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椎管内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椎管内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均行Siemens 3.0T(TrioTim)MRI扫描。其中4例患者行颅脑及全脊柱MRI检查,5例行全脊柱MRI检查,3例患者行腰椎MRI检查,1例患者行胸、腰、头MRI检查,1例行腰、头MRI检查,1例行胸、腰MRI检查。结果15例患者椎管内皮样囊肿病灶的MRI图像表现为分层8例,椎管扩大6例,发生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3例。所有患者病变信号均不均匀,其中T1WI示不均匀高信号12例,T1WI示不均匀等或低信号3例,LWI示不均匀高信号13例,T2WI示不均匀低信号2例。15例行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患者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13例,不均匀等信号2例。结论椎管内皮样囊肿的发病部位及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能为椎管内皮样囊肿患者提供很好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2.
背景:源于中胚层的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殊的环境条件诱导下,可向神经细胞分化,移植到脑损伤动物模型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的:综述应用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02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脂肪干细胞,分化,脑缺血",英文检索词为"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ipose-tissue derived stem cells,adipose stem cells,differentiation,cerebral-ischemia",共检索到175篇文献,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34篇。结果与结论:近年来不断有实验发现,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但是迄今尚未见将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诱导为成熟神经元的报道。如何在体内和诱导分化时准确地向神经细胞分化,是今后以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热点。  相似文献   
93.
全瓷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越的美学效果在口腔科中的应用快速增长。而以往的玻璃陶瓷基和氧化铝基的全瓷修复体虽然美观性好,但脆性大的缺点使其难以获得临床广泛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发展,氧化锆生物陶瓷因其较高的强度、优越的抗断裂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放射性、较好的光学性能以及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94.
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B)是介导叶酸进入细胞内的主要载体,可与叶酸及其类似物特异性结合.FR在恶性肿瘤中高度表达,这种特性使FR被应用于肿瘤靶向给药系统,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发现,人体存在着FB自身抗体,并且这种抗体可能与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NTD)[1]、唇腭裂[2]等出生缺陷有关,还与脑叶酸缺乏症[3]、Bett综合征[4]、自闭症[5]等一些神经功能障碍相关.FR对于神经管正常发育及胚胎生长是必不可少的[6].本文主要对叶酸受体抗体与出生缺陷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到种, K 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酵母样真菌的鉴定,采用柯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结果共分离25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50株(58.59%),革兰阳性球菌71株(27.74%),酵母样真菌35株(13.67%)。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高,分别为42.86%、37.7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吡肟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0.00%~29.41%)。检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氯霉素等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0.00%~20.0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重视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的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96.
1例主诉为"反复皮疹2个月、发热1个月余"的患儿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曾被误诊为"结节性脂膜炎",经过基因及病理检查修正诊断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脂膜炎,易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上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97.
98.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4)是一种脂肪组织来源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研究发现,RBP4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BP4可能早期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为冠状动脉的早期病变发出危险信号。本文就RBP4对于早期提示冠心病的近年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VDB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通过分析VDBP与Syntax评分的相关关系,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STEMI患者,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清VDBP水平,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Syntax评分。根据Syntax评分将试验组分为高危组(Syntax≥33,n=21)、中危组(23≤Syntax≤32,n=25)及低危组(Syntax≤22,n=28),比较组间VDBP水平差异,并分析VDBP水平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TEMI患者血清VD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43±1.11)μg/mL vs (2.28±1.15)μg/mL,p<0.05]。STEMI患者各组间V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20,P=0.366)。VDBP水平与Syntax评分无显著相关关系(r=0.143,p=0.223)。【结论】STEMI患者的血清VDBP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可能成为临床STEMI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能提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0.
虽然预防痴呆和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但目前还没有建立 统一的预防策略或将这些策略付诸实践的运行模式。本文对多领域痴呆预防的现有研究证据进行 综述,这些研究针对的是没有痴呆的人群,同时对多个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进行干预。基于这些研 究,我们推荐将精准风险降低策略实施到脑健康服务(brain health services,BHSs)中。使用医学数据 库(通过PubMed和SCOPUS检索MEDLIN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来选择符合以下标准的相关研究:非药 理学多领域干预(结合两个或多个干预领域),目标人群为非痴呆人群,主要结局包括测评结果提 示的认知功能下降或明确的认知障碍、痴呆症状。进一步的文献检索涵盖以下主题:在多领域预防 研究中评估潜在修饰物对认知功能干预效果的亚组分析,在多领域预防研究中用作替代结局指标的 痴呆风险评分,与脑病理标志物相关的痴呆风险评分,以及与痴呆相关的心血管风险评分。目前多 领域干预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在目标人群、干预的形式和强度、控制条件的选择和结局评价方面 也有较大的异质性,且多数研究都是在高收入国家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干预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 有精确的预判方法,即成功识别最有可能受益的高危人群。目前有一项研究已经开发出降低痴呆风 险的可操作模式。目前尚无关于精准降低痴呆风险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关键证据,但未来有希望获得。 今后需要更多的长期、多领域随机对照试验来填补当前的证据空白,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 家,以及整合痴呆预防与现有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的研究。精准降低风险措施作为预防痴呆中最可 能有效的办法,可以在BHSs中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