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配合耳尖放血对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3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进行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对照组42例口服普罗布考治疗,2组患者每日1次,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9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耳尖放血对高脂蛋白血症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2.
作者自1986年采用国产材料自行加工制作可脱性球囊导管。先在动物体内试用栓塞脱落球囊27个,其中闭塞动静脉瘘模型4个、动脉瘤模型3个,5/7保持动脉通畅。继而作者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均一次栓塞成功,并使颈内动脉保持通畅。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文中介绍了可脱性球囊导管的制作、使用方法,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原核表达人HT036蛋白并鉴定其正确性.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人HT036蛋白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中,用IPTG诱导表达,免疫印迹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了目的DNA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后经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用抗His抗体鉴定融合蛋白表达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正确表达了HT036蛋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来验证整合素4结合蛋白(ITGB4BP)和P311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分别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ITGB4BP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ITGB4BP-EGFP和表达P311的红色荧光融合蛋白P311-DsRed的重组载体pITGB4BP-EGFP和pP311-DsRed,经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后,共转染人胚肾293(HEK293)细胞48 h后,采用受体漂白方法(P311-DsRed),检测ITGB4BP和P311间的能量转移率(E)和相互间的作用距离(R).结果 重组载体pITGB4BP-EGFP和pP311-DsRed经双酶切鉴定正确,转染293细胞后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能分别表达融合蛋白ITGB4BP-EGFP和P311-DsRed,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存在着共定位,FRET检测结果显示其能量转移率为14%,两个分子间的作用距离为6.3 nm.结论 成功构建了ITGB4BP-EGFP和P311-DsRed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后,利用FRET技术证实了活体细胞内ITGB4BP和P311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1延缓细胞衰老作用过程中细胞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三丁基过氧化氢(tert butylhydroperoxide,t BHP)体外诱导WI 38细胞衰老,从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分析及SA β 半乳糖苷酶 (Se nescenceassociatedβ galactosidase)化学染色等指标观察细胞衰老,Southernblotting结合PCR-ELISA方法检测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结果 t BHP可成功诱导建立体外细胞衰老模型,出现衰老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细胞端粒长度明显缩短。Rg1可明显减弱t BHP诱导细胞衰老的作用,减少t BHP引起的端粒长度缩短,同时可见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活性和减少端粒长度缩短而发挥其抗t BHP诱导的WI 38细胞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彭旭  张智博  唐璐 《中医药导报》2008,14(2):21-22,2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即奥扎格雷钠抗血小板聚集,胞二磷胆碱脑保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4 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CRP,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病残程度Barthel分级评分。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血清hs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Barthel分级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恢复更加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对脑梗死病情评估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MAPK与MKP-1在高血压心血管重塑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 的方法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KY大鼠心脏和血管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表达的改变.结果:(1)WKY大鼠心脏中未见有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而SHR心脏中检测到了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并且SHR血管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较WKY大鼠增强90%(P<0.01);(2)SHR心脏及血管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的表达较WKY大鼠分别降低53%及45% (P均<0.01).结论:SHR心脏和血管重塑的发生除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表达增强有关外,可能还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综合医院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就诊科室等方面不同所致的焦虑抑郁的差异。方法:于2003-09-25/10-14选择某综合医院内科不同科室(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10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住院患者63例,门诊患者37例,4个科室随机抽取各25例。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评,该量表由2个分量表14个项目组成,其中焦虑分量表7个项目,突出神经症的精神症状;抑郁分量表7个项目,反映愉快感缺乏、精神迟滞和抑郁。共有6条反向提问条目,5条在抑郁分量表,1条在焦虑分量表。每条项目以0~3分进行4级评定,总分各21分。以该量表推荐的9分作为焦虑或抑郁的临界值,评分高于9分者为有焦虑或有抑郁,低于9分者为无焦虑或无抑郁。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人口学资料,内容包括:①性别。②年龄(按40岁以下、41~60岁、61岁以上分为3组)。③受教育程度(按小学及小学以下、中学及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分为3组)。临床资料以就诊的不同内科科室及临床诊断为代表。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在患者无压力情况下根据真实情况进行自评。在仔细核查无漏项后,当场收回问卷。结果:总共发放量表100份,全部收回并合格,有效率100%。①在100例患者,单纯焦虑者15例,单纯抑郁者12例,焦虑合并抑郁者13例,总计发生焦虑者28%,发生抑郁者25%。②不同性别、年龄、就诊科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受教育程度不同患者的焦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抑郁发生情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受教育程度低者抑郁情况发生较多,小学及小学以下者抑郁发生率为47.1%,中学及中专者为26.8%,大专及大专以上者为7.4%。结论:综合医院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患者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越高。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就诊科室等方面无关。通过比较综合医院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可取得临床心理学测量结果,并可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和内科心身疾病的治疗护理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苯并噻唑类衍生物BD926对小鼠骨髓源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mDCs)增殖及吞噬作用的影响. 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源性单核细胞诱导imDCs,借助PE/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CFSE细胞增殖试剂盒以及FITC-葡聚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D926对imDCs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刺激下的细胞存活、细胞增殖以及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PBS组相比,25 、5 、1 μM 的BD926处理imDCs后,其细胞增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3个剂量组BD926处理后,imDCs与PBS组相比,细胞存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中、低3个剂量组BD926处理后,imDCs与PBS组相比,吞噬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BD926在体外可明显抑制GM-CSF刺激的imDCs增殖作用,对imDCs的细胞存活和吞噬作用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基因多态性在湖南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国内外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对150名湖南汉族健康体检者进行CX3CR1基因多态性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国内外多个民族CX3CR1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湖南汉族人群V249I基因位点有VV和Ⅵ两种基因型,以VV基因型为主,没有II基因型,其中VV基因型频率为88%,VI基因型频率为12%,V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和6%;T280M基因位点有TT和TM两种基因型,以TT基因型为主,没有Ⅱ基因型,其中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5.3%,TM基因型频率为4.7%,T和M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7.7%和2.3%.结论 湖南汉族CX3CRl基因V249I以VV基因型为主,缺少Ⅱ和MM基因型,湖南汉族、新疆汉族、景族和傣族都缺少Ⅱ基因型,T280M以TT基因型为主,缺少MM基因型,湖南汉族CX3CR1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维吾尔族人群和欧美人群存在较大差异,与国内景族、傣族、新疆汉族和日本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