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单发肋骨转移的SPECT和CT影像学表现。 方法 纳入290例因骨外原发恶性肿瘤行全身骨显像的患者,其全身骨显像均表现为单发肋骨放射性浓聚,且相应肋骨放射性浓聚灶行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或同期胸部CT扫描,对肋骨病变进行随访确定其性质。 结果 238例肋骨病变诊断明确(骨转移25例,良性病变213例),52例病变性质待定。条状病变转移率(42.42%,14/33)显著高于点状病变(5.36%,11/2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4, P=0.000);后肋病变转移率(18.46%,12/65)显著高于前肋(6.20%,8/12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P=0.008);侧肋转移率(11.63%,5/43)高于前肋(6.20%,8/129),而低于后肋转移率(18.46%,12/65),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59,P=0.244;χ2=0.911,P=0.340)。25例骨转移CT表现阴性者1例(4.00%),溶骨型转移20例(80.00%),混合型转移4例(16.00%)。 结论 后肋、条形分布的单发肋骨放射性浓聚灶转移率相对更高,单发肋骨转移以溶骨型相对多见。  相似文献   
2.
我放疗科自2009-01-2011-06共使用(国产)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33~71(平均52)岁.使用前骨髓造血无明显抑制,WBC>4.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以上,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静脉化疗患者防外渗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化疗药物外渗.方法 对本组化疗患者通过防外渗卡的应用,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化疗患者均未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现象.结论 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地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从而减少了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4.
陈莉  金玉明  陈少明  罗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4938-4940
目的 分析掌握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0年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南省斑疹伤寒出现增多的趋势,占解放以来病例总数的近80%.1990~2010期间,地区分布显示不平衡(x2=207.88,P< 0.05),五指山市为明显高发地区,年均发病率超过全省平均发病水平3 237.56%,其余市(县)年均发病率均低于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时间上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发病人群以农民、工人、学生为主,占61.08%.年龄上20~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63∶1.结论 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极端改变,一些虫媒传染病卷土重来,斑疹伤寒发病率出现上升的势头,今后应针对高危场所、重点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化疗药物引起迟发性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 5例多西他赛化疗引起迟发性皮肤反应,给予硫酸镁湿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新癀片加醋外敷等方法处理.结果 5例患者皮肤痊愈.结论 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化疗药物引起皮肤反应时,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可以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少明  杜建伟  金玉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2072-2073,2078
目的了解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斑疹伤寒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南省2004-2012年网络直报的斑疹伤寒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圆形分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省2004-2012年斑疹伤寒共报告病例396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中部内陆地区发病率远高于沿海地区,斑疹伤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5-10月为发病高峰(P0.01)。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9倍,0~5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病例分类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占52.53%。结论海南省斑疹伤寒的防控工作应以中部山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训,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的比例,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2012年海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探讨流行规律, 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海南省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0 716例, 发病率584.86/105, 重症病例976例, 死亡病例33例。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7 715例, 发病率为543.83/105, 重症病例512例, 死亡病例8例。发病呈现4~7月(3~5月)和9~11月两个高峰, 病例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 1~2岁组发病率最高, 为13 766.25/105。男女性别比例1.79∶1, 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 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EV71阳性比例高于普通病例。EV71肠道病毒构成的比例与重症病例比例呈正相关(Sperman秩相关相关系数r=0.601, P=0.000)。结论 海南省为手足口病的高流行区, 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符振旺  孙莲英  曾雪霞  陈少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54-3556,3562
目的了解2009年海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海南省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运行效果,为及时正确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降低严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防止接种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接种单位按照海南省AEFI监测方案,通过监测网络系统报告AEFI专报系统,县级完成个案调查并通过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小组进行调查诊断和处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上报的AEFI监测数据和处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9年共报告AEFI个案609例,其中一般反应485例,占报告总数的79.6%;异常反应106例,占17.4%;其他不良反应18例,占3%。AEFI报告县级覆盖率为100%,乡级单位覆盖率为62%。报告及时率87.33%,调查及时率96.4%。一类疫苗报告发生率为1.32/万剂,居前3位的疫苗是全细胞百白破、卡介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分别为4.53/万剂、2.80/万剂、1.89/万剂。临床损害排前3位的是过敏性反应、卡介苗淋巴结炎和无菌性脓肿。结论 2009年海南省AEFI网络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监测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纳加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提高肿瘤局控率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Ⅲ~Ⅳ期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甘氨双唑纳800mg/m2剂量,放射治疗前应用。结果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7例。结论甘氨双唑纳作为放射增敏剂有效治疗晚期食管癌,针对性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