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儿童药源性血尿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周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6):30-30,52
目的:了解儿科各种药物引起药源性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27例药源性血尿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药物引警的药源性血尿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所占比例最高(81.48%)。结论:应重视在患儿用药过程中各种药物引起的药源性血尿,  相似文献   
42.
食管鳞癌分泌素-3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具有抗癌活性的细胞因子分泌素-3A1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所至该基因表达抑制在我国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 方法检测分泌素-3A1基因在12个食管鳞癌细胞系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检测上述细胞系及37例来自我国河南的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分泌素-3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通过5-aza-dc处理使培养细胞去甲基化,RT-PCR技术检测处理后该基因在Kyse30的重新表达。[结果] 该基因仅在Kyse410、Kyes520和TE8等3个细胞系有表达,5-aza-dc处理可使Kyse30重新表达分泌素-3A1。此外,在18/37(48%)例原发性食管鳞癌细胞有分泌素-3A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超甲基化。[结论] 启动子超甲基化造成分泌素-3A1基因在上述食管鳞癌细胞系表达抑制,原发性食管鳞癌细胞分泌素-3A1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提示该基因表达抑制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共聚焦内镜(CLE)下胃黏膜萎缩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伴有肠上皮化生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CLE对42例既往患有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对黏膜可疑病变处行CLE扫描,分别给出内镜诊断和共聚焦活体组织学诊断。对扫描部位进行黏膜活检,分别对内镜诊断、共聚焦内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LE扫描42例患者获得7200帧图像,清晰显示胃小凹结构、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周围结缔组织和微血管网图像。胃黏膜萎缩表现为单位视野内腺体数目减少、胃小凹间隙增宽;肠化腺体中的杯状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易于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显示:普通内镜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44%、16%和28%;共聚焦内镜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87%和88%。结论: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全新的诊断工具,可以在内镜检查同时进行活体的虚拟组织学诊断,是诊断胃黏膜萎缩及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一种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外科行PTCD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及未感染组(n=112)。检测所有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sCD14-S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指标对于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整体sCD14-ST、CRP和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且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加重,sCD14-ST、CRP、PCT水平逐渐升高;RO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CD14-ST、CRP、PCT对于PTCD术后胆道感染诊断价值的Cut-off值分别为33.57 ng/ml、11.38 mg/L、0.57 ng/ml,其中sCD14-ST曲线下面积最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术前CONUT评分≥2、有胆道手术史、术前三指标(CRP、PCT和sCD14-ST)水平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CONUT评分≥2、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CRP、PCT和sCD14-ST指标水平等,应进行针对性预防,sCD14-ST对于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3 T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以及CBM、CNKI和VIP等数据库,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有关MR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诊断价值的诊断试验,采用QUADAS条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汇总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MRA诊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残留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253例患者,3TMRA诊断颅内动脉瘤残留的合并敏感性为0.915(95%可信区间0.850~0.959),合并特异性为0.847(95%可信区间0.787 ~0.89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1,Q=0.892.结论 3 T TOF MRA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一种有效和可行的影像学随访方法,但限于方法学的局限性,还需要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MR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健康教育、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优质低蛋白饮食[0.6 g/(kg·d)]。对照组在应用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排出(应用代文等)的基础上,常规降糖、降压、调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黄芪四物汤(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白芍,1剂/d,水煎分2次服)。疗程为3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总量及血脂、HbA1c、BUN、SCr等指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7.
深低温停循环技术主要用于脑外科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我们现报道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治疗侧窦区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该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从目前报道的文献来看,这是首次将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应用于颅内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8.
156例肾损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芳  乔明洲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585-587
目的总结本院经验,提高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128例显示不同程度肾损伤(82%),CT检查142例,阳性130例(91.5%)。IVU检查66例,发现异常16例(24.2%)。156例肾损伤患者中轻度肾损伤131例(83.9%),重度肾损伤25例(16.0%),45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保守治疗127例,手术治疗29例。发生并发症24例,其中继发性出血3例、感染13例及尿外渗8例。长期随访发现保守治疗组并发瘢痕性肾萎缩1例,肾性高血压3例。结论B超和CT是诊断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及时准确评估肾损伤及合并伤的程度,严格掌握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指征是处理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一套经济效益预测模式,为医疗设备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某医院2018年效益分析结果,对某医院2019年医疗设备购置计划进行经济效益进行预测。结果:根据该经济效益预测方法,可以得出每台设备的预期投资回收期、预期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5年时的设备投资限额。结论:论证前,经济效益预测可以为科室申报提供参考依据;论证过程中,经济效益预测结果可以为可行性论证提供参考依据,使可行性论证工作更加科学和精细;论证后,可以为医疗设备预算编制、采购计划及采购限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特定体质人格与对应病邪间存在特殊的亲和能力,契合"同气相求"之论。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群体医学向着个体医学转变,因而群体中的个体差异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部分,中医体质学不仅注重调节人体整体机能,更加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体质。而体质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实为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源自《黄帝内经》人格、体质相关描述,基于中医"形神合一"理念,中医体质人格论为疾病防治开辟出崭新视角。而现今女性高发病—经前期综合征,严重困扰患者生活各方面。而育龄女性的特殊体质早已把该病的研究点引至体质人格领域。本文力图对体质人格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关系作出简要梳理,以期立足体质人格角度提供防治措施,改善个人体质,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贯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