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57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402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70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320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22篇
  8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15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某拟建坑口火力发电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为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类比法类推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用检查表法分析和评价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结果该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显示,除运行主值、运行巡检、检修的煤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总粉尘超标3.4倍,呼吸性粉尘超标1.02倍)、集控室巡检工及化学运行巡检岗位接触噪声强度[分别超标7.71、2.07 d B(A)]超标外,其余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检查表检查结果显示职业病防护设施中除防尘防毒设施设计内容不够全面,有2项基本符合外,其余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为煤尘和噪声,关键控制岗位为运行主值、运行巡检、检修、集控室巡检工及化学运行巡检工,在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后,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能够满足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外周血硫酸酯酶1(SULF1)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196例诊断为URSA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无不良妊娠史的健康妇女16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分析SULF1 rs6990375基因多态性与URSA相关性。结果 SULF1基因rs6990375检测到3种基因型:GG、GA、AA,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GG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GA、AA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以AA等位基因作为参照(OR=1.00),GA(OR=1.794)和GG(OR=2.418)携带者发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94和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等位基因作为参照(OR=1.00),G等位基因携带者OR为2.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LF1基因rs6690375 GG、GA、AA基因型频率与自然流产次数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G基因型频率与自然流产次数增多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OR=2.417,95%CI=1.386~2.899)。结论 SULF1基因rs6990375多态性与URSA发生风险有关,具有GG基因型的妇女URSA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泰山医学院附属莱钢医院职业病科住院60例矽肺并发COPD稳定期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2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及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1.0/FVC、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矽肺并发COPD稳定期患者的FEV1.0、FVC、PaO2及6 min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104.
王鑫  成慧昕  李祥  于湘友  杨春波 《西部医学》2022,34(12):1777-1782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受体蛋白3(NLRP3)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收治的脓毒症及非脓毒症患者83例。在镇痛、镇静、液体复苏、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脓毒症CBP治疗组(n=24)、脓毒症常规治疗组(n=35)、非脓毒症组(n=24例)。收集各组患者在入住ICU后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炎症因子水平、肌酐、急性胃肠损伤(AGI)评分、APACHEⅡ评分、28 d预后等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P治疗组患者基线期APACHEⅡ评分高于其余两组(P<0.05)。与上机前相比,脓毒症CBP治疗组在上机3天后的乳酸、血浆尿素氮(BUN)、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κB p65、Caspase-1、ASC,血清中IL-1β 、IL-18、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AGI评分有显著降低(均P<0.05)。 脓毒症CBP治疗组28 d死亡率为70.83%,明显高于脓毒症常规治疗组(28.57%)及非脓毒症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可减少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 NLRP3 炎症小体的活化,继而减少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胃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寻找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复发的高风险影像学特征,探讨责任动脉闭塞与其复发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性纳入2018年1月-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首发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患者,通过MRI、MRA、CTA、HR-MRI及DSA等影像学方法评估血管闭塞、长节段夹层等影像学特征,长期随访其复发情况。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其复发的影响因素,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血管闭塞与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复发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07例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患者,有10例(9.3%)患者复发。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责任动脉闭塞是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复发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HR 6.150,95%CI 1.227~30.810,P=0.027),出血转化也与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复发显著相关(HR 12.605,95%CI 2.373~66.949,P=0.00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闭塞组与非闭塞组卒中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1)。结论 责任动脉闭塞是脑动脉夹层相关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为二级预防提供更精准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6.
食管胃结合部癌(EGJ)发病率逐年升高,且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核心问题主要围绕食管切缘和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等方面。随着国内外针对Siewert Ⅱ型AEG不断进行多学科讨论学习与验证,Siewert Ⅱ型AEG的诊疗思路日益完善和规范。我国亦通过多中心试验(CLASS-10等)不断探究Siewert Ⅱ型AEG治疗的规范化道路。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积极推进,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合作与新技术的创新带来更多融合的可能,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针灸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培土生金针灸疗法治疗。2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37%,35/41)高于对照组(65.85%,27/41)(P 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MIP)、氧分压(PO_2)和CD4~+水平、CD4~+/CD8~+的值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CO_2)、CD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培土生金针灸疗法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免疫力,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间歇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策略对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73例,男59例,女14例,年龄25~60岁,BMI 18~28 kg/m2,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PEEP组(P组,n=25)、呼吸暂停组(A组,n=28)和对照组(C组,n=20)。P组术中采用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PEEP (5 cmH2O)通气模式,A组术中采用传统呼吸暂停通气模式,C组术中采用常规通气模式。P组和A组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0 min(T1)、第1次呼吸暂停前(T2)、最后1次呼吸暂停结束后即刻(T3)和拔管后30 min(T4)时,C组于T0—T1、术者第1次要求呼吸暂停前(T2)、碎石结束后即刻(T3)、T4时记录基本生命体征并抽取桡动脉及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术后24 h(T5)时抽取颈内静脉血。记录T0—T4时PaCO2、pH、氧合指数(OI)、脑氧饱和度(rS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分压差(Pa-jvO2)、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差(Sa-jvO2);T0、T4—T5时血清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静脉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静脉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激光碎石时间和术者满意程度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T3时A组PaCO2明显升高、pH、OI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T3时P组PaCO2明显降低、pH、OI明显升高(P<0.05)。三组不同时点rSO2、CERO2、Pa-jvO2、Sa-jvO2、CC16、S100β蛋白、cTnT、cTnI、Mb、CK-M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P组和A组激光碎石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者满意程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间歇呼吸暂停联合低水平PEEP(5 cmH2O)通气策略可安全地用于输尿管软镜手术,既保留了传统呼吸暂停通气策略的优势,同时减少了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一种更优化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09.
秦伟  王鑫  刘磊  庞磊  王静 《中国药房》2014,(11):984-986
目的:合成姜黄素与丙酸酐的不对称反应产物——1-(4-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化合物1)。方法:以姜黄素和丙酸酐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进行不对称反应,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并进行核磁共振结构表征,以收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投料比、温度、时间、吡啶用量)。结果:制备得到了化合物1(收率:81.2%,纯度:99.0%),并经结构表征证实。化合物1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姜黄素与丙酸酐比为1∶1.5(m/m),反应温度为30Ⅸ,时间为30 min,吡啶用量为0.5%。结论:以确定的反应条件可得到目标化合物1。该工艺操作简便,收率和纯度高,可为姜黄素结构修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李英  王鑫  王娜 《河北医药》2014,(3):391-39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原因,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方法对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及肌钙蛋白I检测,并动态观察。结果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大面积脑叶梗死出现明显缺血心电图比例最高,占93.8%,肌钙蛋白I阳性率占50.7%;脑干梗死其次,明显缺血心电图占90%,肌钙蛋白I阳性率占40%;基底节区最低两组比例分别为45%与O。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心电图、肌钙蛋白I均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护,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电图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脑心综合征进行鉴别,指导临床治疗,防止不可逆性心肌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