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PDC可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从而为三羧酸循环和脂质生物合成提供乙酰-CoA和NADH,其活性可被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磷酸化灭活。本文主要介绍了PDK同工酶——PDK4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血管钙化中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对PDK4的调控机制进行总结,包括调控因子、激素水平以及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早期认知障碍患者双重任务下步态参数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轻度认知障碍者(MCI)20例,主观认知下降者(SCD) 34例,认知功能正常者(NC)24例,均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建模仿真分析软件进行单任务及双重任务下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步态周期)的采集与分析。结果:双重任务下MCI组步频(步/min)(102.173±11.941)小于SCD组步频(110.500±10.435)(P0.01);MCI组步态周期(s)(1.209±0.133)较NC组步态周期(1.122±0.117)和SCD组步态周期长(1.116±0.102)(P0.01)。NC组在双重任务下步长(m)及步速(m/s)下降(P0.01);SCD组在双重任务下步长、步速及步频均下降(P0.05);MCI组在双重任务下步速、步频及步态周期均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步速与记忆和语言功能存在正性相关(P=0.005,r=0.312;P=0.014,r=0.277;P=0.005,r=0.317),步频与记忆功能存在正性相关(P=0.010,r=0.289;P=0.012,r=0.283),步态周期与记忆功能存在负性相关(P=0.001,r=﹣0.354),与执行功能存在正性相关(P=0.022,r=0.258)。结论:双重任务下步态参数可作为早期评估认知功能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3.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是一种来自于涎腺组织的少见肿瘤,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2%。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发病率较低,且生长缓慢,较少淋巴转移,但是容易侵犯临近组织和沿着神经浸润生长,后期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往往预后不佳。该研究总结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对其预后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的研究,分析了104例2000年9月—2012年1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过放疗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1年。使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5±11.5)岁,男女各占50%。鼻腔为最常见的原发部位(63.5%),其次为上颌窦(29.8%),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76.0%),手术切缘阳性者为56.7%,出现神经浸润者为34.6%。术后放疗的患者占67.3%,术前放疗占27.9%,仅4.8%的患者采用了单纯放疗,其中29.8%的患者在手术和放疗基础上联合了化疗。采用CRT放疗者为81.7%,采用IMRT放疗者为18.3%。最终18例出现复发,28例出现远处转移,肺部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神经浸润是影响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2)。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7.0%(95%CI:68.7%~85.3%)和67.8%(95%CI:57.8%~77.9%);5年和10年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分别为57.8%(95%CI:48.0%~67.7%)和56.4%(95%CI:46.3%~66.4%)。复发或远处转移是显著影响OS的危险因素(未校正HR=60.1,95%CI:8.15~443.1,P<0.0001),神经浸润阳性是显著影响DFS的危险因素(未校正HR=2.99,95%CI:1.642~5.445,P=0.0002)。原发部位、临床分期、手术切缘是否阳性及放疗方式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神经浸润、复发或远处转移可能是影响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35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应用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CD4单抗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结果ITP组外周血中Tr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也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r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与ITP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步态分析手段,探讨认知任务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比较不同认知任务对步态影响的区别。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项研究。要求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两种步行:自然状态下直线步行20m;步行的同时分别执行定向、记忆、计算和言语任务。采用Gaitwatch步态分析系统收集5次步行时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频、步幅、步速、双支撑相百分比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结果:5组步频无显著性差异(F=1.972,P=0.169),5组步幅(F=13.142,P0.01)、步速(F=11.445,P=0.001)、双支撑相百分比(F=13.142,P0.01)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F=11.000,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自然步行相比,4种认知任务时的步幅均显著降低,双支撑相百分比显著提高,定向任务和计算任务时的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显著降低。与计算任务相比,定向任务时的步幅、步速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降低;记忆任务时步幅、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提高,双支撑相百分比降低;言语任务时步幅和步速提高。结论:认知任务会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步幅、步速和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延长双支撑相百分比,不同类型认知任务对步态的干扰不同。  相似文献   
76.
目的:本研究针对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采用一套自主编制有氧舞蹈进行干预,探讨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ALFF)的影响。方法:将38例MCI患者随机分组:训练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接受不同干预方式。对于训练组,给予有氧舞蹈进行干预,共3个月;对照组则以健康教育为主,周期与训练组相同。期间所有患者均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在接受干预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评估工具为认知功能量表,同时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评分和扫描。了解患者脑功能活动情况,根据低频振幅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训练组干预完成后,认知功能量表结果显示训练组的简易精神状态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韦氏逻辑记忆和符号数字模式测试评分显著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韦氏逻辑记忆评分皆发生变化,其中以训练组更为明显,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项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差异。静息态fMRI扫描结果显示,训练组干预前后发生明显变化,其双侧额颞叶、前扣带回、内嗅及海马旁皮层的ALFF值显著增高(P0.05),而对照组3个月后仅右侧颞叶和后扣带回皮层的ALFF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本套自主编制的中等强度有氧舞蹈能有效提高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静息态fMRI为评估有氧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77.
基于移动百分位数法流感预警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百分位数法流感预警模型的最佳预警界值.方法 采用不同百分位数P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的候选预警界值,对深圳市宝安区2009~ 2011年流感的周病例报告数进行分析,评价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确定最佳预警界值,验证模型的预警判别效能.结果 流感暴发流行的最佳预警界值为P80,ROC曲线下面积AUC=0.925(95%CI:0.804~0.963),灵敏度为91.29%,特异度为90.3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P80的预警界值下,该模型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5.29%、约登指数为63.07%、阳性预测值为73.68%、阴性预测值为87.88%,在P80界值时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警判别效能.结论 基于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模型能够有效的预警流感的暴发流行,最佳的预警界值为P80.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30起水痘暴发疫情,其中3月份12起(占40.00%),4月份8起(占26.67%),5月份4起(占13.33%),男性患者共387例(占61.43%),女性患者共243例(占38.57%),罹患率分别为3.54%和2.22%,年龄组中6~11岁共536例(占85.07%),小学生567例(占90.00%).结论 2007~2011年深圳市宝安区水痘暴发疫情逐渐趋于平稳状态,暴发疫情多发生于3~5月份,6~11岁的中小学生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局部振动刺激,探讨局部振动刺激对于正常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群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sEMG)分析的方法探寻局部振动刺激最佳的振动频率与位置。 方法:正常男大学生10名,年龄(23.0±1.7)岁,身高(173.5±4.5)cm,体重(70.4±8.2)kg。分别于屈膝30°半蹲位接受频率为10—50Hz的振动刺激,并采集振动前,振动中的表面肌电。选取左腿股直肌(REC)、半腱肌(SEM)、左腿胫骨前肌(TA)与腓肠肌内侧头(MG)作为试验检测肌肉,分别以左胫骨前肌远端和跟腱为振动刺激点。分析不同条件的振动刺激激活下肢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 结果: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P<0.05)。胫骨前肌的肌电值在两种刺激位置下且在不同频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腓肠肌的肌电值在胫前肌刺激位置下各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跟腱刺激点下各种频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对大腿肌肉肌电值影响均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不同条件的小腿局部振动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未对大腿肌肉产生显著影响。频率30—50Hz为正常人体小腿肌肉最佳的振动刺激频率。振动刺激作用在肌腱位置能有效引起肌肉兴奋,跟腱较胫前肌肌腱位置更易激活小腿肌肉肌群。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