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评价实施健康教育对小学生防治碘缺乏病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善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缺碘地区)5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知、信、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较为贫乏,干预前后小学生对碘缺乏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要进一步加大小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力度,充分发挥小学生在消除碘缺乏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海淀区2000年人群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当前甲肝流行规律 ,了解甲肝疫苗接种现况 ,在 2000年 10月对市区、城乡接合部、农村、流动人口的 404人进行甲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本区人群甲肝自然感染率为 62.95 % ,甲肝疫苗接种率11.50 % ,1- 19岁甲肝疫苗接种率 17.70 %。年龄感染高峰 2 0 - 24岁组 ,自然感染率为 80.50 % ,最低为 5 - 9岁组 ,自然感染率仅为 27.27%。地区感染无差异。流动人口自然感染率随年龄上升而升高 ,总的感染率为 50 % ,甲肝疫苗接种率 9.89%。调查证实全区人群中约 1/ 3为易感人群 ,而 5 - 9岁组人群属免疫低屏障人群 ,因此 ,本区仍有发生甲肝流行的可能 ,全区甲肝防治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生。流动人口的甲肝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相似文献   
53.
北京海淀区1999~200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概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3年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577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11.89/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3.07/10万),年均发病率7.05/10万。海淀区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5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聂各庄乡,发病率达92.56/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干部职员、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57.02%。男女甲肝发病比为2.07:1,差异有极显著性(X2=61.11P<0.01)。结论随着甲肝疫苗的应用,1999-2003年海淀区甲肝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风疹病毒宫内感染情况,评估新生儿脐带血风疹抗体水平,为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和控制小月龄儿童风疹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脐带血风疹Ig M和Ig G抗体。结果1 027例新生儿中未检测到CRS和风疹Ig M抗体阳性儿童,脐带血风疹Ig G抗体阳性率为86.56%,几何平均浓度(GMC)为62.16 IU/ml。脐带血风疹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与母亲年龄、风疹疫苗免疫史和风疹患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育龄期妇女风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和小月龄儿童发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5.
<正> 为了控制SARS在医院门诊和急诊内交叉感染,保证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北京市于4月初开始在医院内陆续开设发热门诊,以便集中收治和隔离SARS病例。随着发热门诊数量的增多,发热门诊本身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我们于2003年5月初进行了定性调查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现场 北京市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13家。 1.2 访谈对象 医院的主管院长和(或)医务处主任、发热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空间分布。方法 以北京市海淀区1:10万地形图为背景,在AxcInfo8.1软件中建立行政边界图层,在地图上标出海淀区1997~2002年HFRS患者的住址;应用SaTScan3.0软件对各乡(镇)、街道HFRS的发病情况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确定高流行区域范围,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通过空间分析对不同的发病情况采用不同的颜色和等值线显示。结果 空间聚类分析显示北京市海淀区HFRS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高发区聚集在苏家坨乡、永丰乡、上庄乡、温泉镇及聂各庄乡所属区域(RR=4,43,P=0.001.);建立北京市海淀区HFRS空间分布专题地图。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HFRS的空间分布为非随机分布,其分布特征与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在成人中接种孩尔来福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临床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成人接种孩尔来福 (Healive○R)甲型肝炎(甲肝 )灭活疫苗的临床反应 ,在京某宾馆选择 18~35岁经临床检查健康的餐饮服务人员 110名 ,按 0、6个月免疫程序 ,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成人剂型甲肝灭活疫苗 1 0ml,含灭活甲肝病毒抗原 5 0 0U ,观察 30min内即时反应 ,8、2 4、4 8、72h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结果显示 ,初次接种Healive○R 甲肝灭活疫苗30min内有 1人出现晕针 ,属非特异性反应。 8、2 4h出现局部弱反应 (红肿直径 1 0cm ) 1人 ,发生率0 91% ;全身弱反应 (体温均为 37 2℃ ) 2人 ,发生率1 82 % ;全身中反应 (体温 37 9℃ ) 1…  相似文献   
58.
北京市海淀区40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常住人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 0 0 3年 3月 1 8日至 5月 31日 ,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共发生SARS病例 40 3例 ,发病率约为 1 8.0 1 0万 ,死亡 2 7例 ,病死率为 6 .7%。患者中青壮年占 70 .4% ,尤以 2 0~ 2 9岁组高发。全区除一个乡外均受累 ,多以散发为主 ,只有 3个街道呈现明显的家庭或学校内爆发。流行基本可以划分为初始增长期(2 7天 )、高峰期 (2 1天 )和快速下降期 (2 6天 )。患者中有密切接触史的比例随各期呈递减趋势 (趋势χ2 =8.80 0 ,P =0 .0 0 3) ;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 (72 .7% ) ,而迅速下降期则以家中接触为主(85 .7% ) ;各期的职业构成谱也明显不同 (χ2 =36 .41 ,P <0 .0 1 )。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中 2 6 .6 %有外出史 ,其中又有 47.6 %是去医院 ,并且 65 %在流行的高峰期光顾医院。结论 海淀区常住人口SARS流行强度与全市持平 ,医院内获得感染是SARS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由蚊虫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病死率高,且30%~50%患者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一种严重  相似文献   
60.
2003年,我国香港、北京、广东、内蒙古等地爆发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广东一省就造成了5亿元的直接损失[1].然而,直至今日,还没有完全清楚非典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机制等.为摸清非典病例的死亡规律,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对北京市海淀区从2003年3月至6月收治的非典临床诊断病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