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海南省麻疹监测系统建立运行情况和病例监测结果.方法 制定海南省麻疹监测方案,在全省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按照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2004-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2004-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3040例,比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高96.00%,监测系统建立当年(2004年)报告病例数少于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2005年以来监测系统报告的敏感性逐年提高,2008年监测系统报告疑似病例数是法定传染病的19.12倍.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比例逐年下降,由90.34%下降到4.48%.标本采集率逐年提高,由22.73%上升到99.12%,麻疹确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比例逐年提高,由7.55%提高到86.97%.检测疑似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1.57%,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4.52%.海南省除2006年为麻疹流行年出现多个暴发点外,其他年份均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期在3-6月.发病年龄仍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6.6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儿童占85.67%.结论 海南省自建立麻疹监测系统后监测敏感性不断提高,发病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62.
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按照经济水平、民族、地理位置,选择被调查市县。在被选市县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完成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3945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3.18%、抗-HBs阳性率为52.72%、HBV流行率为56.96%。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20—29岁组(21.52%)。最低为0-4岁组(4,02%),10岁以下儿童为6.21%;HBV流行率最高为50~59岁组(83.43%),最低是0—4岁(29.99%),10岁以下组为30.69%。HBsAg阳性率和HBV流行率: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66,P〈0.01;x^2=12.56,P〈0.01)。富裕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三者间比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x^2=50.13,P〈0.01;x^2=13.17,P〈0.01)。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x^2=11.97,P〈0.01);HBV流行率男性低于女性(x^2=7.74.P〈0.01),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海南省人群HBV流行率是高的,人群HBsAg携带率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3.
海南省2006年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控制麻疹流行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海南省2006年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控制麻疹疫情的效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2006年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前后麻疹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评价控制效果。结果海南省2006年在麻疹流行初期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Ⅱ级预案,在15d内对1 939 237名儿童进行了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6.6%,麻疹发病降到前5年平均发病水平以下。与其它流行年比较麻疹流行期明显缩短,削平了流行高峰,流行强度明显下降。结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在麻疹流行初期开展MV强化免疫能迅速控制麻疹的流行,减少麻疹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和社会经济的损失。  相似文献   
64.
定安县2005、2006年共发生接种第2剂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酵母)后偶合晚发性新生儿出血症3例,其中2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4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_1缺乏症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因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个案来自于海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个案调查表。结果4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均为1月龄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的儿童,且均为母乳喂养,儿童自身的营养状况、健康状况是发生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及症状轻重的影响因素。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偶合维生素K1缺乏症通过及时补充维生素K1可以治愈,且可以据此诊断维生素K1缺乏症。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海南岛正常人群风疹的免疫水平,1990年9月至1991年9月在海南岛中部和西部地区采集303人血清标本,应用 ELISA 法进行风疹 IgG 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血清的来源:随机抽检不同年龄正常人303名,分离血清,-20℃保存待检。2.聚苯乙稀板系江苏泰县医疗器械厂产。酶联免疫检测仪系华东电子管厂产。病毒抗原与细胞抗原,酶结合物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提供。底物为邻苯二胺与 H_2(?)_2。3.检测方法及效价判定:血清风疹 IgG 抗体检测按《ELISA 检测风疹 IgG 抗体操作细则》。  相似文献   
67.
海南省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流动人口集居地儿童免疫接种状况,为制定海南省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普查方法,调查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2个社区的流动人口中0-7岁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同时对被调查儿童进行了抗体检测(ELISA法)。结果129名流动儿童中51.2%来自省内,其余依次为四川、广东。湖北、浙江、湖南等省市。“五苗”接种率分别为:BCG75.2%,OPV359.7%,DPT359.7%,MV50.4%,HBV344.2%,四苗全程 42.6%,单苗接种率比常驻人口低20%-50%(p<0.01),未接种主要原因依次为:不知道要接种,不知道要接种时间、地点,不知道要接种第二、三针。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明显低于常驻人口(p<0.01)。结论 调查结果提示必须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以巩固计划免疫的成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海南省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白喉IgG免疫水平与白喉疫苗免疫史,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白喉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和2008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百白破(简称DPT)和白破二联(简称DT)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白喉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2008年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总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0.84%,2007年为82.49%,2008年各年龄组均高于2007年;最高为2008年的1~2岁组儿童,为94.64%,最低为2007年小学一年级新生4~5岁组,为70.79%,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2008年已完成3针DPT基础免疫的1~3岁组儿童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4.10%,完成4针者为94.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2008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接种了4针DPT疫苗和1针DT疫苗的儿童抗体阳性率为90.7%,DT加强前为60.91%,接种1周后达到94.12%,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加强接种DT疫苗2周后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6.15%;DT加强接种1~24周后检测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海南省1~7岁儿童白喉IgG抗体水平较高,已基本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达到了可控制白喉流行的水平;一年级新生DT加强接种非常重要,能迅速、有效提高儿童的白喉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9.
海南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网络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集体性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AEFI是我国扩大免疫规划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及时发现AEFI病例,迅速有效处理,是防止AEFI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为加强AEFI病例监测,指导接种单位规范接种技术,降低AEFI发生率,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效,海南省2004年开始建立AEFI监测系统,2008年实行AEFI网络直报.现将2008年网络直报系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0.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时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同时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952年以来乙脑疫情资料,按照乙脑自然流行期(1952-1978年)、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79-1986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期(1987-1990年)、计划免疫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1991-2007年)四期分析乙脑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乙脑疫苗接种率、病例免疫史、病例及媒介监测等资料,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不同时期中以乙脑自然流行期年均发病率最高为7.12/10万,死亡率0.89/10万;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期年均发病率最低为0.11/10万,死亡率0.01/10万.海南省于2002年开始建立乙脑监测系统以来,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标本采集率达到92.8%,确诊病例发病率波动在0.05/10万~0.2/10万之间,确诊病例中86%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2004-2007年乙脑疫苗年均保护率为95.69%.海南省媒介密度高,宿主动物中猪乙脑感染率从4月持续到10月呈上升趋势,个别监测点感染率高达99.3%,媒介密度和宿主动物感染呈反向曲线分布.结论 海南省应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对保护易感儿童,降低乙脑发病率.控制流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