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带状疱疹复发2次以上者达70.7%,平均为2.9±0.34次;前驱期至出疹时间数小时至3天;发病部位2个以上,占67.4%;CD4平均计数142±11.56Cells/μl;痊愈率或有效率100%。结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时,疱疹复发率高、病情进展快、呈泛发性,但治疗效果好,较少后遗神经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早期梅毒患者采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中心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B组采用头孢曲松治疗,C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治愈率为96.7%,B组治愈率为90%、C组治愈率为66.7%,A、B两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B组为13.3%,明显低于C组23.3%(<0.05)。结论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肯定,可作为早期梅毒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胃镜检查前不同时点口服或不口服西甲硅油乳剂对胃镜操作中视野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胃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分别不口服西甲硅油、胃镜检查前20和30 min口服西甲硅油10 mL,3组均于胃镜检查前5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以胃镜下视野清晰度(A~D级)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检查前、检查后即刻和检查后30 min的不良事件,口服西甲硅油和利多卡因的依从性(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和患儿家属的候诊依从性(数字疼痛分级法)作为次要观察指标。对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的视野清晰度行优效性检验(优效标准δ=0.10),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的视野清晰度行非劣效性检验(等效标准δ=0.05)。结果 2005年3月1日至4月30日600例符合纳入标准行胃镜检查的患儿数据行中期分析,其中6例未记录主要结局指标,594例进入分析。对照组191例,男98例,年龄(10.0±2.6)岁;西甲硅油20 min组193例,男108例,年龄(10.0±2.7)岁;西甲硅油30 min组210例,男111例,年龄(9.8±2.5)岁。①视野清晰度B级及以上比例:对照组为73.8%(141/191),西甲硅油20 min组为95.3%(183/193),西甲硅油30 min组为92.8%(195/210);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间差值为19.0%(95%CI:11.9%~26.2%),P=0.006<0.025;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间差值为2.5%(95%CI:-2.1%~7.1%),P=0.000 69<0.025。②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胃镜操作时间分别为(180±96)、(167±71)和(162±8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③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④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口服西甲硅油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99.0%和97.5%。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口服利多卡因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84.0%、75.5%和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属候诊依从性≤2分分别为97.8%、95.7%和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结论 主要结局指标中期分析支持优效性和非劣效性的假设,试验提前终止。在胃镜检查前20 min口服西甲硅油可提高视野清晰度,且不比胃镜检查前30 min口服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由护士为主导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放疗科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均相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4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每周1次,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包括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支持-表达、信心疗法、呼吸操等行为训练及家庭作业等,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第6周,采用自评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心理困扰和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在干预第4周和第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明心境问卷总分、负性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均明显下降,活力维度得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由护士为主导的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解决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困扰和自我感受负担问题,作为延伸护理服务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8—2013年北京市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及分子分型。方法对2008-2013年通过对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并运用纸片法进行药敏检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他啶敏感率达100%,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敏感率均为93.75%,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3.75%,萘啶酸耐药率达31.25%。其中16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5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分散。结论北京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对3代头孢类抗生素及环丙沙星敏感;PFGE分子型别较多,无聚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的价值。方法 纳入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61)及炎性组(n=17);对比2组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特点,并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回归分析,观察常规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的价值。结果 恶性组与炎性组病灶最大径、钙化情况、纵横比、造影剂到达时间、病灶增强模式及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径<10 mm(OR=130.319,P<0.001)、慢进型增强(OR=6.177,P=0.013)、微钙化(OR=10.886,P=0.001)及向心性增强(OR=12.922,P<0.001)为甲状腺恶性病灶的预测因子,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95%CI(0.740,0.916)]、0.703[95%CI(0.575,0.832)]、0.638[95%CI(0.501,0.775)]及0.630[95%CI(0.491,0.768)]。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CEUS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与炎性病灶;病灶伴微钙化、慢进型增强及向心性增强为恶性病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心理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IVF-E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IVF-ET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内容包括IVF-ET治疗周期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宣教、各项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IVF-ET治疗不同阶段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情志调适、耳穴贴疗、中药口服、中医药膳。于移植后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测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及临床结局。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VF-ET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脑路通和疏血通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对观照组,给予其维脑路通治疗,另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维脑路通和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PT、APTT、FIB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PTT、FIB水平及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维脑路通和疏血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气管插管患者ICU延迟转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ICU收治的3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延迟组(n=87)与未延迟组(n=261)。应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ICU转入延迟对VAP的影响。结果:延迟组中发生VAP的概率显著高于未延迟组(χ2=21.426,P<0.001)。除延迟转入ICU外,在VAP发生的影响因素中,年龄、抗生素用药史、肠内营养、昏迷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转入(OR=2.644,95%CI=1.494~4.677,P=0.001)、肠内营养(OR=3.419,95%CI=1.980~5.905,P<0.001)和昏迷(OR=2.681,95%CI=1.542~4.661,P<0.001)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延迟转入ICU会导致VAP的发生率增高,应尽早为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在转入ICU前提供规范化的VAP预防措施,以减少VAP发生。  相似文献   
20.
药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药物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评价非期望的免疫原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和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免疫原性评价内容包括方法的开发、验证、药物诱导的抗体反应水平检测(滴度)、抗体的特性研究、抗体的中和活性测定、分析抗体产生对疗效、毒性和药动学的影响,并预测对人体潜在的免疫原性强弱。如何提高动物模型的预测性、优化检测技术、实现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未来免疫原性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