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39篇
  免费   5782篇
  国内免费   4165篇
耳鼻咽喉   657篇
儿科学   614篇
妇产科学   583篇
基础医学   6108篇
口腔科学   942篇
临床医学   7545篇
内科学   7791篇
皮肤病学   612篇
神经病学   2805篇
特种医学   2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6413篇
综合类   11176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107篇
眼科学   1649篇
药学   6545篇
  55篇
中国医学   4252篇
肿瘤学   4940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813篇
  2022年   1707篇
  2021年   3031篇
  2020年   2452篇
  2019年   1923篇
  2018年   2062篇
  2017年   2053篇
  2016年   1840篇
  2015年   2958篇
  2014年   3735篇
  2013年   3445篇
  2012年   4955篇
  2011年   5300篇
  2010年   3668篇
  2009年   2987篇
  2008年   3463篇
  2007年   3221篇
  2006年   3147篇
  2005年   2898篇
  2004年   1892篇
  2003年   1795篇
  2002年   1499篇
  2001年   1226篇
  2000年   1134篇
  1999年   1087篇
  1998年   672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513篇
  1995年   471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185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1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设一班、三班共74名学生为实验组,二班38名学生为对照组。选择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为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微测试、不记名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其中包含病例分析题,记录并分析每组学生期末考试和病例分析题成绩。所有数据用SPSS 20.0处理,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微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46),且期末考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26)。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内容了解程度和预习情况的评价上,实验组选择“良”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的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学能力评价中选择“良”的学生比例、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选择“优”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实验组学习兴趣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高于课前(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且有效,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至第8周,于第4周结束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模型组基础上,两个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连续4周,每日1次。给药结束后,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全血后,用LC-MS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45和27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18条代谢通路,根据Impact值 > 0.05筛选出5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1条代谢通路,筛选出2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结论 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模型家兔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在模型中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m6A阅读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1,IGF2BP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IGF2BP1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基于5对HCC癌及相应癌旁组织mRNA-seq数据和TCGA数据库LIHC的mRNA-seq数据综合分析IGF2BP1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TCGA数据库中343例HCC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IGF2BP1表达水平对HCC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IGF2BP1的共表达mRNA,并利用m6Avar在线网站预测mRNA的m6A位点及其RNA结合蛋白等信息,最终构建IGF2BP1的基因调控网络。结果 IGF2BP1基因在HCC中表达上调(log2FC HCC转录组数据=10.684,P<0.001;log2FC TCGA-LIHC数据集=7.032,P<0.001)。生存分析显示IGF2BP1低表达的HC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84年,IGF2BP1高表达患者为4.44年,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缩短(P=0.011)。22个差异表达的mRNA与IGF2BP1存在靶向结合关系,并与其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其中,HMGA2等15个高表达mRNA的HCC患者总生存期缩短。HMGA2、PEG10、CEP55、RHO、CDC6和KIF23基因中的潜在m6A甲基化位点位于mRNA 3'UTR端的miRNA结合区域。结论 IGF2BP1在HCC中高表达且导致患者总生存期缩短。IGF2BP1可能通过m6A甲基化及miRNA抑制作用的方式上调mRNA的表达,促进HCC发生并导致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34.
梁畅  张伟 《现代肿瘤医学》2020,(11):1958-1962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结构扭曲病变(architectural distortion,AD)作为触诊阴性乳腺癌的第三最常见影像学表现,也是乳腺癌最早出现的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D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及假阳性率。本文通过查阅文献,针对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数字三维断层摄影技术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结构扭曲病变中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电针对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开腹手术而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60例。A组设为空白对照组,B组于手术前1 d、C组于手术前1 d和麻醉诱导前30 min、D组分别于手术前1 d、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手术后1 d行电针。分别于手术前1 d电针前(T1)、麻醉诱导前电针前(T2)、术毕(T3)和手术后1 d电针后(T4)4个时间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ELISA检测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热反应蛋白70(HSP70)以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IFN-g)、白介素4(IL-4)水平,并计算IFN-g与IL-4比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的细胞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结果HSP70与CRP水平、白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数、IL-4与IL-6水平变化趋势均一致,4组T1、T2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3和T4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T3和T4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D组T4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4组T2时间与T1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高于T2时间(P<0.05),T4时间低于T3时间(P<0.05)。IFN-g变化不显著(P>0.05),IFN-g/IL-4、CD4/CD8变化趋势与以上相反。结论电针术前使用对直肠癌患者无显著疗效,但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并且随着电针次数的合理增加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6.
