI的有正向影响(β = 0.320, P<0.01)。心理韧性在家庭亲密度和NSSI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75%。结论 心理韧性在壮族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和NSSI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壮族中学生心理韧性、家庭亲密度的方式或途径降低NSS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WanFang、VIP等数据库。搜集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项比较,发表在24篇文献中,涉及111 059例患者,包括19项病例对照研究,7项队列研究。文献质量均评价为中高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可增加IS的发病风险 [OR(95%CI) = 1.52(1.31~1.77),P<0.01]。以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OR = 1.69)]、Hp感染检测指标[Hp - IgG(OR = 1.42)、CagA - IgG(OR = 2.09)、C - 14(OR = 3.30)]、卒中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 = 2.69)]为分类依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Hp感染可以增加IS的发病风险。结论 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病因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痛风发作频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痛风频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4月—2021年2月就诊于成都某风湿病专科医院的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行为生活方式、血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痛风患者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 0.05。结果 498例痛风患者中,51(10.2%)例患者发作频率为1~2次/年,227(45.6%)例为3~4次/年,220(44.2%)例为5~26次/年。饮酒(χ2 = 7.011,P = 0.030)、蔬菜类(χ2 = 13.136,P = 0.001)、豆制品(χ2 = 5.986,P = 0.050)、牛奶/奶粉/羊奶(χ2 = 6.544,P = 0.038)、猪肥肉(χ2 = 7.957,P = 0.019)、是否规律作息(χ2 = 8.293,P = 0.014)在三组发作频率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发作频率为1~2次/年的患者相比,饮酒(OR = 1.95,95%CI:1.03~3.68)为发作频率3~4次/年患者的危险因素,每周2次豆制品摄入(OR = 2.96,95%CI:1.49~5.86)为发作频率5~26次/年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痛风患者大多一年发作3次以上,饮酒、食用豆制品是增加发作频率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运用经典测量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对药物成瘾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A(V2.0)的条目进行进一步分析。方法 采用QLICD-DA(V2.0)对192名药物成瘾患者进行调查,利用IRT中的Samejima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平均信息量、区分度和难度系数,并结合CTT中的克朗巴赫法、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四种统计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结果 在IRT分析中,除了条目GPH1、GPH2、GPH3、GPH4、GPH5、GPH9,其余条目平均信息量都大于0.11,区分度0.79~2.30,难度系数都在-5.07~3.38,且随难度等级(B1→B4)增加而单调递增;在CTT分析中一共有28条目均满足3种及以上的统计方法要求,结合CTT和IRT共选出39个条目。结论 QLICD-DA(V2.0)的大部分条目性能良好,但仍有部分条目需要进一步评价和修订。  相似文献   
80.
目的 了解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现况,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某三甲专科医院2018—2020年发生的职业暴露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从职业暴露的工作类别、工龄、种类、病原体类别等方面开展统计分析,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8—2020年,该院共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114例,其中锐器伤暴露94例,占比最高(82.5%);护士发生职业暴露64例,占比最高(56.1%);工龄≤1年人员发生职业暴露70例,占比最高(61.4%);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在处理丢弃针头等锐器物(35.9%)和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22.8%)等环节。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业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类型不同,医技人员和护士发生血液/体液暴露比例更高(x2=9.774,P<0.05)。对所有发生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随访档案,定期追踪监测,尚未发现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 通过对低年资医务人员和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的精准培训、强化标准预防和标准化操作规程、提供安全用具、完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监测和防护体系等综合性集束化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为采取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