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6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30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568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121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82篇
  6篇
中国医学   446篇
肿瘤学   15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17篇
  194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广东汉族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Gln27Glu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β2-AR 16位点基因多态性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22例正常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Gln27Glu进行扩增并进行图谱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广东汉族人群β2-AR基因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Gln/Gln基因型占36.88%,Gln/Glu基因型占52.46%,Glu/Glu基因型占10.66%.结论 广东汉族人群存在出β2-AR Gln27Glu基因多态性,其分布频率与英美高加索人群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2.
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基础,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分析,在全序列水平上比较核苷酸的变异,阐释可能的变异机制和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Applied Biosystems 3730DNA自动测序仪分别对40名藏族和50名汉族的标本进行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应用phredPhrap 16.0软件进行全序列拼接,并以rCRS(revised Cambridge Reference Sequence)为标准与测定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根据MTTO-MAP的标准,通过Network方法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的分析,并结合其它方法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解读.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系统发生上,藏汉民族90个线粒体DNA序列归类到13个Haplogroups,除M9以外,其它各Haplogroup出现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个民族的线粒体DNA全序列比对,发现21个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异位点,其中的5个为新变异位点;另外,对D-Loop区的5个突变位点进行了单倍型构建,90个标本可分为2种Supertype,发现在藏汉民族之间Supertypel和Supertype 2的分布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藏汉民族在种族起源和系统发生上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关系;在全序列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究竟是适应性或者中性选择,抑或是一种病理性突变尚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数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43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单菌血流感染367例(85.3%),复数菌血流感染63例(14.7%)。复数菌组患者医院感染所占比率较单菌组高(76.2% VS 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复数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单菌组高(44.4% VS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复数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菌组高[24(16~39) VS 19(13~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数菌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单菌组(12.7% VS 3.8%),且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OR=3.24,95%CI:1.20~8.75)、消化道肿瘤(OR=3.28,95%CI=1.21~8.84)、有创机械通气(OR=3.40,95%CI=1.22~9.42)、深静脉置管(OR=2.76,95%CI=1.00~7.64)、留置导尿管(OR=3.28,95%CI=1.04~10.40)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菌组,复数菌组送检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显著延长[20(15~36) d VS 16(10~22) d,P<0.001]。单菌组与复数菌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消化道肿瘤、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的重要关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Tac)、植物血凝素刺激后的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Tac-a),MTT比色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活性(IL-2)。结果 与健康儿童比较,先心病患儿IL-2活性和Tac-a都显著降低(P<0.01);与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比较,紫绀型先心病患儿IL-2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 先心病患儿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其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增强免疫治疗对预防先心病患儿感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5.
分别采用化学、声化学及光辐射等方法合成了1-丙二烯基-2,3,4,6四-氧-乙酰基-β-D-吡喃糖苷,结果表明声化学方法最有效、快速;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及相关实验,证实此类糖苷的生成为一离子消除反应,所合成的糖苷化合物脱去乙酰基后对T、B淋巴细胞具有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华盖散基准样品的干燥方法。方法 采用真空干燥、真空带式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华盖散基准样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式扫描量热分析、HPLC等方法测定基准样品的质量属性,以得粉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分含量转移率等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喷雾干燥基准样品粒子呈类球形、粒径最小,冷冻干燥基准样品不规则、蓬松、溶化性好。指标成分盐酸麻黄总碱、苦杏仁苷、橙皮苷、甘草苷、甘草酸转移率分别为85.66%~104.78%、90.81%~104.16%、91.42%~94.86%、83.98%~94.69%、87.85%~94.45%,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经综合评价得出冷冻干燥方法最佳,3批验证工艺重复性、可行性较好,为经典名方基准样品质量属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7.
潘浩敏  刘微  梁钧杰  饶小勇  张尧  余德发  李哲  罗晓健 《中草药》2023,54(12):3842-3850
目的 研究半浸膏颗粒中饮片细粉含量对其物理性质和压缩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肠炎宁片为模型药物,测定含不同饮片细粉比例的肠炎宁颗粒的粉体学性质、压缩过程参数、抗张强度等指标,采用不同压缩方程对片剂抗张强度-压力、孔隙率-压力、抗张强度-孔隙率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阐明肠炎宁半浸膏片的成型机制,并用主成分分析对粉体学性质、压缩过程参数及拟合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当肠炎宁颗粒中的饮片细粉含量小于6%时,随着饮片细粉含量的增加,粒子间的结合力增强,粉体的成型性增强;当含量超过6%后,饮片细粉弹性作用增强,粒子间结合力减弱,抑制成型。结论 从压缩成型角度说明了肠炎宁半浸膏片中饮片细粉含量的临界值为6%,可为半浸膏片的处方工艺优化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黄焱  饶容丽 《新中医》2023,55(7):115-119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加减辅助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83.67%(P<0.05)。治疗后,2组MDA、TNF-α、CRP、IL-6、胃蛋白酶原(PG)Ⅱ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GSH-Px、PGⅠ、胃泌素-17 (G-17)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MDA、TNF-α、CRP、IL-6、PGⅡ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OD、GSH-Px、PGⅠ、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  相似文献   
59.
GK型机械瓣空化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GK27型机械二尖瓣进行了单次关闭方式的离体空化实验,采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空泡照片。机械瓣阻塞体关闭后,云状空泡出现在挡座周围,呈放射状向外运动,空化原因是机械瓣关闭时阻塞体与挡座的撞击形成的局部挤压射流,挤压缝隙出口射流速度高达9m/s,局部低压造成空化,在机理上,这是附壁射流引起的旋涡空化。关闭速度是衡量机械瓣空化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空化历时随心室载荷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载荷率为2750mmHg/s时,最大空化历时达440μs。机械瓣空化临界载荷率为420mmHg/s,这比动物实验所得的正常生理条件750mmHg/s低,因此在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机械二尖瓣存在空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60.
大网膜移植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和伤后立即行大网膜脊髓移植是否对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程控电磁吸铁棒下落打击脊髓损伤模型,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别观察SCI后1d、2d、7d组与伤后即刻施行大网膜移植组(存活7d)的细胞凋亡。结果 脊髓灰质区在伤后1d、、2d时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脊髓白质区在伤后1d时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伤后7d出现第2次高峰;伤后大网膜脊髓移植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较7d明显降低。结论 SCI后白质区和灰质区存在不同演变过程的神经细胞凋亡,SCI后即刻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