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21.
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外科治疗和疗效评定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定标准。方法:对123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牵引复位,根据复位情况,将脱位分为三型:可复型、难复型和不可复型。根据此临床分型分别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并根据Symon临床标准、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 17分法)和自拟的脊髓受压及减压影像学评定标准等3种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资料完整的25例经6-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3种方法评定结果分别为:临床显效率平均56%,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67.1%,脊髓减压改善率平均73.7%。结论:根据临床复位难易进行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自拟的疗效评定标准可客观反映脊髓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2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在脑干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脑干及相应颅神经功能损伤时较敏感的电生理指标,为脑干肿瘤手术提供精确、准确和安全的术中监测手段。方法对18例脑干肿瘤病人,用同一进口监护仪于手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连续实时监护,测定手术操作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脑干肿瘤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改变,BAEP的Ⅰ、Ⅲ、Ⅴ波潜伏期(PL)及Ⅰ~Ⅴ、Ⅲ~Ⅴ峰间潜伏期(IPL)明显延长(P<0.01),Ⅴ波波幅明显降低(P<0.01),其中BAEP的Ⅴ波潜伏期及波幅改变最为显著。结论BAEP的Ⅴ波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是术中敏感的电生理指标,对其进行监护可为手术中及手术后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提供客观指标,降低手术伤残率,减少或避免病人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3.
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引导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C型臂X线透视电子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对腰椎滑脱4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型性改变等原因引起的腰椎失稳患者11例,共15例在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完成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共植入椎弓根螺钉68枚,术后进行X线平片及CT薄层扫描掌握螺钉的方向和位置.结果68枚椎弓根螺钉均未穿破椎弓根,椎弓根螺钉的方向、深度、位置均相当理想,全部病例无硬膜、神经根损伤.结论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避免椎弓根螺钉植入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背景:胸腰椎肿瘤破坏椎体导致脊柱不稳及脊髓损害,肿瘤切除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和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一直为脊柱外科关注的热点目的:探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对重建胸腰椎肿瘤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对象:2002-04/2003-1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原发胸腰椎肿瘤患者、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方法:总结12例胸腰椎肿瘤切除,植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方法。随访2-19个月(平均8个月)。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进行观察,定期X射线观察骨融合及内固定情况。结果:术后症状均有缓解,神经功能恢复优良,术后2-4周Frankel分级D级7例、E级5例。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现象,良好率达100%。结论: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胸腰椎肿瘤切除后脊柱稳定重建和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背景:对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他病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需减压内固定,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包括寰枢前路内固定、寰枢后路内固定或枕颈内固定。经口咽前路寰枢椎钢板内固定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寰枢椎前路固定方法,用于先天性疾患、外伤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在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2003-01/2005-11因陈旧性齿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6~59岁,平均47岁;受伤时间4.5~36个月,平均19个月;Frank分级:C级6例,D级3例,E级3例。方法:对12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4周患者Frank分级。②术后内固定物是否有松动。结果:①术后4周Frank分级:原为C级的6例患者中4例改进为E级,2例改进为D级M原为D级的3例患者均改进为E级;原为E级的患者分级无改变。②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避免了前路减压术后再行后路融合固定手术,避免在搬动、翻身过程中,因寰枢椎极度不稳可能对脊髓造成的致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在脊柱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3例脊柱肿瘤切除、植骨、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方法。随访2~20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术后症状均有缓解,神经功能恢复优良,未发现内固定松动、移位现象。结论 钛网联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稳定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rapid prototype,CAD-RP) 技术指导儿童术后复发寰枢椎脱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5~13岁术后复发寰枢椎脱位的儿童,根据CT数据应用CAD-RP技术制作寰枢椎实物模型,在气管插...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经口咽改良Ⅱ代解剖型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2006年3月,应用改良Ⅱ代解剖型TARP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枢椎双皮质固定法治疗1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C级3例,D级10例,E级2例。ASIA运动评分平均为(83.0±13.4)分(46~100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0个月(3~20个月)随访,15例均达到即时解剖复位。颈部疼痛和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例C级改善为D级;10例D级中的4例改善为E级,其余6例分级无变化,但术后运动评分改善为82~100分[平均(93.5±4.0)分]。10例D级和3例c级患者术后评分增加4~33分[平均(13.1±9.4)分]。术后MRI示脊髓减压充分,减压改善率达89.2%,术后3个月寰枢椎均获骨性愈合。结论Ⅱ代解剖型TARP手术操作简便可行,效果优于Ⅰ代TARP固定,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蝶形钢板系统的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设计经口咽前路寰枢椎蝶形钢板内固定系统 ,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设计研制各种型号经口咽前路寰枢椎蝶形钢板、自锁螺钉和复位器等配套器械。选 12具新鲜成年颈椎标本 ,分别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实验和螺钉拔出力实验。与其他内固定方法作比较分析。结果三维运动范围 ,TARP、Brooks、Magerl、前路经枢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和Magerl Brooks组的屈伸方向的运动范围分别为平均 4.0、6.2、5 .1、6.6和 3 .7度 ;在侧屈方向的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 2 .3、3 .6、2 .7、4.2和 1.8度 ;在旋转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 7.4、8.9、8.6、10 .7和 6.0度。结果显示该蝶形钢板固定和Magerl Brooks固定在各个方向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其抗屈伸、侧屈和旋转均强于其他 3种内固定方法。寰椎、枢椎和第 3颈椎组的螺钉固定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平均491.5 8、3 96.73和 3 85 .5 3N。结果显示寰椎螺钉的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枢椎和C3 椎体固定螺钉 ,枢椎螺钉与C2 螺钉等效。结论 经口咽前路蝶形钢板系统设计新颖、独特 ,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