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治疗期间通过观察2组患儿退热、退疹和入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12±1.33)d,退疹时间为(4.26±1.08)d,住院时间为(5.06±1.23)d;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56±1.04)d,退疹时间为(5.83±1.12)d,住院时间为(6.28±1.48)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不良预后主要为过敏、呕吐等,观察组患儿过敏1例,呕吐1例;对照组患儿呕吐1例,均无严重的并发症,2组间不良预后例数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治疗手足口病比仅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好,治疗周期短,不良预后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心肾同治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制备为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心肾同治方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曲美他嗪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造模2周后对除假手术对照组之外的大鼠进行药物灌胃8周。分析两种ATP酶活性及浓度、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hydrogenase,SDH)值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心肌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及左室收缩压值均有所上升,同时心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及左室舒张压表现为显著下降。心肾同治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心肌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心肌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相关指标均接近于曲美他嗪组和假手术组,其中以高剂量组的改善尤为明显。对大鼠中药干预治疗后,实验数据显示其心肌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和SDH的活力指标低于假手术组相关指标,但较模型组大鼠的指标有明显的提升。随着中药心肾同治方剂量的增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SDH活力也逐渐增强;心肾同治方高剂量与曲美他嗪干预大鼠后的指标数据基本趋同。结论:心肾同治方在改善大鼠心力衰竭及提高其心功能的过程中,主要机制为:增加心肌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分泌,提升SDH活力,改善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针灸、中药湿敷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针灸、中药湿敷治疗,同时护理干预。结果治愈15例(50.0%),好转13例(4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93.3%。结论对腕管综合征患者加强情志和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情绪稳定,能积极进行手腕部的康复锻炼,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伴MS、单纯高血压、健康人群各5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FFA、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等指标。结果①MS高血压病组的血清FFA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②血清FFA与SI呈负相关(r=-0.785,P<0.05),与BMI、WH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1、0.856,P<0.05)。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的高血清FFA与胰岛素抵抗并存,并有可能是引起高血压伴MS患者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南京市低龄儿童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南京市某幼儿园共342例3~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线资料,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探讨各因素的影响。结果:205例诊断为低龄儿童龋,患龋率为60.0%,其中119例诊断为重度低龄儿童龋,患病率为34.8%。简化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菌斑产酸能力、深点隙裂沟、母亲进食含糖食品频率和兄弟姐妹龋齿数是低龄儿童龋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3~5岁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26.
刘茜  王炜  周婉  叶山东 《安徽医药》2020,41(5):510-514
目的 分析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新诊断男性T2DM患者84例作为T2DM组,选择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男性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 D3、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指标,并于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馒头餐试验后30、60和120 min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结果 T2DM组血清25(OH) 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水平增高,25(OH) D3水平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下降趋势(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上升趋势(P<0.05)。T2DM组行馒头餐或OGTT试验后不同时间的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各数值均有上升趋势,组别和时间因素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变化有交互作用(P<0.05)。25(OH) D3与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HOMA-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低水平25(OH) D3可能与导致T2DM发病的IR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42岁,伴鼻咽部异物感3年,近半年出现反复咯血性痰,时有双鼻塞。查体:鼻中隔左偏,双下鼻甲肥大。鼻内镜检查:双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双鼻腔后端可见新生物遮挡后鼻孔。电子鼻咽镜所示(图1):不规则椭圆形态新生物占据鼻咽部,新生物表面黏膜不光滑,呈糜烂溃疡样,覆污秽分泌物,质地较脆,触之易出血,新生物遮挡双侧鼻腔后端,似有根蒂连于鼻中隔后游离缘,紧邻双侧圆枕。鼻窦CT所示(图2):鼻咽部可见一不规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16例胎龄27~36+6周早产儿纳入研究, 对所有早产儿生后 6 h 内aEEG进行评分; 依据BIPI诊断结果将116例早产儿分为BIPI组(n=63)和非BIPI组(n=53),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导致BIP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依据aEEG检测结果再将116例早产儿分为aEEG正常组(n=58)和aEEG异常组(n=58), 对影响早产儿aEEG结果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BIPI组中aEEG异常52 例(83%); 非BIPI组中aEEG 异常6例(11%), 两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产儿依据胎龄27~33+6周和34~36+6周进行划分, BIPI组aEEG评分明显低于同胎龄非BIPI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1 500 g)、胎盘胎膜及脐带异常和母孕期高血压是导致BIPI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aEEG异常组与aEEG正常组在胎龄、出生体重、胎盘胎膜及脐带异常和母孕期高血压4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BIPI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影响早产儿aEEG结果的因素相一致, 提示aEEG有助于BIP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9.
刘茜  吴佳佳  王菊梅  董林  陈若平  叶山东 《安徽医学》2015,36(12):1451-145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9例 T2DM 患者,依据神经缺陷评分(NDS)将其分为 DPN 组和非 DPN 组,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NC 组)35例,测定各组皮肤 AGEs 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 NC 组相比,T2DM 患者皮肤 AGEs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非 DPN 组相比,DPN 组患者皮肤 AGEs 水平明显增(P <0.05),两组 HbA1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2DM 患者皮肤 AGEs 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刘茜  马艳莉  徐雪雁  董汉奎 《新疆医学》2015,(4):489-490,482
随着人类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群的家庭以及社区护理服务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1]。了解老年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老年人的家庭、社区护理的开展和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也为进一步贯彻我市合理、全面的老年人养老与关怀政策提供借鉴。我们对五家渠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