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用间接血凝法测定828份健康人血清白喉、破伤风抗体,对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问题是:各批诊断血球之间敏感度差异较大,凝集形态不理想,待检血清与对照血球易出现非特异性凝集。另外,操作规程要求每份待检血清都用对照血球吸收,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并影响效价,当待检血清数量大时对照血球供应困难。作者在观察、分析了非特异凝集的类型、因素后,认为不需要对每份待检血清用对照血球吸收,若减少血球的非特异凝集,对不同非特异凝集类型,微不同处理,同样能保证此方法的准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
新疆垦区某羊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危害新疆养羊业的重要疾病。近期对新疆垦区某羊场的布病疫情进行调查。1.基线情况:①羊场位置偏远,其内无人群长期居住。所有羊均为山东省引进的小尾寒羊,均为3岁以下,自然配种。在产羔期母羊流产相当普遍,种公羊未见明显的体征变化。走访羊场职工,有人员发热和睾丸肿大史。2005年9月,该场一职工出现发热和厌食,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布病。该患者曾接触羊流产羔胎。②采样:采集全部羊血标本3042份;收集羊流产羔胎5只。③  相似文献   
33.
目的用汉赛巴尔通体菌株建立BALB/c和昆明(KM)小鼠的实验室感染模型,检测小鼠体内抗体及菌血症的动态变化。方法用汉赛巴尔通体标准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用ELISA及PCR检测不同感染天数的小鼠,观察抗体滴度及菌血症的变化。结果BALB/cZb鼠在感染后第6天,A值开始升高,第36天达到高峰。KM小鼠的高峰期是在第30天,小鼠在感染的第2天起,血培养出现阳性菌落。结论BALB/c和KM小鼠可作为巴尔通体的实验动物,适于研究巴尔通体在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另外,由于此2种小鼠在感染后持续存在的菌血症,为将来进行动物的巴尔通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调查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传播模式和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AMOS-PCR对60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用Hunter-Gaston Diversity Index(HGDI)评价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特征,采用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60株试验菌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MLVA-16对菌株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多态性指数为0.981;Panel 1,Panel 2A和Panel 2B的多态性指数分别为0.264,0.345和0.980;Panel 2B中Bru16位点的多态性指数最高,多态性指数为0.835。60株羊种布鲁氏菌聚为5大类37个基因型,其中15个共享基因型包括38株羊种布鲁氏菌,聚类率为63.3%(38/60),提示病例多为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暴发流行;另外22株菌表现为独特基因型表明菌株无明显的流行病学相关性。共享基因型GT5包括2株分别分离自羊和骆驼的菌株且有相同的MLVA-16基因型,提示布鲁氏菌在羊和骆驼中循环传播;3个共享基因型(GT11、GT17和GT23)分别包含来自人和羊的菌株并呈现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羊是人间布病的传染源。GT35由3株分离自羊脾的菌株构成且共享相同的基因型,提示布病在羊中呈暴发流行。类群E由12个来自不同宿主(羊,牛,野生骆驼和人)的菌株构成,共享相同或相似的MLVA-16基因型,揭示了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潜在的传播模式。结论 疫羊是主要传染源,野生动物(骆驼)是贮藏宿主。羊种布鲁氏菌在羊牛(骆驼)和骆驼(羊牛)中相互循环传播,最后传染给人是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潜在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35.
目的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分离的人间布鲁氏菌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布鲁氏菌MLVA16-多色毛细管电泳分型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分离自新疆7个地(州、市)的24株人间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和3株布鲁氏菌标准菌株进行分型;利用BioNumerics(Version 7.5)软件构建菌株最小进化树,分析菌株间遗传关系。结果MLVA16分型可将不同种布鲁氏菌予以区分,24株临床分离株panel1、panel2A均为42型和108型,panel2B具有多态性;24株临床分离株被聚类为一个分支,与羊种布鲁氏菌聚类为一个大分支,个别不同地区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羊种3型布鲁氏菌是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主要流行菌株,MLVA16-多色毛细管电泳分型作为一种快速、可靠的基因分型方法,可为新疆人间布病传染源的溯源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作者积累了80例艾滋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对艾滋病人的生存期、常见症状、感染合并症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病人治疗方面初步看出双黄连粉针剂可改善艾滋病人的症状。  相似文献   
38.
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崔步云 《疾病监测》2007,22(10):649-651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布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类及家畜、动物普遍易感,患者很容易转为难以治愈的慢性病人;动物造成流产和不孕。布病遍布在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几乎在中国的每个省市区的人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和流行。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7种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被列为《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动物疫病之首。  相似文献   
39.
脉冲场电泳分析布鲁菌标准菌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一种布鲁菌分型的快速、准确、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建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比较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在分析的19株布鲁菌标准菌株中,6种布鲁菌的PFGE图谱各不相同,但猪种菌和犬种菌的PFGE图谱只有1条带不同。羊种菌和猪种菌内各生物型均可在各自种内被区别,但牛种菌各生物型被区分为3类。从系统发生的观点来看,羊、牛、猪种菌是从共同祖先进化来的,犬种菌可认为是猪种菌的主要株或是刚从该种布鲁菌进化而来的株。沙林鼠种菌与牛种菌关系密切,而绵羊附睾种菌与猪种5型菌遗传距离也较近。结论 PFGE方法可用于布鲁菌的基因分型的研究,是对传统分型方法一种较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索一种布鲁菌分型的快速、准确、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建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比较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在分析的19株布鲁菌标准菌株中,6种布鲁菌的PFGE图谱各不相同,但猪种菌和犬种菌的PFGE图谱只有1条带不同。羊种菌和猪种菌内各生物型均可在各自种内被区别,但牛种菌各生物型被区分为3类。从系统发生的观点来看,羊、牛、猪种菌是从共同祖先进化来的,犬种菌可认为是猪种菌的主要株或是刚从该种布鲁菌进化而来的株。沙林鼠种菌与牛种菌关系密切,而绵羊附睾种菌与猪种5型菌遗传距离也较近。结论PFGE方法可用于布鲁菌的基因分型的研究,是对传统分型方法一种较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