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15篇
  免费   6993篇
  国内免费   3264篇
耳鼻咽喉   679篇
儿科学   1116篇
妇产科学   668篇
基础医学   5217篇
口腔科学   1199篇
临床医学   7951篇
内科学   7685篇
皮肤病学   898篇
神经病学   2621篇
特种医学   2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219篇
综合类   13833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25篇
预防医学   6960篇
眼科学   1413篇
药学   7607篇
  96篇
中国医学   5728篇
肿瘤学   3490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893篇
  2022年   2181篇
  2021年   3106篇
  2020年   2629篇
  2019年   1830篇
  2018年   1944篇
  2017年   2207篇
  2016年   1814篇
  2015年   2822篇
  2014年   3438篇
  2013年   4023篇
  2012年   6024篇
  2011年   6141篇
  2010年   4998篇
  2009年   4355篇
  2008年   4910篇
  2007年   4492篇
  2006年   4016篇
  2005年   3442篇
  2004年   2386篇
  2003年   2156篇
  2002年   1652篇
  2001年   1013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31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白术水提物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白术水提物的抑瘤作用,并从调节免疫功能角度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以S180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水提物10 d,称取瘤重,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同时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白术各剂量组和模型组瘤重及胸腺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白术中剂量组对TNF-α和IL-2均有显著性影响(P<0.01或P<0.05)。结论:白术可以调节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发病机制,研究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在LDVT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ACL Puturn 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LDVT患者100例(初发、复发患者各73、27例)和健康者100例的AT、PS、PC活性及APCR。结果:L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复发组与初发组相比,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100例LDVT患者中,25例有抗凝蛋白缺陷,以PS缺陷的总发生率最高,占13%(13例),其次是PC缺陷,占8%(8例),AT缺陷占5%(5例),APCR缺陷的总发生率最小,占4%(4例)。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间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它们在肾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RCC石蜡标本中MMP-2、TIMP-2和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2和VEGF在RCC中表达率明显升高,但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MMP-2和VEGF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IMP-2与MMP-2表达存在负相关性,TIMP-2对MMP-2有一定拮抗作用。结论:MMP-2与TIMP-2平衡状态的改变,很可能与RC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VEGF可作为判断RCC淋巴结转移和临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从鼻咽癌组织中克隆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与热休克蛋白90β(HSP90β)基因,构建其真核双表达质粒pIRES—LMP1-HSP90β,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方法提取鼻咽癌组织总RNA,逆转录PCR获得LMP1基因片段和HSP90β基因片段,将二者连接于真核双表达质粒pIRES中,测定序列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COS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MP1和HSP90β的表达。结果核酸序列测定证实本实验所构建的质粒正确,该双表达质粒在体外转染COS细胞后可表达LMP1和HSP90β分子。结论实验所构建的pIRES-LMP1-HSP90β双表达质粒能在体外同时表达LMP1和HSP90β分子。  相似文献   
995.
甘露聚糖修饰的靶向纳米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修饰的靶向纳米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胆固醇氯甲酸醋和N,N-二甲基乙二胺反应生成313[N-(N’,N’-二甲基氨基乙烷)-氨基甲酰]胆固醇(DC—chol),以DC—chol、二棕榈磷脂酰基乙醇胺(DoPE)和N-[2-(胆固醇氧羰基氨基)乙基]用氨酰甲基化革露聚糖(chol—AECM—mannan)为原料合成甘露聚糖修饰的靶向纳米脂质体,检测脂质体粒径大小。应用C57小鼠制备移植性肺癌模型,静脉给予各种纳米脂质体(实验纳米脂质体,无革露聚糖修饰的包裹有EGFR的纳米脂质体、空纳米脂质体)及对照EGFR,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及肿瘤生长情况;行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漓度差别。结果脂质体粒径大小为132.6nm。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均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有抗体产生而且抗体漓度远大于其他对照组。实验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EGFR及空白脂质体组,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甘露聚糖修饰的靶向纳米脂质体对小鼠肺癌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MIG(CXCL9)真核表达载体,为利用MIG研究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从pBLAST-MIG上切下含MIG全长的cDNA序列,定向插入pORF-mcs真核表达质粒,构建pORF-MIG重组质粒;然后经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COS-7细胞;再进一步用免疫印迹法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活性,用趋化试验鉴定生物学活性。结果pORF-MIG重组质粒经酶切分析和测序证实含有MIG的全长cDNA序列,转染COS-7细胞后高效表达MIG蛋白,对活化的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MIG(CXCL9)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利用pORF-MIG研究恶性肿瘤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利用Pichia pastoris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糖基化的肿瘤相关抗原17-1A,为进一步设计肿瘤蛋白疫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RT-PCR从小鼠肾组织中扩增17-1A的cDNA,将其定向克隆到pPICZαA质粒上,获得重组质粒pPICZαA-17-1A,测序正确后,重组质粒电转化到Pichia pastoris酵母菌株GS115中,在甲醇诱导下,利用其AOX I基因的α信号肽,分泌表达17-1A抗原糖蛋白,并对获得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构建了pPICZαA-17-1A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将目的基因整合人酵母基因组中,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能够表达17-1A抗原并检测到抗原发生了糖基化。结论能够通过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稳定表达糖基化的肿瘤相关抗原17-1A。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下区(SVZ)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川芎嗪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川芎嗪组术后2h腹腔注射川芎嗪(80mg/kg,1次/d),各组术后4h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dU,50mg/kg,1次/d)。术后7、14、21d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VZ BrdU阳性细胞数和Doublecortin(DCX)的表达。结果 缺血模型组术后7d时SVZBrdU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并持续至14d,21d减少;川芎嗪组14dSVZ BrdU阳性细胞达峰值,21d有所减少,与缺血模型组比较,7、14dBrdU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P〈0.01)。缺血模型组7d时SVZ有DCX阳性表达,14d达最多,21d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川芎嗪组随缺血时间延长SVZDCX表达明显增强,21d仍处于高水平,与缺血模型组比较,14、21dDCX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 川芎嗪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诱导的SVZ神经干细胞/祖细胞增殖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人OSCC石蜡切片中的FAK的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等方法分析FAK过表达的意义。结果免疫组化证实FAK为非均质性表达,主要强表达在癌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在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则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采用前沿区染色计分的结果判断方法,FAK过表达与癌的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显著;多因素分析显示,FAK过表达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紊,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口腔鳞癌前沿区的FAK过表达为有价值的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田家娟  赵树旺 《华夏医学》2006,19(3):404-406
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m od ified cesarean section)与腹膜外剖宫产术(ex tra peritoneum cesareansection)。方法:观察40例改良新式剖宫产与30例腹膜外剖宫产孕妇。新方法包括:使用Joe l Cohen方法开腹,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腹壁脂肪层自然对合。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5±3)m in,对照组为(10±4)m 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为(134±62)m l,对照组为(193±105)m l,P<0.01;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0±9)h,对照组为(24±12)h,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