目的应用6σ理论对肿瘤标志物项目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并初步确定各项目的质量目标。 方法收集本实验室2018年1至12月室内质控数据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和国家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计算6项肿瘤标志物的σ水平,并依据质量目标选择流程图和肿瘤标志物分析性能验证图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进而为肿瘤标志物选择合适的质量目标。 结果应用不同层级的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和国家室间质量评价标准,肿瘤标志物项目的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质量目标选择流程图:选择生物学变异导出的"适当的"质量规范作为CA125项目的质量目标,选择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最低的"质量规范作为t-PSA、CEA、AFP、CA199和CA153项目的质量目标。 结论6σ能够客观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并为实验室质量目标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mRNA携带了大量肿瘤细胞遗传信息,因此对外泌体中特异性mRNA的分析,有望找到肿瘤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3例HCC患者及3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用Magen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对血清外泌体mRNA进行纯化、行反转录形成cDNA、PCR扩增、测序,最后将对所得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后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外泌体mRNA,并采用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与通路注释。结果:与正常人比较,HCC患者有397个外泌体mRNA表达上调,192个外泌体mRNA表达下调;其中,NRGN、PF4、RGS18等1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CXCL8、MORF4L2、SYCP1等14个基因显明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胞外囊泡、细胞外细胞器、应激反应等有关,表达下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嗅觉受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中间丝、中间丝状细胞骨架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3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血小板激活、Rap 1信号通路、吞噬体、病毒致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等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分别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结论:HCC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与HCC发生、发展、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这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回顾我院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基因检测与精准药学服务实践过程,总结经验,与同行分享。方法从准备工作、相关检测项目的确定,学术推广、项目优化和开展情况等方面详细阐述我院基因检测开展过程与精准药学服务情况。结果根据临床需求,我院已开展了以心脑血管药和抗精神病药为主的27种药物,26项检测,2018年全年位1587名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结论基于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建议是临床药师参与精准治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医生和药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9.
Immune dysregulation is a cardinal feature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chronic microbial infections. In part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 are downregulated in autoimmune diseases while upregulated in chronic microbial infections. FOXP3 is the master regulator of Treg development. Treg-specific demethylated region (TSDR) is a highly conserved locus on the FOXP3 gene that is fully demethylated in natural Tregs but methylated in effector T cells. In our study, we used high resolution mel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HRM-PCR) to determine the FOXP3 TSDR methylation statu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chronic microbial infections. We found that FOXP3 TSDR to have the highest mean melting temperature (highly methylated) in active SLE patients compared to all the other groups (p?<?0.001). The psoriasis group also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 mean melting temperature (78.62?±?0.20) when compared with the inactive SLE group (78.49?±?0.29, p?<?0.05) and control group (78.44?±?0.25,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lting temperature between inactive SLE and healthy controls. Disease activity in SLE wa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methylation of the FOXP3 TSDR. On the other hand, patients with chronic microbial infection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FOXP3 TSDR mean melting temperature (demethylated) when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78.28?±?0.21 vs 78.44?±?0.25, p?<?0.05).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HRM-PCR to detect FOXP3 TSDR methylation status is a reliable and easy method to predict natural regulatory T cell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in different disease conditions. Determining FOXP3 TSDR methylation status can be a useful tool in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the severity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chronic microbial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