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江苏省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苏省 2 0世纪 6 0年代初期在苏南局部地区发生流行性出血热 (以下简称出血热 )流行 ,当时省卫生厅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和调查研究 ,但由于种种原因 ,防治研究工作未能连续进行。 1 970年冬 ,丹阳县(现丹阳市 )发生出血热局部暴发 ,引起省卫生厅高度重视 ,专门组建了省出血热防治  相似文献   
32.
观察了硝苯吡啶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不全71例临床效果。共分三组,一、二两组为治疗组,第三组对照组,经严格匹配比较,发现硝笨吡啶治疗后少尿期明显缩短,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增长幅度较少,且较快恢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血压下降较为满意,并发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高血容量综合征显著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腰椎管减压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4月间,选择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管减压手术患者,于术后6h皮下注射半量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钙),间隔24 h后皮下全量注射,以后每间隔24 h注射一次,直至患者出院.引流管拔除时间为前次注射低分子肝素后22 h,即下次注射前2h.药物抗凝期间,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按照入选标准入选患者7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至出院,药物使用时间平均为(8.5±4.5)d.无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除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未放引流外,其余患者均放置引流管,术后平均引流量为(319.5±218.5) ml,平均拔管时间为术后(43.2±14.4)h.无大出血事件发生,1例患者出现切口瘀斑,1例出现切口渗血,4例患者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结论 对具有高或极高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腰椎管减压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4例HFRS患者按病情分为轻、重两组,其中轻症组18例,重症组16例,另取2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采自不同病期的血标本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1β,IFN-γ及ICAM-1用ELISA法检测,并同期检测血小板和肾功能。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轻、重症组血清IL-1β、IFN-γ和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INF-γ与血尿素氮呈一致性变化趋势,而与血小板的变化方向相反。结论:HFRS急性期血清IL-1β、IFN-γ、ICAM-1含量增加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也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对症治疗.恢复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可望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5.
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孙志坚,黄湘虎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和禽类食品的增加,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有增多趋势,其最常见临床表现是急性胃肠炎,但在免疫缺陷时易发生菌血症和迁徙性病灶,有时会危及生命。目前对本病发病机制、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36.
目前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察手段不断进步、日益完善,但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定位、心律失常的确定及对预后判定等仍不失其重要价值。现将哲盟医院和内蒙古民族医学院附院1975年以来诊断明确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100例的心电图进行总结并加以讨论。资料与分析本文大部份心电图资料系住院期间所描记,少数为出院后追踪描记。第一次记录距发病时间由8分钟至7日不等。描记间隔时间为1小时至1日不等。15例病人作了心电图连续监测。性别与年令:本组100例中男71例,女29例。男:女=2.4:1。年令34~84岁,年令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37.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国外多部血栓形成预防指南已经对骨科大手术后常规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达成了共识,但对于一些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具体问题,如血栓预防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及血栓预防的成本-效益等,至今仍有争议。本文对这些争论焦点进行了文献综述,以供临床医生在骨科大手术后选择血栓形成预防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肝硬化(LC)病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91例LC病人按Child-Turcotte-Pugh(CTP)计分评级分为三组:LC-A组25例,LC-B组35例,LC-C组31例;另选2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T3(FT3)、反T3(r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 及促甲状腺激素(TSH) 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用RXL生化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用全自动血凝仪(血凝固法)检测.结果 从LC-A组到LC-C组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血清TT3和FT3水平逐渐降低,rT3渐次增高,TT4/rT3比值顺次下降,血清TT3分别与白蛋白、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和胆碱酯酶呈显著正相关(df=89,r值分别为0.568,0.260,0.317和0.599,P<0.05),与CTP分值及PT呈显著负相关(df=89,r值分别为-0.447和-0.297,P<0.01),TSH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26例LC病人出现低T3综合征,LC-A组为0,LC-B组8例(22.9%),LC-C组18例(58.1%).经保肝、支持治疗1~2周后,随着肝功能好转低T3综合征也随之消失.心得安试验仅见FT4有所下降(16.84±3.16)vs (14.00±2.45) pmol·L-1,地塞米松试验未见甲状腺激素及TSH有明显变化.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随着肝功能的下降,发生低T3综合征的比例增多,与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合成功能减退、T4向T3转化减少有关,但随着病情好转低T3综合征便逐渐消失,无须补充甲状腺素.心得安或地塞米松试验对甲状腺功能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提示短期适量应用此类药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 共58对患者成功匹配。手术组男24例, 女34例;年龄为(40±14)岁;体重指数为(23.7±3.4)kg/m2。非手术组男22例, 女36例;年龄为(42±13)岁;体重指数为(23.5±3.9)kg/m2。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患肢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快速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DASH)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治疗后获(24±9)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肘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134°(132°,136°)、134°(131°,136°), 前臂旋转范围分别为176°(174°, 179°)、178°(175°, 179°), MEPS评分分别为100(100, 100)、1...  相似文献   
40.
Marshall-White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Marshall-White综合征临床少见,国内少有报道。现将我科门诊近日所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