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中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与核糖体蛋白L23(ribosomal protein L23,RPL23)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初步探讨他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和30例胃癌旁正常组织中MDM2和RPL23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他们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患者生存时间的联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DM2表达阳性率与癌旁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增高(62.2%vs 40.0%,P0.05),而RPL23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30.0%vs 63.3%,P0.05).MDM2和RPL23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P=0.029).多因素分析显示MDM2高表达和RPL23低表达、淋巴结转移、肿瘤入侵深度、肿瘤的大小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M2、RPL2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针对两者的信号通路或许可作为胃癌预后的标志和新型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60例肿瘤患者中因化疗导致粒细胞缺乏后死亡的10例患者为病例组,粒细胞缺乏后治愈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粒细胞缺乏发现时ECOGPS评分〉2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合并Ⅲ-Ⅳ度消化道反应,粒细胞缺乏后最低中性粒细胞〈0.1×10 9/L以及粒细胞缺乏时食欲差是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粒细胞缺乏发现时PS评分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00、0.044)。结论:粒细胞缺乏发现时PS〉2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是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双氢青蒿素是青蒿的活性成分之一,可通过与铁离子形成自由基杀伤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侵袭转移、逆转多药耐药、影响细胞内Ca2浓度、调控细胞周期、调节细胞自噬和免疫系统等方式参与抗肿瘤过程,是潜在可利用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既往经蒽环类或紫杉类辅助治疗后发生转移的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经蒽环类或紫杉类治疗后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顺铂25 mg/m2,第1~3天;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86例中总有效率(CR+PR)为48.8%,包括完全缓解(CR)6例(7.0%),部分缓解(PR)36例(41.9%),稳定(SD)28例(32.6%),进展(PD)16例(18.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个月(95%可信区间:5.8~8.2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25个月(95%可信区间:18.1~31.9个月),主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治疗后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患者对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易瑞沙和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至2010年12月30日;同时辅助其它检索,纳入易瑞沙和二线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线化疗组相比,易瑞沙组治疗有效率(OR=0.99,95%CI:0.51-1.92,P=0.98)和1年生存率(OR=1.06,95%CI:0.53-2.09,P=0.87)无明显差别,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率(OR=0.07,95%CI:0.03-0.77,P<0.00001)明显低于二线化疗组。结论: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和经济能力选取易瑞沙治疗或者二线化疗,但对于体质较差或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差的患者,选用易瑞沙治疗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左手胀痛不适伴咳嗽胸闷半月",于2011-09-15日来作者医院就诊。CT示左肺门占位性病变,头颅MRI无异常。入院后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手中度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第2掌骨及腕骨压痛,屈伸活动受限,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复习1例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及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该患者首次使用吉非替尼约8月后耐药,停药5月后再次使用吉非替尼,1月后复查肺部CT提示肺部病灶明显缩小,2个月后再次失效,最终总生存期达21月,使用吉非替尼期间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曾使用吉非替尼有效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吉非替尼仍有可能延长其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王敏  饶智国  杨波 《肿瘤学杂志》2018,24(2):151-155
摘 要: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甲磺酸阿帕替尼(apatinibmesylate)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其机制为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信号通路。全文就甲磺酸阿帕替尼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1993年4月~1997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患者常规进行了肝胆B超检查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并与慢性病毒性肝炎100例和急性病毒性肝炎60例进行比较,以了解肝炎肝硬变伴发胆石症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肺腺癌瘤周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肺腺癌D2-40蛋白表达并计数D2-40表达阳性瘤内、瘤周的LMVD,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观察患者总生存时间。结果 肺腺癌D2-40表达阳性瘤周的LMVD为11.56±10.73,明显高于瘤内的3.96±1.15(P<0.001)。D2-40表达阳性瘤周的L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3)。瘤周高LMVD组(>10)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95%CI:11.4~14.6个月),瘤周低LMVD组(≤10)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17.8~44.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瘤周LMVD、有无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D2-40表达阳性的瘤周LMVD可以用于预测肺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