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随着广大临床医师对于肺栓塞诊断意识的增强,肺栓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诊治。各种各样诊治肺栓塞的指南也随之制定,这对于规范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众多指南和文章中都提到了“D-dimer(二聚体)不高对急性肺栓塞有排除的诊断价值”,本作者结合一例肺栓塞患者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看法,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早期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72例STEMI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根据发病到开始PCI的时问分为两组,6 h内为早期介入组(n=152),6~12 h为延迟介入组(n=1 20).于入院72 h内及PCI后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LVEF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判断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状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意义.早期介入组达TIMI 3级率显著高于延期介入组(90.8%对78.3%,P<0.05).两组在出院前LVEF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早期介入组LVEF明显高于延期介入组(59%对53%6,P<0.05). 结论:STEMl在发病6 h内行PCI较发病6~12 h内行PCI,更能改善心肌再灌注及远期心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非糖尿病(DM)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记录111例急性STEMI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非DM患者的临床特点、Hb A1c、空腹血糖(FBG)、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患者的Hb A1c值分为两组,A组(Hb A1c≤5.6%,52例)、B组(Hb A1c 5.7%~6.4%,59例)。使用Gensini评分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度。结果:111例患者中男性占82%,吸烟占73.9%,高血压占51.4%,多支病变发生率为76.6%。B组患者FBG、Gensini评分及多支病变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组。Hb A1c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0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非DM急性STEMI患者中,Hb A1c及年龄是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 A1c是非DM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5.
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镁盐抑制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的临床探讨谢东晓王河杨利群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7年9月,对5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利用在药物溶栓前静滴硫酸镁的方法来探讨镁盐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所有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入选对象条件及判...  相似文献   
66.
北京石景山医院心内科2003年1~10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的三碘三酰普胺六醇苯造影剂(商品名:欧乃派克,上海安盛药业生产,批号:10199365),平均用量为176ml,其中在1周内接连出现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现报道如下,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和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浆中BNP浓度,对比研究BNP对AMI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2年7月~2003年2月的AMI和UA患者,分为AMI组和UA组。即刻床旁抽血行床边BNP和心肌酶三项(CK-MB、Myo、TNI)的快速测定。同时观察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良事件。结果:入选AMI患者25例和UA20例。其中AMI组肺部有湿性罗音组12例和无罗音组13例。AMI组和UA组的BNP、肺部罗音和不良事件分别为(376.9±410.2)pg/ml和(45.2±20.6)pg/ml(P<0.001)、12例和4例、不良事件3例和0。有湿性罗音组和无罗音组的BNP浓度分别为(604.8±425.2)pg/ml和(149.1±81.5)pg/ml(P<0.05)、年龄分别为(71.1±13.5)岁和(61.7±11.2)岁(P<0.05)、不良事件分别为3例和0例,而两组间Myo、CPK-MB、TNI无差异性。结论:快速床旁检测AMI患者血浆中BNP浓度有助于对A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yl,ADV)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1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给予LAM 100 mg/d+ADV 10 mg/d,ADV组给予ADV 10 mg/d,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HBV DNA标志物。结果:治疗4周时,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联合组分别为1.83lgIU/mL,17.9%,28.2%,ADV组分别为0.96lgIU/mL,5.3%,10.5%,联合组均高于ADV组(P<0.05)。在12,24,48周时,联合组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ADV组(P<0.05)。24,48周时两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周时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hild-Pugh分级均明显改善,联合组ChildA级患者比例高于ADV组(P<0.05),48周两组出现疾病进展的比例相似(P>0.05)。48周内两组均无耐药发生。结论: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抑制HBVDNA复制,改善肝功能,优于单独使用ADV,且耐药率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及Child-Pugh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个月及1年内再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65例并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低钠血症组与血钠正常组,记录每例患者入院第1天的MELD-Na、MELD、Child-Pugh评分,随访患者在3及12个月内的再出血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Na、MELD、Child-Pugh评分三者预测再出血风险的准确率,并应用正态Z检验对三者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MELD-Na和MELD预测患者3个月内再出血风险的AUC分别为0.825和0.779,预测1年内再出血风险的AUC则分别为0.842和0.802,均高于Child-Pugh评分(0.678和0.634,P值均<0.05),但MELD-Na和MEL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Na及MELD均能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且均优于Child-Pugh评分.MELD-Na弥补了MELD的部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