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86篇
  免费   6796篇
  国内免费   4680篇
耳鼻咽喉   730篇
儿科学   1285篇
妇产科学   615篇
基础医学   6251篇
口腔科学   1105篇
临床医学   9633篇
内科学   7674篇
皮肤病学   911篇
神经病学   2467篇
特种医学   29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6828篇
综合类   19321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788篇
眼科学   1533篇
药学   9168篇
  96篇
中国医学   5912篇
肿瘤学   4407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49篇
  2022年   1823篇
  2021年   2760篇
  2020年   2351篇
  2019年   1593篇
  2018年   1672篇
  2017年   2151篇
  2016年   1679篇
  2015年   3078篇
  2014年   4140篇
  2013年   4671篇
  2012年   6765篇
  2011年   7503篇
  2010年   6190篇
  2009年   5434篇
  2008年   6101篇
  2007年   5607篇
  2006年   5240篇
  2005年   4244篇
  2004年   3156篇
  2003年   2783篇
  2002年   2300篇
  2001年   1868篇
  2000年   1396篇
  1999年   847篇
  1998年   447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194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易军  宁莫凡  李娟  杨华  邱建勇 《医学争鸣》2001,22(17):1554-1557
目的 观察肢体负压对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犬皮肤中 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影响 .方法 犬 17只 ,随机分治疗组 10只、非治疗组 5只和正常对照组 2只 ,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均将动物制作左后肢缺血模型 ,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后 14d,开始行患肢负压治疗 10 d(15 min·次 - 1 ) ;非治疗组不做负压治疗 ;正常对照组不行缺血模型制作及负压治疗 . 3组均行左后肢趾皮肤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 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 .结果 非治疗组皮肤中 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 (P<0 .0 1) ,治疗组较非治疗组减少(P<0 .0 1) ,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增多 .结论 肢体负压疗法可促进皮肤感觉神经纤维中 SP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2.
铁缺乏对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军  樊荣  高下  孙爱华  高磊  查定军 《医学争鸣》2001,22(17):1546-1549
目的 观察铁缺乏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一般特征及幅值变化,探讨铁缺乏对DPOAE的影响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及实验组,缺铁饮食饲养法制备动物模型,实验及动物处死前检测DPOAE,并进行耳蜗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分析DPOAE变化及可能机制。结果 铁缺乏组大鼠20个测试耳中,12耳2.0kHz以上频率点的DPOAE幅值略有降低,耳蜗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外毛细胞的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无明显变化;另8耳2.0kHz以上频率点的幅值下降明显,尤以2.0kHz处为,相应的耳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外毛细胞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铁缺乏可影响DPOAE幅值,其机制可能与耳蜗听毛细胞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活性降低及组织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脑缺血耐受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庆华  唐静怡  王玉敏  王成章 《医学争鸣》2001,22(22):2094-2097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是否有脑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 1994/ 1999既往有同侧 TIA的脑梗塞患者6 8(男 47,女 2 1)例 ,平均年龄 (6 1± 11)岁 ,并按 1∶ 1配对选择无 TIA病史的脑梗塞患者进行病例对照观察 ,采用加拿大神经缺损评分量表 (CNS)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 3mo后的神经功能状态积分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及其他血管病危险因素如 :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及吸烟史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入院时及 3mo后 ,梗塞前有 TIA的患者其神经功能积分为 7.2 5 6± 0 .734及 9.0 0 8± 0 .46 0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9及 P=0 .0 0 2 ) .结论 缺血耐受在梗塞前有 TIA的患者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摄入水温度对儿童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温度对小儿胃动力的影响 .方法 健康儿童 40例 ,随机分为温水组及冷水组 ,每组 2 0例 ,温水组平均年龄为 8.8岁 ,冷水组 10 .5岁 ,两组摄入水的温度分别为37~ 40℃和 4~ 6℃ ,每例饮水 30 0 m L,在 B超下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胃运动及排空情况 .结果  6 0 min时胃体蠕动频率以温水组 (2 .8± 0 .7)次· min- 1 快于冷水组 (1.5± 0 .5 )次· min- 1 ,但冷水组 90 %及 10 0 %胃腔排空时间明显短于温水组 ,分别为 (19.1± 3.1与 31.9± 7.1)和 (5 2 .5± 3.7与 5 9.5± 3.0 ) min.两组 10 % ,5 0 % ,90 %及 10 0 %胃窦排空时间分别为 (0 .8± 0 .8与 2 .8± 0 .3) ,(4 .5± 3.8与 17.4± 0 .4) ,(17.2± 2 .2与 41.7± 1.8)和 (4 9.2± 3.8与 5 6 .4± 3.6 ) min,冷水组均明显短于温水组 ,胃腔与胃窦残留率与上述结果完全相符 .结论 冷饮可使胃排空加速 ,频繁饮用低温饮料可能干扰胃的正常运动节律 .  相似文献   
995.
