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8篇
  免费   1479篇
  国内免费   899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476篇
妇产科学   184篇
基础医学   1017篇
口腔科学   211篇
临床医学   4904篇
内科学   2171篇
皮肤病学   191篇
神经病学   374篇
特种医学   900篇
外科学   1527篇
综合类   8373篇
预防医学   3323篇
眼科学   265篇
药学   3450篇
  33篇
中国医学   3290篇
肿瘤学   61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758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1553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1763篇
  2011年   1937篇
  2010年   1847篇
  2009年   1778篇
  2008年   1628篇
  2007年   1565篇
  2006年   1523篇
  2005年   1560篇
  2004年   1255篇
  2003年   1130篇
  2002年   926篇
  2001年   902篇
  2000年   802篇
  1999年   680篇
  1998年   443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45例,按有无肺部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分为无感染组(43例)、局部感染组(68例)、重症感染组(34例),检测其血清PCT、全血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炎症指标对老年患者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0.033,CRP为0.717±0.084,WBC为0.582±0.094。在PCT阈值为0.2μ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88.4%,Youden指数为0.835;在CRP阈值为67.72mg/L时,其灵敏度为57.8%,特异度为83.7%,Youden指数为0.415。WBC的AUC不具有诊断意义。结论 PCT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诊断老年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及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标志物,PCT联合CRP能更好地辅助诊断老年患者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导尿管方法对男性患者导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男性导尿困难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胶浆组和石蜡油组。石蜡油组患者给予常规石蜡油留置导尿管,胶浆组患者给予盐酸丁卡因胶浆留置导尿管。随访4w,统计所有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疼痛、焦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胶浆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石蜡油组(P<0.05),VAS、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石蜡油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石蜡油组(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留置导尿管法可有效提高男性导尿困难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改善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根治术中经尿道膀胱镜下行袖套状膀胱、输尿管下段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12月76例肾盂癌、中上段输尿管癌患者的资料。按医生建议和患者意愿分为2组。膀胱、输尿管下段切除分别采用经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袖套状切除(膀胱镜组,36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40例),肾切除均为开放手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与开放组相比,膀胱镜组手术时间短[(177.2±36.9)min vs.(229.6±28.1)min,t=-7.004,P=0.000],下床活动早[(2.7±0.7)d vs.(4.1±1.0)d,t=-6.802,P=0.000],住院时间短[(6.9±1.0)d vs.(8.6±1.5)d,t=-5.448,P=0.000]。2组术后随访6~120个月,中位数32个月,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经尿道术式的创伤程度、术后恢复时间等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经尿道膀胱镜钬激光袖套状切除膀胱、输尿管下段是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微创、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痛、骨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目前临床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剌激剂及骨矿化药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作为一种新型骨吸收抑制剂,于骨骼系统表现为雌激素激动剂作用,于乳腺等组织表现为雌激素拮抗剂作用,从而不增加致癌风险。骨保护素(OPG)及抗RANKL单克隆抗体可与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竞争结合其配体 (RANKL),从而抑制破骨细胞骨重吸收作用。C-src激酶抑制剂可阻断破骨细胞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不能形成完整的细胞骨架,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可破坏破骨细胞骨吸收酸性微环境,αVβ3整合素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可减弱破骨细胞与骨组织粘附,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可减少骨胶原裂解,从而均有待于成为新一代骨吸收抑制剂。新型骨形成剌激剂主要包括PTH 片段制剂、钙离子敏感受体激动剂、骨硬化蛋白中和抗体、他汀类药物等。其中钙离子敏感受体激动剂于成骨细胞可通过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来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于破骨细胞可能通过RANKL信号通路以诱导破骨细胞凋亡。骨硬化蛋白中和抗体可抑制骨硬化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6结合,从而保证Wnt信号通路在骨形成及重建中发挥作用。他汀类药物则通过增强机体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表达以增加骨强度,减少骨折发生。