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 研究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患者体内HIV-1 nef基因变异规律,为ADC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1例ADC病例尸检标本的外周(脾)和中枢神经系统(基底核、额叶灰质、脑膜、颞叶)共5个部位组织中的基因组DNA,PCR扩增HIV-1 nef基因,与pMD19-T克隆载体连接后,蓝白斑筛选挑取阳性菌落测序,序列经BLAST分析后,每个部位取5个序列,利用Bioedit、MEGA4等生物学软件进行基因距离、系统进化树以及同义/非同义替换值(ds/dn)等分析.结果 该ADC患者感染的是HIV-1 B亚型,与标准序列HXB2比较,该病例的HIV-1 nef基因存在变异,且外周组织与中枢神经系统各组织间以及中枢神经组织不同部位的基因变异不同,相同组织来源的nef序列基因距离较小,外周和中枢的nef基因距离差异较大,该病例H IV-1 nef基因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变异时均受到负向选择压力.结论 ADC患者体内HIV-1 nef基因存在多样性,且不同组织部位的基因变异不同,其导致的Nef蛋白某些氨基酸位点的改变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子宫肿瘤,一般见于30~40岁女性,组织学表现为良性,但是可以复发和转移,推测其中一些可能是激素诱导的多灶性平滑肌增生或肿瘤性平滑肌增生。已证实,肺和子宫病变具有相同的雄激素受体等位基因失活和X染色体失活,提示它们实际上是同源肿瘤,临床称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分析目前POSSUM和P-POSSUM这两种广泛用于普外科手术风险预测的评分系统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0期))、Science Citation Index、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查找关于在肝胆手术中使用POSSUM和/或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1991年至201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Version 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其中:5个研究(n=683)采用POSSUM预测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加权O/E=0.71,95%CI(0.60,0.81);7个研究(n=1?291)采用POSSUM预测了术后死亡率,其加权O/E=0.42,95%CI(0.27,0.57);6个研究(n=1?793)采用P-POSSUM预测了术后死亡率,其加权O/E=0.74,95%CI(0.53,0.95)。结论 POSSUM可能会高估肝胆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P-POSSUM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死亡率预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POSSUM。  相似文献   
65.
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全球性战略重点之一 ,目前在我国具有紧迫性 ,同时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而卫生服务的利用对确定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水平和补偿比例起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多是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描述〔1,2〕,很少从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这一角度进行阐述。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必须了解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与方法本调查研究采用多阶段 (整群 +系统 )抽样方法 ,在长沙市五个辖区中 ,抽取两个区 ,再从中各抽取一个街道 ,然后从中随机抽取三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确…  相似文献   
66.
以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25对宫颈癌和对照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经单因素分析,以37个研究因素中初筛出宫颈癌的12个可疑危险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又进一步筛选出宫颈糜烂、初婚年龄、外阴不常洗和平时就诊医院差五个高危因素。基于上述结果,作者对目前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构建SARS病毒E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E蛋白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正常表达及定位。方法:用PCR方法扩增E蛋白基因,上、下游引物两端分别设计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产物双酶切后定向克隆于pEGFP-N1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E,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鉴定,E蛋白基因正确插入到增强绿荧光蛋白EGFP基因上游,荧光显微镜显示E蛋白表达于细胞浆内,包膜上也有分布。结论:在BHK-21细胞中成功表达了SARSCovE-EGFP融合蛋白,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内。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胸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部正中切口行OPCABG患者465例的临床资料,发生胸骨感染32例为观察组,未发生胸骨感染433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与胸骨感染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OPCABG后胸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 465例中32例发生胸骨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89%。对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胸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脏外科CCU时间、术后输血量、二次正中切口清创等方面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输血量、二次正中切口清创为OPCABG后胸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输血量、二次正中切口清创是OPCABG后胸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积...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RNA PCR扩增引物进行优化,提高患者血清中SFTSV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自行设计(L1、M1、S1)并参考文献报道(L2、M2、S2)选用引物12对,分成6组,巢式PCR方法分别扩增2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确诊病例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SFTSV RNA的L、M和S片段,基因克隆后进行DNA测序,计算不同引物扩增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进行比较,研究病毒检出率与血清采集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引物RT-PCR扩增SFTS患者血清中SFTSV RNA的L、M和S片段的灵敏度不同。从生物学意义上看,S片段灵敏度最高,其次是L片段,未扩出M片段。血清中病毒RNA检出率,7 d内为64.3%,7~14 d为37.5%,应用确切概率法分析,P>0.05(=0.37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血清中未扩增出SFTSV RNA任何片断,所有引物检测的特异度均100%。结论 PCR检测SFTS患者血清中SFTSV RNA时,可优先选择S1引物。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干预治疗的意义。方法观察5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测定其术前1d、术后1、4、7d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将术后第1天测得T3值低于术前水平70%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与用药组(23例)。用药组从术后第1天连续7d给予口服甲状腺片0.5mg.kg-1.d-1,监测围手术期内两组患者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比较术后ICU监护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全部患者术前T3、T4及TSH浓度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手术后有45例患者T3明显降低(低于术前水平的70%)。两组术后低T3患者术后(对照组第1天与第4天,用药组第1天)T3值明显低于术前T3值(P〈0.05);用药组术后第4天与第7天T3值较同时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相T4及TSH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用药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以及患者术后ICU监护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B心脏手术可引起患者术后T3下降,术后短时间给予患者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可能有利于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