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伤寒噬菌体分型在伤寒流行病学调查中,追索传染源,分析传播途径,判断流行菌株是本地或外来菌株等均有重要意义。为此,1985年底,就全省1981年以来搜集的397株伤寒杆菌进行噬菌体型别鉴定,并对安顺市1985年暴发流行中分离的84株伤寒杆菌作分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伤寒菌株:397株伤寒沙门氏菌,分别来自全省9个专州(市)23个县。全部菌株经初步生化(双糖)及玻片血清凝集鉴定(部分菌株作了系统生化试验),符合沙门氏菌特征。其“Vi”抗原经玻片凝集,强度均在“++”以上, 二.噬菌体:采用贵阳市防疫站从北京市防疫站引进的96型Vi噬菌体及相应菌种,自行增殖制备。  相似文献   
52.
本文回顾了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其研究意义。介绍了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验室设计模型 ,分析了设计方法的特点 ,给出了系统结构和重构结果 ,并指出了磁感应断层成像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53.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附160例报告)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4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3.0%(11/149),7d内结石排净率95.0%(142/149)。并发症发生率3.8%(6/160),其中输尿管穿孔4例,泌尿系感染2例。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方法较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预防下尿路微创手术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下尿路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间苯三酚预防+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80例,比较两组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0~≤24、>24~≤48、>48~≤72 h膀胱痉挛发作次数分别为(0.89±0.27)次、(1.92±0.65)次、(1.32±0.78)次;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内膀胱痉挛发作次数分别为(1.26±0.49)次、(2.53±0.42)次、(2.14±0.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24、>24~≤48、>48~≤72 h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分别为(0.40±0.12)、(0.47±0.23)、(0.42±0.15) h;对照组术后相应时间内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分别为(0.78±0.25)、(0.71±0.19)、(0.61±0.2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疼痛程度分别为轻度58例(72.50%),中度22例(27.50%),无重度疼痛病人;对照组膀胱痉挛疼痛程度分别为轻度17例(21.25%),中度45例(56.25%),重度18例(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干4例(5.00%),头晕、头痛4例(5.00%),心悸2例(2.50%),视物模糊3例(3.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5%;对照组口干10例(12.50%),头晕、头痛11例(13.75%),恶心4例(5.00%),心悸5例(6.25%),视物模糊3例(3.7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的预防性使用能够明显降低下尿路微创手术病人术后膀胱痉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和缓解痉挛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47岁.因出现乏力伴活动后气促、面色苍白半个月于2006年8月8日就诊于我院,患者不伴有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憋气,无头晕、头痛.血常规:WBC 4×109/L,血红蛋白(Hb)78 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124.6n,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45.6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66 g/L,血小板计数(PLT)76×109/L,以贫血待查收入血液科.次日发现患者言语不清.体检: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70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黄染、皮疹及蜘蛛痣,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84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Babinski征可疑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白血病干细胞(LSC)来源的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对自身LSC的杀伤作用.方法:提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CML-AP)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再应用CD34+CD38CD44+标记BMMC,流式分选仪分选出LSC并扩增、诱导出DC.取同源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出CIK.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和CIK细胞免疫表型、DC的p-糖蛋白(P-gp)耐药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在LSC及DC中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CIK与DC共培养后,CD40、CD80、CD83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的构成均高于共培养前;CD3、CD3CD8、CD3CD56的成熟表型表达率高于共培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干细胞来源DC的P-gp表达阳性率为(60.61±12.38)%.3种效靶比对应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效靶比的增加,细胞杀伤作用增强.结论:白血病干细胞来源DC功能正常,与CIK共培养对自身LSC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科学合理地开展医院建设一体化手术室所需医疗设备的选型。方法:采用医疗设备项目采购管理体系进行设备选型。结果: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一体化手术室医疗设备选型原则和项目采购管理体系。结论:提出了医院建设一体化手术室所需医疗设备的合理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54岁.主因间断发作性上腹痛及水样腹泻3年、加重1 d于2006年2月2日急诊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3年.查体:精神差,脱水貌,心肺腹未见异常.经内分泌检查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高渗状态.经补液、降糖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查血胃泌素值1346.9 ng/L(正常值27.9~107.3 ng/L),内分泌科考虑为胃泌素瘤,应用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2次/d,共9 d,症状渐缓解.腹部CT检查发现右肾占位病变31 mm×25 mm.泌尿科会诊诊断右.肾癌,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59.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4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12月至2005年3月实施MPCNL436例次。男249例次,女187例次。患者年龄14~71岁,平均42岁。其中单纯肾结石314例次,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79例次,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27例次,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6例次。结果436例次手术出现并发症27例次(6.2%),其中大出血5例,通过关闭肾造瘘口、拔血器清除膀胱内血块、输血等措施治愈;胸腔积液2例,腹腔积液11例,肾贯通伤8例,通过穿刺引流治愈;术后肾盏积脓1例,选择有效抗生素、再次肾穿刺并延期拔出肾造瘘管治愈。结论MPCNL为微创手术,但在技术不熟练情况下,风险仍较大,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有利于此项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脉冲电流激励模式下测量生物电阻抗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定时器、模拟开关、采样保持放大器、A/D板等设计并实现脉冲激励阻抗测量系统.结果:系统成功测量到头部血流变化信号.结论:与正弦激励的阻抗测量方法相比,脉冲电流激励模式可以提供一种电流负荷小,信噪比高,穿透性好的阻抗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