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86篇
  免费   6261篇
  国内免费   4381篇
耳鼻咽喉   495篇
儿科学   973篇
妇产科学   732篇
基础医学   6085篇
口腔科学   1168篇
临床医学   8506篇
内科学   8368篇
皮肤病学   571篇
神经病学   2309篇
特种医学   21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836篇
综合类   13014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5070篇
眼科学   1545篇
药学   7928篇
  61篇
中国医学   4547篇
肿瘤学   4651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904篇
  2022年   1758篇
  2021年   3140篇
  2020年   2510篇
  2019年   1970篇
  2018年   2006篇
  2017年   2154篇
  2016年   1880篇
  2015年   3018篇
  2014年   3798篇
  2013年   3809篇
  2012年   5544篇
  2011年   5648篇
  2010年   4101篇
  2009年   3389篇
  2008年   3944篇
  2007年   3867篇
  2006年   3595篇
  2005年   3029篇
  2004年   2268篇
  2003年   2079篇
  2002年   1714篇
  2001年   1318篇
  2000年   1202篇
  1999年   1006篇
  1998年   627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490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2.
食管癌放疗中二次模拟定位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中间再次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我院放疗科自1998年10月-2001年3月对356例食管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化疗,356例患者照射全过程都进行二次模拟定位(第一次模拟定位后照射30-40GY/15-20次后进行第2次模拟定位)。比较分析前后二次模拟定位靶中心移位的情况。结果;靶中心移位<0.5cm为157例,移位0.5-1.0cm为130例,移位>1.0cm为69例。全部靶中心移位达55.90%。食管肿瘤长度<5cm靶中心移位27例,5-8cm移位117例,病变长度>8cm移位55例,P<0.05;食管肿瘤发生于颈段,上胸段靶中心移位25例,而中、下段食管移位174例,P<0.01。结论:食管肿瘤外照射达到一定剂量时,靶中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肿瘤长度越长靶中心移位会更明显, 肿瘤位置越小,移位亦显著。因此,我们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全过程必需进行2到3次定位,这样才能保证靶中心的精确度,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 给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后,改为蒸馏水自由饮用10d,如此进行4个循环,每天观察症状。在第1个循环和第4个循环后剖杀小鼠,取出整段结肠行实体显微镜观察及切片组织学研究。结果 所观察的症状、实体显微镜像、组织学病理改变均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结论 此模型制作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可应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泻心汤不同配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泻心汤(XXD),单味黄芩(RS),大黄+黄芩(RRR+RS)和黄连+黄芩(CC+RS),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HPLC法测定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浓度,由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与RS组相比,其余3组中黄芩苷的AUC和Cmax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CC+RS组中汉黄芩苷的AUC和Cmax数值与RS组相比亦有明显减少.结论 泻心汤配伍(黄连和大黄)可能使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吸收减少、暴露水平降低,其中黄连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85.
心脾综合征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脾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心脏伴随畸形漏诊及误诊原因,提高对心脾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221例心脾综合征患儿的超声检测结果,并与其心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脾综合征与心导管或磁共振结论符合者199例(占90.0%),诊断不符合者22例(占10.0%)。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心脾综合征,但对其心脏伴随畸形检出的准确率尚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6.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88例96足跟骨骨折分成三组,分别应用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调节跟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术后从Bhler角的恢复、主观症状、并发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调节跟骨骨折外固定组在恢复Bhler角、术后主观症状改善、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治疗跟骨骨折疗效优于撬拨组和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87.
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采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nHA-PA66)作用下的成骨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进行研究,评价其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以该材料的细胞培养基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对照组采用培养基本身。实验组和对照组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和细胞周期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新型纳米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无不良影响。提示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的成骨细胞相容性较好,具有用作根充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
消化性溃疡在某部军人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部队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军人Pu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方战区某地6160名军人进行PU症状及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胃镜精查、Hp检测。结果 军人PU相关症状发生率(Sc≥5分)18.60%。标化后的PU患病率12.78%,其中军龄1年、南方籍、装甲部队军人PU患病率高。Hp感染率62.67%。Hp感染(OR4.60)、吸烟(OR3.8)、持续高强度军事训练(OR4.3)、驾驶战斗车辆(OR6.0)、经常精神紧张(OR3.7)等与PU症状发生的关系较大。辛辣饮食、常饮牛奶、是否独生子女等与PU发生无关。结论 军人PU患病率及Hp感染率均较高。军人PU发病情况在不同军龄、兵种、入伍前地域之间存在差别,Hp感染、军事训练、精神因素、某些不良生活习惯等与军人PU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转酪氨酸激酶C(tyrosine kinase C,TrkC)基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脊髓半切组(B组)、NSCs移植组(C组)、NSCs移植+神经营养素(NT)-3局部使用(D)组、转TrkC基WNSCs移植组(E组)和转TrkC基因NSCs移植+NT-3局部使用组(F组),每组10只。脊髓损伤后第9天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2个月,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以及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 细胞移植后2个月SEP和MEP发生潜伏期和峰峰波幅以及右后肢BBB评分的恢复均以下组最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结论在局部给予的NT-3作用下,转TrkC基因NSCs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ARB)洛沙坦对代谢综合征(MS)肾组织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把7周大的MS模型肥胖Zucker大鼠随机分成洛沙坦处理组和未处理组,以瘦Zucker大鼠为对照组,连续给药4个月后观察肾组织内COX-2的表达。另外,用AngⅡ刺激6 h的系膜细胞和用从微型渗透泵灌注AngⅡ 5 d的C57BL/6小鼠肾脏提取的肾皮质,观察COX-2的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洛沙坦可阻止肥胖Zucker大鼠肾组织内COX-2表达增加。AngⅡ直接刺激可以诱导系膜细胞和肾组织内COX-2表达增加。 结论 AngⅡ可以调控MS肾组织内COX-2表达增加。ARB可以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保护MS肾脏,这对应用非COX-2抑制剂来保护MS肾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