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血液净化组30例,分析两组28 d生存率,以及在治疗前、治疗后72 h相关血流动力学及炎症感染指标变化.结果 CBP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CBP治疗组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脑利钠肽及血乳酸等指标均降低(P<0.05),氧合指数上升(P<0.05),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亦降低(P<0.05);但两组在28 d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结论 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早期能有效清除炎症因子,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氧合功能,但对患者生存率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经胃管注入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治疗,疗程为2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经72 h的治疗后,对照组AGI分级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AGI分级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AGI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WBC、hs-CRP、PCT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用泻热通腑法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吴媛  王小闯  侯彦丽 《浙江医学》2019,41(16):1772-1775,1787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ICU住院时间>14d的271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IC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ICS组145例和非PICS组12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PICS的危险因素。结果PICS组并发急性肾损伤及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比例、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均较非PICS组明显升高(均P<0.05);PICS组肠内营养患者的比例及血清前白蛋白水平、BMI、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非PICS组(均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机械通气、血清前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并发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脓毒症患者诊治过程中,需要警惕机械通气、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过低、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的脓毒症患者并发PICS的风险,及时对症处理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有效性及最佳时机。方法 21例患者心脏术后因急性肾衰竭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13)和死亡组(n=8),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APACHE Ⅲ评分,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和72h后肾功能(BUN、Cr)、心肌酶(AST、CPK、LDH)、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脏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变化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 、WBC和P1t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21例患者中存活13例,死亡8例。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Ⅲ评分、MAP、Lac、BUN、Cr及CPK、AST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CBP后两组患者BUN、Cr和心肌酶、MAP、PaO2/FiO2、CO、CI、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HR、WBC和P1t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IL-6、IL-8、TNF-α等炎症介质明显下降(P<0.05)。结论 CBP能显著改善肾功能以及心脏功能,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早期诊断ARF,尽早进行CBP治疗有助于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浓度的影响。方法 MODS患者39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CBP治疗,于CBP前、CBP开始后4 h、12 h、24 h、48 h、72 h留取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1β和HMGB-1;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同时以未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结果与CBP前比较,TNFα-、IL-1,βHMGB-1明显下降(P〈0.05);CBP治疗48 h、72 h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TNFα-、IL-1β、HMGB-1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的炎症反应是MODS发生的本质原因之一,CBP能够削弱血循环中炎症介质的峰值浓度,有效遏制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防治MODS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炎症因子及抗氧化系统在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6例脓毒症患者通过CBP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液中IL-1、IL-6、IL-8、IL-10、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结果:随着CBP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在36 h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血清的IL-1、IL-6、IL-8、IL-10、TNF-α水平逐渐降低,各时点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SOD水平显著升高,而MD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CBP可以通过清除炎性介质,改善患者的抗氧化系统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7.
郑晓晶  胡周全  虎琼华  崔巍  张鸣 《西部医学》2022,34(10):1517-1521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本HMGB1、PCT水平,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根据患者28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对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行回归分析。 结果 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275,P=0.019);PCT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469,P<0.001);生存组HMGB1、PCT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Alb、HMGB1、PCT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lb与HMGB1、PCT均呈负相关(r=-0.398、r=-0.274,P<0.05)。 结论 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PCT水平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华 《当代医学》2022,28(1):171-173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按照投掷法随机分为A组(n=41)和B组(n=39)。B组接受常规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CBP治疗。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治疗后1个月患者生存情况、预后(APACHEⅡ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及内皮细胞相关指标[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活化蛋白C(APC)、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均低于治疗前,IL-10高于治疗前,且A组TNF-α、IL-6均低于B组,IL-10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ESM-1、v WF均低于治疗前,APC高于治疗前,且A组ESM-1、vWF均低于B组,APC高于B组(P<0.05);A组ICU住院时间短于B组,APACHEⅡ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2):17-20
目的观察分析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严重脓毒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NF-α、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认知功能,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判断ICU老年重症感染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ICU住院的老年脓毒症病人78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脓毒症组(n=35)、严重脓毒症组(n=24)和脓毒症休克组(n=19);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n=60)和死亡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并对病人进行APACHE Ⅱ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各指标对病人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病人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依次升高(P < 0.05~P < 0.01)。存活组IL-6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 0.01),2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和APACHEⅡ评分三者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IL-6、TNF-α和APACHEⅡ评分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 < 0.05)。结论IL-6、TNF-α、APACHEⅡ评分均对ICU老年重症感染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帆  陈兰  卢慧 《四川医学》2020,41(8):843-848
目的探讨外周血Th22细胞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脓毒性急性肺损伤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普通脓毒症患者60例及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按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42例)、中危组(44例)和高危组(44例)。根据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95例)和死亡组(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22、IL-6)水平,分别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评价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及IL-22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间外周血Th22细胞、IL-22、IL-6及APACHEⅡ评分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上述指标水平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IL-22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与IL-22、IL-6、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1=0.812,P1=0.000; r2=0.783,P2=0.000; r3=0.760,P3=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22细胞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 0.784~0.926),其最佳工作点为16.24,此时评估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20%和85.96%,优于IL-22和IL-6。