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6篇
  免费   1482篇
  国内免费   668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194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863篇
口腔科学   187篇
临床医学   1694篇
内科学   1123篇
皮肤病学   210篇
神经病学   256篇
特种医学   476篇
外科学   1057篇
综合类   381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739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1621篇
  15篇
中国医学   1429篇
肿瘤学   51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760篇
  2013年   933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428篇
  2010年   1241篇
  2009年   1066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1015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评估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优劣性。方法将2003年7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腔镜组),另37例常规开腹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和腹部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及卫生经济学情况。结果腹腔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10例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P〈0.01);腹部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但前10例较开腹组多(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早于开腹组(P〈0.01);住院时间长短两组无差异,但腹腔镜会阴闭合较开腹组早:腹腔镜组腹部创口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P〈O.05);两组的清除淋巴结枚数、局部复发及远处早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但医疗总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不仅创口小、术中出血少、与腹部创口相关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其手术时间、医疗总费用和肿瘤根治性与开腹手术无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含钛合金(4%~6%)[熔附HeraCeramJC瓷粉(A1组)和Vita瓷粉(A2组)]、HeraCeram公司的Ni-Cr合金[熔附HeraCeramJC瓷粉(B1组)和Vita瓷粉(B2组)]及西北有色金属厂的Ni-Cr合金[熔附HeraCeramJC瓷粉(C1组)和Vita瓷粉(C2组)]的金-瓷结合强度,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三点弯曲法对各组的金-瓷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对金-瓷结合界面进行电镜观察分析。结果:电镜显示各组瓷粉均与金属基体结合紧密,无明显气泡、中间层等缺陷。结合强度:A1组:(41.08±2.98)MPa,B1组:(46.05±3.16)MPa,C1组:(44.04±3.69)Mpa;A2组:(42.29±3.38)MPa,B2组:(42.05±3.26)MPa,C2组:(47.47±2.92)MPa。①HeraCeramJC瓷粉与3种合金结合的结合强度比较:B1>A1(P<0.05);B1>C1、C1>A1(P>0.05)。②Vita瓷粉与3种合金结合的结合强度比较:C2>A2、C2>B2(P<0.05);A2>B2(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临床常用的3种非贵合金与瓷粉的金-瓷结合强度均大于ISO所要求的基本值25MPa,但各组间还存在一定差异,为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烤瓷修复基底材料和瓷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3.
84.
85.
在以往对八年制医学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基础上,200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首次专门为医学生讲述如何撰写医学文献综述.教师首先具体介绍什么是文献综述,进而通过列举实例详尽讲述文献综述的构成,并教授医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此次讲述,2004级八学制学生在文献综述撰写中出现的问题较以往有所减少,使其对文献综述的撰写更为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6.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87.
颈椎后路切除高位颈椎管内肿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永胜  项泽文  马原 《中国骨伤》2003,16(9):569-569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手术危险程度高,手术复杂难处理.我们对1例C3,4部位的巨大神经鞘膜瘤患者经后路进行肿瘤切除,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经低温冻存后诱生的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的生物特性.方法 取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一部分细胞立即培养,一部分细胞用5%二甲基亚砜-6%羟乙基淀粉为保护剂,-80℃冰箱降温,液氮保存一定时间后复温培养.培养时细胞内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培养12 d,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活性.结果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新鲜或冻存的原代细胞,经组合细胞因子培养,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典型的树突状形态,细胞表面CD80、CD54、人白细胞表面抗原DR、CD1a、CD83、CD86表达上调,CD14下调;冻存原代细胞经培养生成的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还表现为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淋巴细胞杀伤自体白血病细胞活性明显.结论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新鲜或经低温冻存的原代细胞可诱生为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这种细胞可诱导T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为用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微小残留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不同用途的心室肌细胞的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建立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心室肌细胞的酶解分离方法。方法 :恒流 Langendorff灌流 ,I型胶原酶酶解分离 ,应用膜片箝技术记录离子电流、双波长显微荧光光度术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视频跟踪系统测定心肌单细胞收缩。结果 :采用不同分离技术参数获得的心肌细胞能满足上述三种实验条件下的要求。酶解分离的单个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为 (- 74 .0 6± 4 .5 4 ) m V,记录到心室肌细胞典型的钾、钠、钙离子电流和稳定的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比值 ,心室肌单细胞收缩特性稳定。结论 :通过调整分离技术参数获得的心室肌细胞性能稳定 ,具有正常的电 -机械生理特性和耐钙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6 7Ga心肌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6 7Ga 枸橼酸盐 ,48h、72h后开始显像 ,观察心脏部位放射性浓聚情况 ,并计算心 /肺 (H/L)指数 ,根据H/L指数判断心肌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H/L指数 >1.2为阳性 )。结果 :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 ,50例阳性 (占 64% ) ,其中急性期阳性率为 84% ,恢复期阳性率为 50 % ,慢性期为 2 9% ,急性期阳性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慢性期 (P<0 .0 5)。结论 :心肌6 7Ga放射性浓聚与心肌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直接反映了病变心肌的炎症反应情况 ,对诊断VMC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并对VMC治疗、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