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90篇
  免费   7542篇
  国内免费   4729篇
耳鼻咽喉   893篇
儿科学   1444篇
妇产科学   357篇
基础医学   4394篇
口腔科学   1391篇
临床医学   9700篇
内科学   6483篇
皮肤病学   814篇
神经病学   1925篇
特种医学   3098篇
外科学   7347篇
综合类   21833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9482篇
眼科学   877篇
药学   9100篇
  135篇
中国医学   7396篇
肿瘤学   3266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2348篇
  2021年   2912篇
  2020年   2564篇
  2019年   1319篇
  2018年   1616篇
  2017年   2080篇
  2016年   1546篇
  2015年   2898篇
  2014年   3803篇
  2013年   5047篇
  2012年   7159篇
  2011年   7525篇
  2010年   7090篇
  2009年   6287篇
  2008年   6466篇
  2007年   6288篇
  2006年   5698篇
  2005年   4554篇
  2004年   3111篇
  2003年   2498篇
  2002年   1835篇
  2001年   1732篇
  2000年   1386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经肘外侧入路治疗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李勇  蒋赛 《临床骨科杂志》2007,10(4):376-376
199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肘外侧纵形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m型肱骨髁上骨折96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脂肪抽吸对中心型肥胖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筛选中心型肥胖患者30例,采用肿胀麻醉法,脂肪抽吸量在2000~2500ml;分别检测脂肪抽吸前2d和脂肪抽吸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并换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血糖及胰岛素下面积。结果脂肪抽吸后1个月、2个月血糖下面积及HOMA-I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SI则有所升高(术后1周:P〈0.05;术后1月:P〈0.01);脂肪抽吸后血清瘦素较脂肪抽吸前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和脂联素较脂肪抽吸前亦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术后1个月时变化较为明显(P〈0.05),除血清瘦素、血糖下面积外,其余指标脂肪抽吸后3个月基本恢复原有水平。结论 脂肪抽吸对代谢指标在3个月内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糖代谢改善显著,但3个月后这种变化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103.
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内乳淋巴结复发的原因,强调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以内乳淋巴结转移为首先复发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以及治疗经过。结果40例患者内乳淋巴结复发与患者年龄、经期状况、手术方式无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直径、部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结论位于乳腺内侧区、中央区的大块肿瘤(>3cm),腋窝淋巴结阳性数多(>3),且临床病理分期晚(IIb IIIab)的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须加强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靶重建放大扫描技术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患者先行常规CT平扫,选定结节处为兴趣区,行薄层靶重建放大扫描,层厚、层距为2mm,FOV为160。结果:42例恶性病变中有37例表现为深分叶,占88.1%;21例良性病变中有15例表现为浅分叶,占71.4%。恶性结节中15例内部出现条状低密度支气管征;7例出现血管集中征;8例出现空泡征;病变内部出现液化坏死13例,其中恶性病变ll例。22例出现钙化,包括12例良性病变和10例恶性病变。2例错构瘤内均见小面积脂肪性低密度影。结论:靶重建放大扫描比普通CT扫描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恶性病变大多数为深分叶,良性病变大多数为浅分叶或无分叶。  相似文献   
105.
论述更新导诊理念的重要性 ,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导诊护士的工作相结合 ,对如何提高导诊护士的工作质量 ,贯彻“全程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6.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同机CT融合在肿瘤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79例,良性肿块病人19例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经COSEM重建,结果与解剖显像比较。【结果】①~(18)F-FDG符合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91.8%、97.3%和73.9%,解剖显像分别为79.8%、63.2%、76.5%、90.0%和42.9%。②同部位显像比较中,~(18)F-FDG显像病灶探测数为302个,而解剖显像为286个。③同机CT融合明显提高对肺部近纵隔、膈缘及腹部等部位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较解剖显像更好地对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并且能探测到更多的恶性病灶,同机CT融合较大地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raving and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 under the exposure of heroin-related cues in abstinent heroin dependents.Methods In this self-controlled study,382 abstinent heroin dependent patients watched video of heroin smoking and injecting situations,and in the meantime were exposed to herein simulacrum and apparatus after relaxation exercises.The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 were mcagured with a multi-biofeedback instru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cue exposed.Self-reported craving was also assessed before and after cue exposed.Results The craving were increased[(18±22)mm vs.(29±29)mm,P<0.01]after cue exposures compared to pre-exposure,EMG[(12±7)μN vs.(14±10)μV,P<0.01]and SC[(6.8±4.3)μS vs.(7.4±4.3)μS,P<0.01]also increased.But the percentages of δ,θ,α,SMR,low β,high β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at under the cue exposures[8:(10.8±4.7)%vs.(9.7±4.4)%,P<0.01;0:(6.8±2.0)%vs.(6.3±2.0)%,P<0.01;α:(4.8±1.8)%vs.(4.5±1.7)%,P<0.01;SMR:(3.0 ±1.2)%vs.(2.8±1.2)%,P<0.01;low β:(2.6±1.1)%vs.(2.5±1.1)%,P<0.01 and high β:(4.6 ±1.5)%vs.(4.5±1.5)%.P<0.05].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rug-related cue induce heroin craving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reactions.  相似文献   
108.
接触镜与泪液形态关系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配戴不同种类接触镜后眼表面泪膜的形态、稳定性及泪液量的变化。方法 :对日戴SCL、RGPCL和Ortho KCL的 2 14名近视患者 4 2 8只眼 ,利用表面泪膜观察装置 (DR 1)观察戴镜前后眼表泪液膜和戴镜状态下镜上泪液膜的形态分级 ,同时测定泪膜破裂时间 (BUT)。利用酚红染色棉丝测定SCL戴镜前后的泪液量 ,并用折射仪 (AtagoCL 1)测量SCL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SCL配戴者随戴镜时间延长 ,BUT明显缩短 (P <0 .0 1) ,RGPCL和Ortho KCL配戴者戴镜 5年以内 ,BUT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戴镜后RGPCL ,Ortho KCL和非戴镜正常眼三组间眼表泪膜分级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SCL组Ⅰ级比例为 6 .5 % ,显著低于其他组(16 .1%~ 2 3.0 % )。镜上泪膜 ,SCL、RGPCL和Ortho KCL三组均以Ⅳ级为主 (分别占 5 4 .4 %、5 3.4 %和 5 1.5 % ) ,SCLⅠ级比例仅 1.9% ,显著低于另二组 (分别占 6 .2 %和 12 .4 % )。SCL配戴者随戴镜时间延长 ,泪液量轻度减少 ,SCL含水量在戴镜 1w后即显著降低。结论 :科学配戴接触镜对泪液膜质量无明显影响 ,但SCL长期使用可能对泪膜有一定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