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5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冠脉介入术(PCI)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新技术和新器械的飞速进步已经使我们更多的涉足于以前未曾尝试的领域,如左主干(LM)、慢性闭塞病变(CTO)、分叉病变等等。同时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这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问题使我们陷入了矛盾和困惑之中。如何面对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52.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效果在不断提高。本研究初步观察和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弓发育不良型主动脉缩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40例植入该支架的左主干末端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术式、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严重不良心性事件(MACEs)、出院后随访以及术后8个月的造影结果等。结果(1)患者平均最小管腔内径由术前(0.81±0.48)mm增加到了术后(3.53±0.22)mm。(2)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0%,住院期间的心绞痛复发率、病死率及急诊再次血运重建率均为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为2.5%。(3)平均随访(8.43±3.24)个月,MACEs发生率为20.0%。(4)27例(67.5%)患者术后8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2例(81.5%)患者左主干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5例(18.5%)患者左主干相关部位出现新病变,晚期管腔丢失平均为(2.18±0.11)mm。(5)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造影随访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经选择的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中的应用,近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兰尼碱受体3(ryanodine receptor 3, RYR3)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改变,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及野生型C57BL/6J小鼠,高脂饲喂20、27和33周后,在各个时点处死动物取主动脉根部制作连续切片。(1)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量斑块面积和血管管腔面积,计算校正斑块面积(斑块面积/血管管腔面积)。(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不同周龄小鼠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RYR3表达变化。结果:与同周龄对照组小鼠相比,ApoE-/-小鼠体内RYR3表达显著减少(P<0.05),随着ApoE-/-小鼠周龄的增加,RYR3的表达明显减少,且与斑块面积/血管管腔面积呈负相关(r=-0.652,P<0.01)。结论: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RYR3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4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出血事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主要心脏不良反应。结果 2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LVEF、LVEDVI及LVESVI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LVEF、LVEDVI及LVE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行PCI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减少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降低再狭窄风险的同时,通过抑制血管再内皮化,可能增加支架内血栓发生风险,抗CD34抗体通过特异捕获血液中内皮祖细胞,加速支架术后血管再内皮化。本研究目的是将抗CD34抗体涂敷到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上,通过实验小猪支架术后不同时间造影,随访评价抗CD34抗体对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早期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类型的支架包括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irolimous-eluting stents,SES)和抗CD34抗体与雷帕霉素洗脱联合支架(anti-CD34 antibody and sirolimous-eluting combined stents,ASES)随机植入到符合条件的10头中华小型猪冠状动脉内(共植入了6个BMS、7个支架和7个ASES),支架植入术后2 w,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动物处死后,对支架段冠状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OCT图像及支架段冠状动脉的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分析,均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及小的附壁血栓。2.在2 w OCT检查图像上,ASES新生内膜覆盖率显著高于SES[(55.56±35.27)%vs.(41.82±23.28)%,P=0.047],ASES平均内膜覆盖厚度不但显著高于SES[(89±5.0)μm vs.(32±4.9)μm,P<0.001]、还高于BMS[(89±5.0)μm vs.(44±7.2)μm,P=0.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也显示,ASES和BMS新生内膜覆盖水平及质量均优于SES。结论:将抗CD34抗体联合应用到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上,能够显著抵消后者在支架术后早期对再内皮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对比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位于63条血管)以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位于46条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内超声发现,软斑块比例、血管重构指数、最小面积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小面积处斑块负荷和斑块破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但血栓检出率两组患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目前临床工作中,人们只能半定性诊断易损斑块.如检出软斑块且位于重要血管的近端,不论病变的狭窄程度或检查发现任何斑块加正性血管重构和最小管腔面积≤4 mm+,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需要尽早介入干预.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DES)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01-2004-06-30入院并接受DES置入或CABG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90例的基础临床资料、院内及院外随访资料,比较不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式对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250例患者接受DES置入(DES组),240例患者选择CABG治疗(CABG组).与DES组相比,CABG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复杂,左主干病变以及慢性闭塞病变的比例较高;DES组弥漫长病变以及再狭窄病变的比例较高.CABG组与DES组院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1.2%,P>0.05).共有440例患者接受了不同形式的随访,随访率为89.7%.2组患者随访病死率、非致死性脑卒中以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DES组患者需要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明显高于CABG组(11.3%:1.9%,P<0.01);DES组患者随访MACCE发生率高于CABG组(17.4%:8.6%,P<0.01).再次血运重建比例较高是导致DES组随访不良事件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CABG后近中期MACCE发生率低于DES置入术.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支架的临床和造影随访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516例应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支架的患者,于置入支架9个月(±2个月)后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尽量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观察患者MACE事件总发生率;同时观察糖尿病亚组的治疗效果;初步评价各种类型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钙化病变、开口病变、小血管病变、急性闭塞病变、再狭窄病变的治疗效果;评价药物支架对于以上各类病变的疗效。结果516例患者共置入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支架872枚,成功率为99.5%,其中随访到482例,随访率93.4%。随访到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发生率为3.5%。造影随访共239例患者,占总例数的46.3%,再狭窄率为11.3%。糖尿病亚组再狭窄率为14%。并对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弥漫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小血管病变、钙化病变、急性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再狭窄病变分别进行了描述。结论大样本研究显示应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支架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糖尿病亚组患者应用国产药物支架效果良好、初步判断国产药物支架对于弥漫、开口、小血管、再狭窄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左主干病变、分艾病变的疗效提示有益的结果,需要继续总结观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成本疗效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2006年1月至6月在中国13个城市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资料.利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9个月后的生命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此进行成本疗效分析.结果 (1)51.8%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2)患者住院成本中材料成本占82.5%、西药费占6.8%、手术费占5.9%,这3项共占总住院成本的95.2%,其中支架费用占材料成本的69.8%.(3)术后1年内患者再次入院成本:44例由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而再次入院患者的平均再次住院成本为17 841.5元.(4)术后1年内的药物费用:以使用频率最高的5种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使用量和价格为依据,通过对患者术后1、3、6、9、12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患者在术后平均每个月的药费为831.5元,每个月药费为400.0元的患者最多.(5)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平均得分提高20.59分;每提高一个分值的生命质量需花费3975.7元;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花费59 898.3元.结论 我国PCI的成本疗效比在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