结论外周血Th22细胞参与了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对于该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CBP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集束化治疗,CBP组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CBP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8d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BP组治疗24h后APACHEⅡ、vWF、sICAM-1、T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AP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WF、sICAM-1、TM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AP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治疗24h开始存活组vWF、sICAM-1、TM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APC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改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柏例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4^+T、CD8^+T细胞水平,并计算CD4^+T/CD8^+T细胞比值和APACHEⅡ评分。按疾病转归将60例脓毒症患者分成死亡组(n=22)和存活组(n=38),比较上述检测指标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CD4^+T、CD4^+T/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CD4^+T、CD4^+T/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外周血CD4^+T(r=-0.474,P〈0.01)和CD4^+T/CD8^+T细胞比值(r=-0.425,P〈0.01)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朱满意  韦正祥 《浙江医学》2017,39(13):1080-108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吸氧、抗感染、辅助通气、解痉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CBP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d后分别测定外周血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和动脉血气指标、APACHEⅡ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7d后,研究组患者TNF-α、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3、7d后,研究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aCO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7d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CBP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降低APACHEII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脓毒症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特点,为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1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7 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4 例);根据 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58例)和死亡组(13例)。记录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检测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IL-1、IL-4、IL-6及IL-8。比较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间上述指标的不同,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P=0.001)、APACHE Ⅱ评分(P=0.001)、CRP(P=0.019)、IL-1(P=0.001)、IL-6(P=0.004)、IL-8(P=0.001)及IL-10(P=0.001)皆比脓毒症组高,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在血清PCT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325)。按照28 d预后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中SOFA评分(P=0.001)、APACHE Ⅱ(P=0.001)、IL-1(P=0.037)及IL-8(P=0.035)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RP(P=0.544)、IL-6(P=0.586)、IL-10(P=0.676)的差异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IL-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657]、IL-8(AUC=0.689)能反映患者预后,但预测价值低于SOFA评分(AUC=0.845)、APACHEⅡ评分(AUC=0.834),而联合监测IL-1与IL-8(AUC=0.704)较单独监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结论:CRP、IL-1、IL-6、IL-8及IL-10和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潜在价值。联合监测IL-1、IL-8能够反映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入住 ICU并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51例(试验组),包括25例脓毒症患者及2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入住ICU的非脓毒症且病情危重的患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试验组及对照组病人的血浆炎症因子IL-6、IL-8、IL-10、IL-18、IL-1β及TNF-α的浓度水平,同时根据APACHEⅡ、SOFA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组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组IL-1β、IL-6、IL-8、TNF-α、IL-18浓度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比较脓毒症患者组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组内生存者与死亡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发现,死亡者的IL-6、IL-8及IL-18浓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他炎症因子无明显升高(P>0.05)。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8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L-18对于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预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彦立 《重庆医学》2015,(18):2553-2556
目的:探讨联合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和疗效的影响。方法82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CBP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CBP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生命体征、炎症因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等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液净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T、HR、RR、MAP)、OI、TG及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hs‐CRP、PC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CBP组患者MAP、OI、TG及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hs‐CRP、PCT)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CBP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CBP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CBP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CBP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OI和APACHEⅡ评分,加快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炎症介质和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外周血自噬基因Benlin-1表达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价值。 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238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根据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情况分为存活患者和病死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ROC曲线分析Beclin-1表达及APACHEⅡ评分对28 d病死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影响因素。 结果 脓毒症组外周血中Beclin-1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中病死患者外周血中Beclin-1的表达水平低于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患者(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和ROC曲线分析,Beclin-1表达、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具有预测价值;经COX分析,Beclin-1表达、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影响因素;在Logistic模型中生成Beclin-1联合APACHEⅡ评分的新指标-0.566-2.238×Beclin-1+0.065×APACHEⅡ评分,该指标预测28 d病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6452、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Beclin-1表达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影响因素,beclin-1联合APACHEⅡ评分对28 d病死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常固有免疫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31、33和30例。采集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外周血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IL-1β、IL-18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18浓度;并在稳定期测定肺功能,分析稳定期外周血炎症小体成分及下游分子mRNA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论是稳定期或急性加重期,重度、极重度组外周血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组(均P<0.05),极重度组又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与稳定期比较,3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均明显升高(均P<0.05)。不论是稳定期或急性加重期,重度、极重度组血清IL-1β、IL-18浓度均明显高于中度组(均P<0.05),极重度组又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与稳定期比较,3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均明显升高(均P<0.05)。稳定期COPD患者外周血炎症小体成分及下游分子mRNA表达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可能参与COPD反复急性加重、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过程,与COPD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对SIRS患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37例SIRS患者及25例sepsis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于CBP治疗前0h,CBP治疗后6、12、24、36h,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IL-6,同时观察治疗组CBP前后的APACHEⅡ、血乳酸、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28d存活率。结果接受CBP的SIRS患者TNF-α在6、24及36h后,IL-1在36h后以及IL-6在12和36h后明显低于0h(P〈0.05);接受CBP的sepsis患者TNF-α及IL-6 36h后明显低于0h(P〈0.05),IL-1在12、36h后明显低于0h(P〈0.05):在36h,治疗组TNF-α、IL-1、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SIRS患者在36h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sepsis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Pg-aCO2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28d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90%vs26.67.%,P〈0.05)。结论CBP有良好的清除细胞因子效果,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预后:在血液净化选择时机上应尽可能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