两类胃酸分泌抑制剂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抑酸药 H2 受体拮抗剂 (H2 A)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方法  13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制备急性胃溃疡出血模型 ,以不同 p H值的缓冲液冲洗胃溃疡部位后记录其胃粘膜出血时间 (GMBT) .2 2 4例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患者 ,随机分 2组 ,2 4h内洛赛克组静滴 40 mg洛赛克 ,法莫替丁组静滴 40 mg法莫替丁 ,动态测定给药前 1h及给药后 2 4h胃内 p H值 . 3回顾性分析2 72例应用洛赛克 (4 0 m g静滴 ,1次· d- 1 )与 2 70例应用法莫替丁 (4 0 mg静滴 ,2次· d- 1 )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手术率与死亡率 .结果 当 p H≥ 6 .0时大鼠 GMBT明显缩短 (P<0 .0 5 ) .胃内 p H值监测结果 ,用药后各组 p H>4.0 ,p H>6 .0的时间 ,洛赛克组比法莫替丁组显著延长 (P<0 .0 1) .洛赛克治疗组手术率比法莫替丁治疗组明显减低 (P<0 .0 5 ) ,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对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止血效果明显高于 H2 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996.
闫励  赵华  李云庆 《医学争鸣》2001,22(10):873-877
目的:观察α-氨基丁酸B受体(GABAR)在大鼠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内的定位分布,方法:GABABR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果:GABABR样阳性胞体较密集地分布于中缝核簇的核团,如中缝背核,中缝正中核,中缝桥核,中缝大核,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此外,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内也有GABAR样阳性胞体,上述核团内亦可见GABABR样阳性纤维和终末,结论: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内有GABABR样阳性胞体,纤维及终末,这些阳性结构可能与对该系统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血管形成的形态学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臻  郭树忠  张琳西  鲁开化 《医学争鸣》2001,22(17):1612-1614
目的 研究血管形成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采用CD34抗体对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微血管进行染色。结果 增生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微血管的含量明显高于萎缩期的增生性瘢痕及正常手术后瘢痕。结论 瘢痕的增生可能具有一定的血管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8.
菝葜三种提取物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研究菝葜的活血化瘀药理作用.方法菝葜水煎液(Ⅰ)、正丁醇萃取物(Ⅱ)、正丁醇萃取剩余物(Ⅲ)高(100g/kg)、低(50 g/kg)剂量对小白鼠灌胃给药7 d后,眼眶取血,采用凝固比浊法测定APTT、PT,采用derive法测定FIB;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数,采用比浊法体外测定Ⅰ、Ⅱ、Ⅲ对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Ma、M1、V1的影响.结果100 g/kg剂量的Ⅰ和Ⅲ能显著延长APTT(P<0.05),50~100 g/kg剂量的Ⅲ能使FIB显著增加(P<0.05),而50 g/kg剂量的Ⅱ能使FIB显著减少(P<0.05).稀释8倍后的Ⅰ和Ⅱ能抑制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特别是对V1的影响更显著(P<0.01),但三者对血小板数无明显影响.结论菝葜具有明显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内源性凝血时间及影响纤维蛋白原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探针浓度对压电传感器基因杂交效应的影响。方法 9种浓度的探针与同一浓度的靶序列在压电传感器阵列上进行杂交,计算机采集并分析传感器频率数据,比较各探针浓度下固定前后频率差,杂交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杂交前后频率差,同时,根据较低浓度数据得出的杂交动力学参数。计算各浓度下的频率变化理论值。结果 随探针浓度增加,固定引起的频率变化值逐渐增加,杂交时间有缩短趋势,杂交前后的频率差值在探针浓度较低(1nmol/L-0.5μmol/L)时逐渐增大,而探;针浓度较高(1.0-3.5μmol/L)时反而减小,高浓度时杂交前后频率变化理论值与实际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石英晶体传感器阵列上,基因杂交效率随探针浓度增加而增大,但探针浓度过高反而抑制杂交,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探针之间的空间构象关系和静电排斥。  相似文献   
1000.
紫菜多糖PY4对免疫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紫菜多糖的性质,测定其对免疫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纯化得到的紫菜多糖PY4,用紫外和红外光谱进行鉴定。采用体外培养方法测定了PY4对小鼠骨髓细胞,脾 脏细胞,胸腺细胞的生长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在骨髓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的增殖试验中给药组与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两者没有差异。结论:多糖PY4对小鼠骨髓细胞,脾 脏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