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分析青春期前生活方式对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和新发率影响的累积作用,为儿童血压偏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在福建省厦门市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青春期发育研究队列,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二、三年级女生和三、四年级男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随访2年,选择2017和2019年数据完整的1 3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2017年基线调查结果评估青春期前生活方式状况。根据2019年血压水平进行血压偏高检出率和新发率的判定。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生活方式对血压偏高新发率和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影响。  结果  2017和2019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5.0%和23.3%,血压偏高新发率为18.9%。具备健康生活方式的儿童血压偏高新发率和检出率偏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满足健康生活方式因素越多,血压偏高检出率的风险越小(P < 0.05)。与满足0~2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学生相比,满足4~5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低(OR=0.52, 95%CI=0.30~0.90),血压偏高新发率低(RR=0.60,95%CI=0.29~1.22)。其中,超重肥胖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风险明显更低(OR=0.29, 95%CI=0.10~0.81)。  结论  儿童青春期前生活方式对血压偏高检出率具有累积作用,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降低血压偏高风险具有积极作用,超重肥胖儿童采取综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HIV-1感染者缺损HIV-1 DNA的特性.方法:用长片段PCR法(LD-PCR)研究分析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PBMCs)和体外培养感染淋巴细胞中HIV-1基因特征,使用位于HIV-1 DNA链两端的LTR(U5)、LTR(R)为引物,插入有全长HIV-1基因片段的大肠杆菌质粒PNL4-3等为标准对照,并对部分标本克隆测序.结果:经扩增9.1 kb是LD-PCR的主要产物,但在10例HIV-1感染者中有9例PBMCs检测出大小不一、范围较广的缺失HIV-1基因片段,经用基因探针杂交,发现近HIV-1基因中心部位缺失频率增加,缺失结合点常存在3~4个核苷酸短片段直接重复,体外培养中HIV-1基因缺损量减少,完整和缺失基因的存在与培养中病毒分离的时间密切相关.结论:HIV-1感染者PBMCs中存在大量HIV-1基因重组和缺损片段.  相似文献   
23.
低分子右旋糖酐导致过敏性休克胎死宫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2 8岁 ,于 2 0 0 1年 1月 3日行产前检查 ,孕 37周 ,宫高 32 cm,腹围 98cm,胎心 140次 / m in。 B超检查示 :“双顶径 8.8cm,股骨长度 7.8cm,羊水指数 10 .3,胎盘 + ,胎儿体表发育未见异常”。考虑“胎儿宫内发育受限”于当日 17时 2 0分开始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 ,数秒钟后患者突感心慌、胸闷、气短 ,见患者全身潮红 ,球结膜严重充血 ,考虑药物过敏 ,立即停药 ,吸氧 ,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及异丙嗪 ,静注地塞米松 ,约 5 m in后患者恶心呕吐 ,尿失禁 ,测血压 0 ,意识丧失 ,即静点 5 %碳酸氢钠、多巴胺及阿拉明 ,持续心电监护 ,留置…  相似文献   
24.
藿黄浸剂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甲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藿黄漫剂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甲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病手足或指(趾)甲浸泡于藿黄浸剂内,每次1小时左右,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并用10%冰醋酸作对照。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停药时和停药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均为84%,比对照组的58%和53%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真菌消除率均达85%,与对照组的73%扣68%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5.
胸腔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胸腔内灌注大剂量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32例由组织学或/和细胞学诊断的恶性胸腔积液,经针吸或置管排液后注入大剂量高聚金葡素2×10~4单位(40ml)进行治疗。结果 CR11例、PR16例、NC5例,有效缓解率84.4%(27/32)。毒副反应:高热21例(65.6%)。疼痛12例(37.5%),经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 与其他胸水治疗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疗效高、毒副反应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电针治疗失眠症不同穴位组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力 《中国针灸》2005,25(10):687-68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失眠症的最佳穴位组方.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取四神聪、风池;第2组取百会、左神门;第3组取印堂、神庭.进行不同穴组治疗失眠症疗程与疗效的比较观察.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72.73%、77.27%、95.45%,第3组疗效明显优于第1、第2组(P<0.01),第1组与第2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印堂、神庭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父母生存质量对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CRT—C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1961名城乡7~12岁学龄儿童进行心理发育测试,同时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父母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均对儿童智力、个性发育有显著影响(P<0.01);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对儿童行为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父母生存质量是学龄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满足家庭成员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尤其是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对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ytomycin C,MMC)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同期连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分为:A组: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眼98例(128眼);B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 71例(95眼);C组:小梁切除术 MMC 48例(60眼).比较3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3组术后1年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浅前房和低眼压:A、B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都低于C组;高眼压和脉络膜脱离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角膜散光量:A组术后2wk增高不明显(P=0.187,P>0.05),术后1年时接近术前水平;B、C组术后2 wk明显增高,术后1年时仍明显高于术前(P=0.001,P<0.01).术后角膜极向散光值:3组术后早期明显增高,出院后逐渐下降.结论直线巩膜隧道切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 MMC与另两种术式相比,疗效相当,但术性角膜散光较小,3种术式都可以引起顺规性散光,随着时间延长,向逆规性散光漂移.可拆除缝线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
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血清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云  陈力  郑亮承  王珏  池闯 《江西医药》2004,39(5):331-333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表达,重点研究停跳与不停跳对血清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3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停跳组和不停跳组。于体外循环转机前10min、转机后10min、转机末、手术后第24h等4个时段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测定每个标本的S-100β数值。结果(1)心脏手术期间,血清S-100β蛋白浓度随着体外循环的进行而不断变化。(2)停跳组体外循环时间的平均值(85.2±20.2min)较不停跳组(62.8±16.4min)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应地,停跳组转机末S-100β峰值的平均值(1.65±0.52μg/L)较不停跳组(1.59±0.84ug/L)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体外循环可导致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的升高,且血清S-100β蛋白浓度与体外循环时间正相关。(2)停跳或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血清S-100β蛋白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30.
基因治疗遗传性疾病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因治疗的目的是纠正引起病理改变的突变基因,这一概念十分引人注目,对未来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临床基因治疗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腺苷脱氨酶缺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血友病A、B、慢性肉芽肿病的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