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27篇
  2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背景: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目前吉西他滨依赖的化疗对抑制胰腺癌转移的治疗效果欠佳。研究发现百里醌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目的:探讨百里醌对人胰腺癌BxP C-3细胞体外运动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BxP C-3,加入不同浓度百里醌进行处理。采用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运动、侵袭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FAK、Akt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FAK表达、细胞黏着斑和F-actin的变化。结果:10、25μmol/L百里醌对BxP C-3细胞体外运动的抑制率分别为43.4%、73.8%,对体外侵袭的抑制率分别为60.5%、75.6%,百里醌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胰腺癌BxP C-3细胞的体外运动、侵袭(P0.05)。百里醌能明显下调BxP C-3细胞FAK表达,并抑制细胞磷酸化Akt的激活。百里醌可诱导FAK弥散分布于胞质,明显抑制黏着斑形成和F-actin的聚合集化。结论:百里醌通过抑制FAK/PI3K/Akt通路的信号转导和激酶活性,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胰腺癌BxP C-3细胞的体外运动和侵袭。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照3个月预后分为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38例),将2组患者再按照AFP值各自分为A亚組(AFP20ng/ml)、B亚組(≥20~200ng/ml)、C亚組(≥200ng/ml),入院1周内测量AFP,观察AF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AFP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疗效比较,C亚组与A、B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死亡人数的比较,各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亚组患者的生存期要长于A、B亚组患者。[结论]AFP升高与否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AFP升高越明显,提示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低位肛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因肛肠疾病住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鞍麻。观察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阻滞后各时段的MAP、SpO_2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延长,术后肛门收缩恢复率及直肠牵拉反射率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轻度疼痛比例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可为临床手术提供较好的便利条件,患者应激反应以及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术的患者367例,其中ENBD组309例,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术后2 h及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ENBD组术后2 h、24 h的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396.6±240.3)U/L和(620.8±345.5)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3.9±470.5)U/L和(1 074.0±609.1)U/L(P<0.05);ENBD组有4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3.6%)、15例发生急性胰腺炎(4.9%),对照组则分别为13例(22.4%)和8例(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BD能有效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3368例武汉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武汉市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及武汉市医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3 368例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通过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这些儿童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3 368例受检儿童H.pylori总感染率为29.2%,其中男女儿童H.pylori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9.2%和29.1%,男女儿童H.pylori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H.pylori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7.1%、28.7%和39.1%,学龄前期与学龄期H.pylori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期、学龄期与青春期H.pylori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与H.pylori感染阳性率相关(P=0.001);同年龄组男女儿童H.pylori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57.5%。结论武汉市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随年龄增长感染率递增,但与性别无关,父母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年龄、家庭聚集性、父母H.pylori感染与儿童H.pylori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46.
加温治疗是指用加热的方法来治疗肿瘤。目前可以采用的加温方法有多种,局部加温治疗可以通过超声、微波、射频等方法来进行加温,但这些方法各自存在一些缺点。超声不能通过含气空腔,存在骨反射、骨吸收等问题;微波加热深度较浅,不能使深部肿瘤加热;射频加温可分为容性加温和感应加温两种,容性加温目前仍在局部加温治疗中广泛使用,但其加热时加热区和非加热区边界模糊,不能做到仅对肿瘤区域进行准确而均匀的加热。而感应加温具有在交变磁场中能够加热进入靶组织中的磁性介质这一特性,有望克服容性加温和其它加温方法的缺点。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7.
了解学校老师对残障青少年获取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服务的态度、认识和建议以及学校开展残障青少年性教育面临的困难,为更好地满足残障青少年需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上海、北京和陕西农村地区对视力、听力、肢体和智力障碍青少年的性教育相关老师、班主任/生活老师以及校医进行个别深入访谈,共完成个人深访29人.结果 多数受访老师认为有必要对残障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性教育相关老师对性教育内容的理解更全面.城市访谈涉及8所特殊学校,其性教育开展状况明显好于农村访谈涉及的4所普通学校和1所特殊学校,但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内容也不全面.绝大多数受访老师认为残障青少年也需要生殖健康服务,但他们几乎都没听说过社会上有特别考虑残障青少年需求的生殖健康服务.结论 残障青少年获取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面临较多障碍.应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及教育和服务机构对残障青少年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服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学校性教育的开展,消除残障青少年获取生殖健康服务的障碍.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水平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脑钠肽前体(BNP)、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清Cys C、BNP、LAD、LVDd较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组明显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P<0.01)。且随着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的增高血清Ccys C、BNP水平逐渐增加,LVEF逐渐降低(P<0.01),LAD、LVDd无差异(P>0.05)。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清Cys C、BNP水平逐渐增高(P<0.05),LAD、LVDd逐渐增加,LVEF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 C与BNP呈正相关,血清Cys C、BNP与LVDd呈正相关,Cys C、BNP与LVEF呈负相关,Cys C、BNP与LAD无相关性。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组(CHF)组患者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ys C有可能成为诊断HF的标志物。2 CHF患者的血清Cys C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逐渐增高,血清Cys C可作为判断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病因,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的认识和预防AKI、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AKI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AKI患者275例,男181例,女94例,中位年龄为57岁,其中青年组(≤40岁)54例(占 19.6%),中年组(40~60岁)97例(占 35.3%),老年组(≥61岁)124例(占 45.1%).275例患者的AKI分期中1期88例(占32%),2期83例(占 30.2%),3期104例(占 37.8%).肾前性病因最常见,153例(占 55.6%),其中感染相关性疾病最多,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肾性病因中以药物性因素最多,其次为肿瘤相关性肾病.肾后性因素以尿路结石最常见,其次为肿瘤转移或浸润.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低蛋白血症是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 2.445、43.530、2.801和3.118(均P<0.01).结论 AKI患者中,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肾前性病因引起的AKI较常见,要及早诊断并积极干预.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MODS、低蛋白血症是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国产气管支架治疗已气管插管的重度气道良恶性狭窄的疗效。方法对因恶性肿瘤(17例)、气管结核(6例)及气管疤痕狭窄(2例)已气管插管的重度气管狭窄患者,在局麻及静脉基础麻醉下,拔除气管插管的同时置入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解除,顺利拔除气管插管。随访3-15个月,恶性肿瘤17例中有7例患者放置支架后未经任何治疗,生存期为2-6个月;10例患者放置后配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生存期明显延长,达6-15个月,中位生存期7个月。8例良性病变狭窄段远端阻塞性肺炎均未再发生,支气管腔保持通畅状态。结论采用气管支架治疗已气管插管的重度气道良恶性狭窄,效果良好,安全,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