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建立分子内含β-丙氨酸的双链寡聚酰胺的合成新方法和策略。方法通过优化硝基氢化还原的方法,采用2+2片段偶合的策略,以1-羟基苯并三唑(HOBT)/N,N'-二环乙基碳酰亚胺(DCC)为缩合剂进行双链寡聚酰胺的合成。结果高产率合成出了双链寡聚酰胺分子NO2ImPyβImPyγImPyβPyPyβCOOC2H5。结论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溶剂以及片段的选择优化,可以简便有效地合成分子内含有β-丙氨酸的双链寡聚酰胺。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 改进盐酸普拉格雷的合成工艺,以便于放大生产,提高产品纯度.方法 以邻氟苯乙酸和环丙烷甲酸甲酯为原料合成环丙基-2-氟苄基酮,再用NBS溴代得到α-环丙基羰基-2-氟苄基溴,在碱存在下,与2-氧代-2,4,5,6,7,7a-六氢噻吩并[3,2-c]吡啶盐酸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经乙酰化和成盐反应制得盐酸普拉格雷.结果 优化后的合成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获得高纯度的盐酸普拉格雷.结论 新工艺总产率达到48%,有利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4.
2010年9月,<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病毒病杂志>联合召开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研讨会.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与会专家对此两类药物联合治疗的目标、策略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供读者参考,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更新.  相似文献   
45.
博士信箱     
张大志 《肝博士》2011,(1):59-61
肝博士: 您好!2007年夏天,单位入职体检查出乙肝“大三阳”,肝功不正常,遂被单位解聘,开始了坎坎坷坷的生活。 先是使用干扰素半年,痛苦的实在不行了,后开始服用恩替卡韦,坚持了两年,发现自己仍然是“大三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CBL网络教学在新发传染病背景下的应用效果。方法 借助网络平台,采用CBL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网上查看病例,分析总结,再网上提交的这种师生互动的形式,成功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教学工作。最后,以学期总成绩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疫情前后两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践证明,网络教学模式下采用C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示教课中能帮助学生取得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当的教学效果。结论 网络模式下的CBL教学在新发传染病背景下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47.
内毒素诱导原代肝细胞表达FasL及其细胞毒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毒素直接与间接致肝细胞凋亡在内毒素血症肝脏损伤中的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低浓度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培养肝细胞,经不同浓度内毒素(1、5、10μg/ml)作用24、48h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膜性FasL(mFasL)表达及TUNEL试验检测内毒素直接与间接致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内毒素作用24h后肝细胞mFasL表达阳性程度为++-+++,对照组为阴性,内毒素直接作用24h后肝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VITRO评分(vWF/血小板计数数值的比值)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2月1日—2021年1月5日308例HBV感染患者(包括154例慢性乙型肝炎、6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异氟醚是否具有处理效应及丙泊酚对异氟醚预处理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择期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分为三组:异氟醚吸入组(Ⅰ组)、异氟醚吸入加丙泊酚输注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平稳后(T1)、主动脉阻断时(T2)、主动脉阻断开放后30min(T3)采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分别于T2、T3、再灌注后3h(T4)及12h(T5)采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在T2时,与同期Ⅲ组比较,Ⅰ组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Ⅱ组SOD活性升高(P〈0.05)。T3时Ⅰ组SOD活性和MDA含量均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主动脉开放后的各个时点(T3、T4、T5),三组的血清LDH活性和CK-MB活性均较T2时显著升高(P〈0.05);Ⅰ组的LDH活性和CK-MB活性在T3、T4、T5时较Ⅱ组和Ⅲ组低(P〈0.05)。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中缺血前吸入异氟醚对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缺血前吸入异氟醚同时输注丙泊酚可能会减弱异氟醚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引导腋路置管对肘关节松解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03至2014-09北京积水潭医院行90例肘关节松解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为超声引导组(U组)、神经刺激器组(N组)和神经刺激器联合超声引导组(NU组)。分别运用超声、神经刺激器和超声联合刺激器在桡神经周围置入导管镇痛。记录3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是否有血管损伤及术后(静息和功能锻炼时)24、48、72 h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并同时监测3组患者术后镇痛泵的舒芬太尼按压总次数(72 h)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结果 N组置管时间(5.2±1.6)min明显比U组(3.2±0.5)min和NU组(3.6±1.2)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有7例在置管过程中血管损伤而U组与NU组无损伤血管发生。3组的NRS评分不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功能锻炼时均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术后72 h舒芬太尼的按压总次数N组(20.8±5.5)明显多于U组(15.7±3.5)和NU组(1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桡神经部位置管术后镇痛效果优于神经刺激器,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腋路置管可以避免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