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因急性下肢缺血在我科行动脉再通治疗后并发急性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原因、时间、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方法及预后。结果:126例病人因急性下肢缺血行动脉再通治疗,发病至再通时间平均为26h(3h至6d),其中24例(共27条肢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筋膜切开(包括3例行双侧肢体预防性切开)。21例动脉再通术后延迟切开时间平均为10(5—48)h,其中2例术中行血液透析,1例行术后血液透析。本组3例截肢,2例死亡(包括1例截肢)。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的严重并发症,动脉再通后持续疼痛或疼痛加重伴局部张力升高者应高度怀疑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其治疗方法是充分切开4个筋膜腔减压,同时动态监测病人电解质和肾功能指标,维持肾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必要时应早期进行透析。  相似文献   
52.
张雷  包俊敏 《家庭医学》2006,(15):43-43
李大爷63岁,八年前体检时查出患有糖尿病,服药控制后血糖一直在7.0左右。今年年初,李大爷觉得自己的右脚总是有点凉,而且有点轻微的麻木。随着春天的到来,李大爷发现走一段路后右小腿后侧隐隐作痛,就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一样;两个多月后,右脚麻木更厉害了,几乎没有感觉。虽然走动少了,但两只脚却越来越痛,  相似文献   
53.
DSA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腔内隔绝术(EVGE)腹主动脉瘤(AAA)中应用价值。方法:DSA监控下将人造血管-支架复合体导入动脉瘤腔内,造影及透视下定位,使移植物固定于瘤体上下两端,将瘤腔与主动脉血流隔绝。结果:38例中,即时操作成功率为94.74%,并发内漏4例,中转手术1例,移植物内血栓形成2例,死亡3例。结论:DSA可实时、全程监控腔内隔绝术操作,在术中发挥测量、定位、即时评估、  相似文献   
5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髂总动脉硬化闭塞症于1998年3月在我院行腹主-双髂总动脉分叉型人造血管转流术,术后一直服用西洛他唑(培达片)及肠溶阿司匹林。1999年6月30日因左下肢剧烈疼痛伴行走困难以急性动脉栓塞急诊入院,予东菱克栓酶5BU+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溶栓,低分子肝素钠(法安明)5000U皮下注射抗凝,西洛他唑100mg口服2次/d及前列地尔(脂溶微球PGE1)40μg+生理盐水20ml静推扩血管,1周后症状稍缓解。为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于1999-07-08在局麻…  相似文献   
55.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椎动脉缺血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椎动脉缺血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36例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尤其是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受干扰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病人中135例手术成功,66例左锁骨下动状脉开口受到干扰,其中5例因左锁骨下动脉距夹层破口太近,而有意将其封堵。8例有椎动脉缺血症,仅1例为急性脑缺血表现。2例术后被迫行颈动脉鄄椎动脉旁路术以缓解椎动脉缺血情况。而术前接受预防性颈动脉鄄椎动脉旁路术的4例病人,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后无不适症状。结论: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可能会引起左侧椎动脉的急性缺血而致严重并发症。根据夹层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间的距离,术前选择性实施左颈动脉鄄左椎动脉旁路术可预防椎动脉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行腔内隔绝术后,盆腔直肠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1997年3月至2006年7月共对72例瘤体延及单侧及双侧髂动脉分叉的IAAA实施了腔内隔绝术,其中包括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32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40例。针对髂总动脉不同的病变情况,采取保留健侧髂内动脉、一侧髂内动脉重建、髂总动脉外绑扎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即时操作成功71例(98.6%),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股部疼痛5例(6.9%),便血3例(4.2%),未发生臀、股部和结、直肠坏死。结论: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一侧髂内动脉,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是避免臀部、直肠缺血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利用血管镜纤细柔顺和立体直视的先进性能,作者成功设计和施行了血管镜直视下腘静脉壁外多瓣膜修复成形术。经24例30条下肢76对瓣膜手术的初步临床应用,证明该手术具有如下优点:1.血管镜不仅可以直视诊断瓣膜病变,直视监控手术操作,还可即时直视评估手术效果。2.在血管直视下一次手术可同时修复多对瓣膜,以多瓣膜完善的整合力量替代单瓣膜的薄弱屏障,极大地提高了阻抗逆向静脉血柱压力的效能。3.无论在发病学、诊断学还是治疗上,胭静脉瓣膜对原发性深静脉膜功能不全均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着眼于胭静脉的瓣膜修复成形术优于股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4.多瓣膜修复成形术在不切开静脉壁条件下完成,避免了瓣膜损伤和手术后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作者期望这一新设计术式能在逐步推广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8.
血管镜直视下腘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血管镜直视诊断和直视监控手术操作的先进性能,首次设计并经20例初步临床应用,表明血管镜直视下静脉壁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的主要适应症是股浅静脉瓣缺乏而静脉瓣具备修复成形术的组织基础。血管镜可以直视确诊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直视诊察瓣膜的形态结构,为瓣膜修复成形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避免了切开静脉壁和瓣膜损伤,减少了术后血栓形成的机率。  相似文献   
59.
瘤腔内注射纤维蛋白胶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漏是腹主动脉瘤 (AAA )腔内隔绝术 (EVE)所特有的并发症 ,内漏的存在说明动脉瘤未与循环系统完全隔开 ,动脉瘤有继续增大甚至破裂的可能 ,可导致AAAEVE的失败。我们应用瘤腔内注射纤维蛋白胶 (FG医用生物蛋白胶 ,广州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来治疗 3例术中Ⅰ型即时性内漏 ,现报道如下。资料、方法和结果一、患者资料自开展EVE以来 ,136例AAA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术中即刻发生近端Ⅰ型内漏 17例(12 .5 % ) ,远端Ⅰ型内漏 19例 (13.9% )。对于其中3例患者采用了瘤腔内注射促凝血药物纤维蛋白胶的方法来治疗内漏 ,1…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优化的载药涤纶血管材料去甲万古霉素含量及体外释放量测定方法。方法:将载药涤纶血管材料浸泡于磷酸生理盐水缓冲液中振荡实现体外释放,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载药涤纶材料去甲万古霉素含量和体外释药量:色谱柱为 luna C18 柱(5μm, 250mm×4.6mm);流动相为三乙胺缓冲液(pH3.2) 乙腈 四氢呋喃(92∶7∶1);流速为 1.0ml /min;检测波长为 254nm。结果:去甲万古霉素浓度在10~80μg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3%(RSD=0.56%);定量限为0.1ng。结论:优化的载药涤纶血管材料去甲万古霉素含量和体外释药量 HPLC测定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