本文就目前新型骨吸收抑制剂及新型骨形成剌激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古代医书中经脉的命名、循行特点、与之相关病候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两部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命名相似,与经脉循行方向大体一致,《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疾病症候及所主疾病较为简单,而《灵枢·经脉篇》则较为系统,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丹参酮Ⅱ-A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压力侧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兔,随机均分为第1、3、7,14和21天组,复制兔双侧下颌第一磨牙的正畸牙移动模型,以左侧下颌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组,每日1次于近中牙龈黏膜下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0.36 mg/d,右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持续注射后1、3、7、14、21d时麻醉处死动物,切取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及周围组织制成牙周组织切片,观察VEGF的相对表达量,测量下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结果:除第1天组外,其余各个时间点实验组牙移动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14、21天各组VEGF平均染色强度高于第1天,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实验组VEGF平均染色强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促进牙移动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增加新生血管的数量,对加速正畸牙移动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serum 25-hydroxy vitamin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132例,根据血清25(OH)D浓度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Q1~Q4);又根据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检测生化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浓度,彩色多谱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结果:Q1组颈动脉IMT高于Q3组(P=0.027)。Q1、Q2组颈动脉IMT高于Q4组(P=0.000、P=0.002)。Q1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Q2、Q3、Q4组(P=0.004、P=0.002、P=0.000)。Q1组颈总动脉PSV低于Q3组(P=0.031)。Q1组颈总动脉EDV低于Q2、Q3、Q4组(P=0.003、P=0.002、P=0.038)。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25(OH)D浓度低于正常组(P=0.000)。Pearson相关分析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成负相关(r=-0.348,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 独立负相关(B=-0.012,P=0.000)。结论:在T2DM患者中,血清25(OH)D浓度与颈动脉IMT成负相关,低浓度血清25(OH)D可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测定冷藏(4℃)保存48 h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情况。方法分别以一定浓度梯度的FITC-sWGA、FITC-RCA-1、FITC-ECA标记血小板,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确定最佳工作浓度。检测冷藏保存48 h后血小板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情况。结果 FITC-sWGA、FITC-RCA-1、FITC-ECA工作浓度分别为2μg/ml、2μg/ml、30μg/ml时标记效果好。冷藏保存48 h后GPⅠbα末端唾液酸基及次末端半乳糖基脱落较22℃常规保存明显增加,分别增至(156±18)%及(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冷藏保存48 h可致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末端糖基脱落增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育龄及孕期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NTDs)的知、信、行现况。方法随机选取我市育龄及孕期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其叶酸增补的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获得1 003份有效调查问卷,愿意服用叶酸的比率为98.60%,763名妊娠期妇女的叶酸服用率为79.16%。既往怀孕和生育次数可显著影响妇女对叶酸增补知识的知晓率和增补行为,文化程度高者和年龄高者对叶酸增补知识的知晓率更高、增补行为更正确科学,但本科学历以上者对于基层医院提供免费叶酸的知晓率最低。结论实施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措施",加强叶酸增补预防NTDs的宣教,普及优生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态度的现状调查,为学校科研文化建设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昆明医科大学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从事科研的动机52.30%的青年高校教师是通过科研提高自身水平;对待有价值科研结果的处理68.00%和16.00%的青年教师再次核实、验证、分析后和成系统和体系后再发表;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59.80%集中在1~3 h;经kendall’s tau-b分析科研水平自评水平与外语掌握程度(P<0.05)和科研技能掌握程度(P<0.01)相关;科研方法和技能掌握水平自评认为掌握的比较好的占34.48%,外语水平自评阅读娴熟,会话能力一般的占25.29%;82.70%的青年教师对本校科研现状表示满意;59.77%的青年教师认为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制度不完善;47.13%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应该是科研队伍的建设.结论昆明医科大学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和态度比较端正,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定要求,但参考文献的评述频率和参加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且希望学校在科研制度、经费投入和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