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03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9名年龄90~113岁的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和307名作为相应年龄对照的长寿家庭成员.并以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53人作为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分别比较长寿老人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①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型频率中以ε3/3最高.其次是ε2/3和ε3/4.而ε2/4和ε4/4频率最少。长寿老人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②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相比呈显著性阳性关联(P=0.001,P=0.04)的为ε2/ε2(5.34%;0%)和ε3/ε3(79.39%;68.63%)基因型。这两种基因型携带者在长寿人群中占85%以上。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现象有关联。巴马地区长寿相关基因为ApoE ε2/ε2、ε3/ε3基因型。其中ε3/ε3纯合子是最主要的长寿关联基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珠海口岸入境船舶上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管理和卫生处理措施等方面的关系,为检验检疫执法工作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珠海港入境船舶饮用水,对水样进行弧菌科的分离鉴定,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入境船舶上的饮用水34份,9份检出致病性弧菌,检出率26.47%;检出6种致病性弧菌;船舶卫生状况不同时,其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入境船舶上的饮用水被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严重。有“海水化淡”设备的船舶,可能对降低其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有一定作用。建议对入境船舶饮用水的排放加强管理,制定有效的检疫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3.
进出境船舶压舱水致病性弧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致病性弧菌的存在情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控制措施和卫生状况间的关系,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和饮用水中致病性孤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饮用水和珠海港海域海水,对水样进行弧菌的分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压舱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86.20%,海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78.13%,入境船舶上的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26.47%;入境船舶上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大大高于管道饮水中检出率;船舶卫生状况不同时,其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在压舱水中检出12种致病性弧菌,其中以深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沙鱼弧菌、创伤弧菌为主要优势菌;分离自压舱水的2株溶血性弧菌中检测到耐热溶血素基因。结论: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压舱水和海水中,制定规范的压舱水卫生管理措施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人群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85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DM-H组)及224例健康对照者(NC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并测定其相应生化指标.结果:DM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5.94, P<0.05;等位基因:χ2=4.03, P<0.05);DM-H组携G等位基因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DM组携G等位基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与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联,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宁夏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学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方法,随机选择102名广东籍汉族人进行了HLAⅡ类基因的DNA分型。测定了包括HLA-DRB1,DRB3,DNB5,DQA1,DQB1和DPBI等6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结果:共检出23种DRB1,3种DRB3,4种DRB5,8种DQA1,12种DQB1和12种DPB1基因。该人群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典型性表现在HLA-DRB*1202的不寻常优势和DRB1*02单倍型的结构的高度复杂性。还发现了很高频率的一个近年才被正式命名的DP新型:HLA-DPB1*2101,并且此型具有极不寻常的DRB1*1202-DPB1*2101的连锁不平衡。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6.
陈霞  杨泽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569-569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屡有发生,特别是胎头下降到S 1以下,术中娩头相当困难,多数需从阴道上推胎头。反复取头往往造成新生儿窒息、损伤及子宫切口撕裂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我  相似文献   
27.
老年期是人类自然走向消亡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组织、器官呈现退行性变,健康与疾病的矛盾随着增龄而加剧,老年人的健康与疾病反映了其机体的平衡和失衡,遗传因素在维持这一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对1例新西兰籍华人ABO血型检测结果投诉的案例分析,探讨ABO血型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入出境人员ABO血型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方法 接到投诉后,实验室对留样进行正反定型再测,并重新采血后送某三甲医院进行正定型玻片法和正反定型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 通过复测确定此例ABO血型检测结果为A型,此次投诉为无效投诉。结论 对有异议的ABO血型检测结果应同时采用另一种检测方法复检,并充分考虑检测试剂、被检人种族、疾病史等影响因素,规范入出境人员ABO血型检测复检流程,达到入出境人员ABO血型检测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SNPs-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2005北京市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有糖尿病家族史,且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348例,同时选择非糖尿病健康对照37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鉴定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SNPs-11377C/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726例研究对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组中CC,CG,GG基因型分别为171例(49.1%),151例(43.4%),26例(7.5%),正常对照组中CC,CG,GG基因型分别为180例(47.6%),173例(45.8%),25例(6.6%)。SNPs-11377C/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SNPs-11377C/G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性别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③SNPs-11377C/G不同基因型组中肥胖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比)的特征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rs26672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调查并分析北京市高危险年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①于1997-08/1998-08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市城乡4个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354人。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②依据“我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操作手册”[卫生部老年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7)],调查纳入对象的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病史及有关干预治疗措施、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其它患病史、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力活动、强度、脑力活动强度、业余运动强度等。③用统一的方法测量纳入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④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纳入对象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⑤计数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和t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指标。结果:①共纳入2型糖尿病高危险年龄常住居民2354人,资料完整者2186人(2型糖尿病患者231人,糖尿病减低者268人,血糖正常者1687人)进入结果分析。②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者年龄、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和收缩压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P≤0.05~0.01);体质量和舒张压差异不明显。③18个分析因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城乡、糖尿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高血压和职业性体力劳动8个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间差异明显(P<0.05~0.01);其中职业性体力劳动OR=0.7262,为保护因素;其余7个因素OR=1.0116~2.7385,为危险因素。④18个分析因素与糖耐量低减的关系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腰围、收缩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5个因素在糖耐量低减患者与血糖正常者间差异明显(OR=1.226~1.896,P<0.05~0.01)。结论:北京市2型糖尿病高危险年龄人群中危险因素有7项,包括年龄增长、城市生活、糖尿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和高血压。因此有效地进行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控制已知的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将会有利于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