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全面触发工具在药品不良事件检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面触发工具( GTT)在我国医疗机构检测药品不良事件( ADE)的可行性。方法调取1013年1月1日至11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出院患者的信息,按照出院时间排序后,使用Microsoft Excel 1007软件中的随机抽样工具,每半个月随机抽取30例患者的病历。根据入选标准(患者年龄≥18岁,1013年住院次数为1次,住院时间﹥1 d)、排除标准(入住产科、计划生育科、康复科、肿瘤科、日间病房、儿科的患者)剔除不合格病历,使用GTT推荐以及根据国外相关研究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身经验确定的35项触发器(包含实验室指标、解救剂、临床症状和处理措施等)按样本随机顺序每半个月审查10份病历(若符合入选标准者不足10份则全部纳入),检测到触发器者标记为触发器阳性,对触发器阳性所涉及情况进一步审查以确定或排除 ADE,对确定为ADE者进行分级。使用Microsoft Excel 1007软件对阳性触发器和ADE进行整理分析,计算阳性触发器的阳性预测值。结果审查病历共465份,涉及465例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09例,年龄19~91岁,平均57岁,住院时间1~37 d,平均10 d。465例患者中触发器阳性者108例(44.7%)。35项触发器中有11项触发器呈阳性(61.9%),共检出341例次。确定ADE 18例次,涉及16例患者,ADE检出率为3.4%(16/465)。18例次ADE中13例次有相对应的触发器,涉及8项触发器。11项阳性触发器的总体阳性预测值为3.8%。18例次ADE包括肺炎、肝损伤、寒战和皮疹各1例次,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低血糖、过度镇静、谵妄、出血、白细胞减少症和兴奋各1例次;14例次为E级,4例次为F级;涉及药物11种,包括抗菌药物5种,血液系统药物和精神系统药物各3种,心血管系统药物、激素类药物和中成药各1种,调脂药、影响骨代?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我院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报告情况,为医院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报的ME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ME的分级、错误内容、引发因素、引发人员和发现人员的例次及构成比例。结果 2016-2017年我院共收到合格ME报告1 362例。B、C、D、E、F、H级ME分别占86.86%(1 183例)、9.62%(131例)、2.35%(32例)、0.81%(11例)、0.29%(4例)、0.07%(1例),没有A、G、I级的报告。从错误内容统计,用量错误比例最高,占32.18%(455例次),其次是给药频次和重复用药,分别占13.15%(186例次)、7.00%(99例次)。从ME引发因素统计,排在前3位的因素为知识欠缺、疲劳和培训不足,分别占42.58%(671例次)、14.40%(227例次)和13.45%(212例次)。引发ME人员中,医师、药师、护士、患者或家属、厂家占比分别为88.75%、8.63%、1.49%、0.99%、0.14%。发现ME人员中,药师、医师、护士、患者或家属占比分别为88.33%、8.89%、1.60%、1.18%。结论我院ME以B级为主,错误内容以用量错误为主,引发ME的主要人员为医师和药师,主要引发因素为专业知识欠缺和疲劳,药师在及时发现和纠正ME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分析外科系统出院带药不合理处方及干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外科系统2010年出院带药不合理处方干预记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处方574张,占全年外科系统总处方26451张的2.17%,其中不规范处方458张,占不合理处方80%,主要问题为处方书写、医师签章、抗菌药使用不规范;用药不适宜处方116张,占不合理处方20%.主要问题为药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床旁教育前后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的评价。方法 临床药师对2017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一病区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使用教育模板制作用药教育材料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2017年6月至12月共对71名患者进行出院带药教育,出院一个月后对其中62名患者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进行依从性评估。结论 通过对患者的出院带药床旁指导,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提高患者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也为建立标准化的出院带药流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情况,研究围术期患者应用抑酸药(PPIs和H2RAs)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抑酸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宣武医院2015年1、4、7和10月外科手术病例,依据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相关指南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整体预防用药率为55.25%(179/324),平均预防用药天数为(4.55±3.06)d。其中168例(93.85%)使用PPIs;174例(97.21%)为静脉给药;172例(96.10%)为术后给药。1例(0.31%)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10例(3.09%)在应用抑酸药后发生肺炎,用药疗程为(5.50±3.75)d,预防用药合理率为45.99%(149/324)。