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4篇
  免费   1450篇
  国内免费   558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1048篇
口腔科学   130篇
临床医学   1319篇
内科学   1349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345篇
特种医学   4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54篇
综合类   2313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172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1139篇
  21篇
中国医学   933篇
肿瘤学   78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758篇
  2020年   580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术中应用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择期行腮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沿面神经总干逆行解剖面神经,观察组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面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临床行腮腺切除术中,沿面神经总干顺行解剖面神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从土藿香根中得到两个二萜化合物,藿香酚(2)及异藿香酚(3)。经光谱解析(IR,UV,HRMS及NMR谱),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1,14dihydroxy12methoxy19(4→3)abeoabieta4,(18),8,11,13tetraen7one(2)和11,14dihydroxy12methoxy19(4→3)abeoabieta3,8,11,13tetraen7one(3)藿香酚(2)为一新的化合物,而异藿香酚(3)系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二者为一对异构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定期骨髓象检查对急淋诱导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引例初治成人急淋患音,于诱导化疗首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象观察,用这两个时限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比率及/或白血病细胞减少指数指导化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率82.4%(42/51),其中首疗程CR率60.8%(31/51)。结论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观察指导化疗有助于提高急淋CR率及首疗程CR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石家庄地区216名无关个体DIS80(pMCT118)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调查。PCR扩增产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及溴化乙锭染色,共检出70种基因型,25个等位基因,其中以18、24、30三个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将本文结果与日本人群在DIS80(pMCT118)位点多态性结果进行比较,石家庄地区汉族人群DIS80(pMCT118)位点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该位点非父排除率为0.71,个体识别率为0.9,杂合度为0.85。  相似文献   
16.
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双黄连引致的过敏反应的规律。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给药途径有关,注射剂易发生过敏反应。该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67例(60%),皮肤黏膜症状61例(55%),其他类型过敏反应14例(13%)31例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过敏发生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1m in以内,最长为用药后72h,97例(87%)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结论:双黄连的过敏反应以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为主,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积水造口术对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IVF ET)之前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输卵管造口术对IVF ET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 ET治疗的 90 8个周期的资料。按输卵管积水患者在IVF ET前是否治疗分 3组 ,A组 :输卵管积水未手术治疗行IVF ET 2 3个周期 ,B组 :在IVF ET之前行输卵管积水造口术 (腹腔镜下或开腹 ) 2 2个周期 ,C组 :对照组 (输卵管阻塞 ,未发现输卵管积水 ) 86 3个周期。【结果】A组、B组、C组的IVF ET的种植率分别为 9 7%、17 9%、16 7% ,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2 1 7%、4 0 9%、39 2 %。A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比其它组低 ,经 χ2 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积水未治疗行IVF ET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较低 ,但在IVF ET之前行输卵管造口术可改善IVF ET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宽叶缬草在脂质肾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高脂模型,观察宽叶缬草对大鼠血脂、尿蛋白和肌酐清除率的影响,以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角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宽叶缬草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尿蛋白的作用(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证实宽叶缬草在降脂和降尿蛋白的同时能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肾上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结论:宽叶缬草在脂质肾损害中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在降脂基础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用西药疗法诱导月经来潮,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闭经。结论:本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生物瓣膜失功能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植入人体内1年以上损坏的生物瓣膜作损坏原因的临床分析。方法1993年6月至2004年6月,共41例(47只)生物瓣膜失功能病人行再次手术换瓣。两次换瓣间隔时间1~16年,平均(9.7±4.1)年。对失功能生物瓣膜进行标本观察及病理学检测。结果47只带支架生物瓣膜中,瓣架无一损坏,42只瓣膜发生瓣叶撕裂或穿孔,35只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现象,且在瓣环表面和瓣脚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2只瓣膜有赘生物及血栓形成;47只生物瓣膜中损坏较重的瓣膜送病理学检查发现大量吞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结论生物瓣膜早期损坏以破损撕裂为主,晚期以钙化和破损撕裂等多种因素的复合病损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