其中预防用药组合理率为17.88%(32/179),无指征预防用药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总药费,但不能减少平均住院日和药物不良反应(ADR)风险。结论:宣武医院预防应激性溃疡存在抑酸药PPIs过度使用及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停药时机不合理现象,建议临床医师在应用抑酸药时应严格掌握应激性溃疡适应证,保证抑酸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TSG)对胆碱能损伤致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鹅膏覃氨酸(IBO)基底前脑注射造成模型大鼠脑内胆碱能系统损伤,模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模型、阳性对照药盐酸多奈哌齐(多奈哌齐1.2mg·kg-1)、TSG小剂量(30mg·kg-1)、中剂量(60mg·kg-1)和大剂量(120mg·kg-1)组,灌胃给药1个月后,取脑分区测定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测定用放射化学法,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用羟胺比色法,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测定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结果IBO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明显下降;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TSG小剂量可提高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对于M-胆碱能受体结合力的下降,TSG各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于皮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下降,TSG中、大剂量组有一定提升作用。结论TSG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胆碱能系统的损伤,对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经典名方猪苓汤出自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编纂的医学著作《伤寒论》,被收录于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猪苓汤的历史源流、组成、剂量、炮制、煎服法、功效和应用等进行考证分析。共获取猪苓汤相关信息733条,涉及中医古籍206部,其中52部详细记载了猪苓汤的组成、剂量、炮制、功效等关键信息。考证分析结果显示,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和滑石组成,其中猪苓和茯苓宜去皮使用,阿胶宜蛤粉炒制,滑石宜粉碎或水飞。根据古今剂量折算,煎服时取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各15.63 g,加水800 mL,煎煮至400 mL,除去药渣,药汁加入阿胶15.63 g烊化,每次温服140 mL,每日3次。猪苓汤具利水、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水热互结证,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现代研究表明,猪苓汤常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该文对经典名方猪苓汤进行了关键信息考证,为猪苓汤的后期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摘要:目的:基于《老年人围手术期高风险用药目录》,对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的长期用药进行评估,优化用药方案,减少围手术期药物相关风险。方法:通过访谈方式收集2017年7月~2020年1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符合入排标准高龄患者(≥75岁)的用药信息,以《老年人围手术期高风险用药目录》为评价标准,分析患者的高风险用药情况。结果:共纳入503例患者,男190例,平均年龄(80.30±3.96)岁。共检出389例(77.3%)患者使用高风险药物,涉及1 074例次用药。其中241例(47.9%)使用2~4种高风险药物,53例(10.5%)使用≥5种。高风险用药共涉及10大类51种/类药物,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拮抗药(ARB)、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断药用药频次较高。对于药物围手术期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增加谵妄、跌倒和认知功能受损风险的药物多为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中,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氯吡格雷占比较高;增加肾功能损害的药物中,用药频次最高的是ACEI/ARB和NSAIDs。结论:本院拟行手术的高龄骨科患者存在一定的药物相关风险,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加强老年患者长期用药的方案优化,尽量规避和减少用药风险,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0.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行溶栓术,给予尿激酶200 000 U,1次/6 h泵入;肝素钠12 500 U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进行24 h微量泵泵入。溶栓治疗当日血小板计数为126×109/L,第3天为99×109/L,第4天降至65×109/L。考虑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钠,改为阿加曲班抗凝,并继续应用尿激酶行第2次溶栓术。停用肝素钠后血小板计数即回升,第2、4天分别为93×109/L、113×109/L,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