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安氟醚麻醉下犬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安氟醚麻醉时犬丘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安氟醚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两次MRS扫描,第一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二次在吸入1.0MAC安氟醚后,采集感兴趣区(ROI)丘脑区域内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时比较,吸入1.0MAC安氟醚麻醉后,丘脑区域NAA、Glu和Cho均显著降低(P<0.05);GABA显著升高(P<0.05);Cr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丘脑区域内NAA、Glu、GABA、Cho等神经递质均有影响,丘脑内递质的变化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观察高氧液(HO)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其用于休克早期救治的价值。方法:以林格氏液(RS)为基液制备(RS)为基液制备HO。2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林格氏液组(RS组)和高氧液组(HO组),每组11只。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在5min内放血,放血量占全身血量的45%。60min后分别静脉输注10ml/kgRS或HO。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输液后动物全身血量的45%。60min后分别静脉滴注10ml/kgRS或HO。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输液后动物4h存活率。分别于休克前、休克60min、输液后30min、60min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休克后MAP明显下降,全血高切变率表观粘度(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明显升高;与RS比较,NHO能迅速增加MAP,提高SaO2和PaO2,降低BV、PV、AI(P<0.05),动物4h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HO对出血性休克早期救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马加海  隋延仿  叶菁  陈广生  张秀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14-2815,T002
目的 构建MAGE-3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AGE-3,制备肿瘤DNA疫苗,为提高患者生存期内生活质量选择更优秀的治疗措施。方法 从人黑色素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扩增出全长cDNA,并克隆入PUCl9载体,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无误后,将MAGE-3基因克隆入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经RT-PCR扩增出大小约950bp的基因片段,成功克隆人PUCl9载体,经DNA测序证实为MAGE-3,编码MAGE-3基因全部947bp序列,读框正确,进一步亚克隆获得携有MAGE-3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MAGE-3。结论 成功构建了MAGE-3真核表达质粒,为其作为新型DNA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对提供有效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产生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异丙酚(propofol,Pro)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CAl区锥体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果:(1-300)μmol/L Pro可以直接激发内向电流(Ipro),Ipro可被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阻断;(0.01-30)μmol/L Pro能增强GABA诱发的内向电流(IGABA),洗脱后,电流恢复。结论:Pro既能直接激活GABAA受体,又能通过增强GABA的作用变构调控受体;海马区GABAA受体可能是Pro的重要药靶。  相似文献   
65.
舒芬太尼、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术后镇痛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0例颌面外科全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uf)组和芬太尼(Fen)组,各35例.分别使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PCA,不给负荷量.记录术后0h、4h、8h、12h、24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次数、并发症和病人的满意度等.结果:Suf组8h和24hVAS评分明显低于Fen组(P<0.05),其它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Suf组各时间点镇静评分均明显大于Fen组(P<0.05);Suf组PCA按压次数显著低于Fen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Suf组病人对PCA满意率显著高于Fen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PCA,镇痛安全有效,并且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66.
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为小儿麻醉技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72例3个月至3岁唇裂患儿。吸入氧化亚氮和安氟醚使患儿入睡,静注异丙酚、芬太尼、肌松药,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吸入45%~55%氧化亚氮+氧和1.0%~1.5%安氟醚维持麻醉。术者以局麻药浸润麻醉。结果:全麻效果优良,能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围麻醉期心率、ECG、SpO2均正常,术中无喉痉挛、误吸等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苏醒迅速,术后无低氧血症、喉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易控、苏醒完全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扩增人黑色素瘤抗原 3(Melanomaantigen 3,MAGE 3)基因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小鼠黑色素细胞瘤B16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PCR扩增MAGE 3基因 ,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中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MAGE 3,脂质体法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G4 18筛选阳性克隆 ,荧光显微镜和RT PCR分别检测阳性克隆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 ,EGFP)的表达和MAGE 3mRNA的表达。结果 从pUC19 MAGE 3重组质粒中扩增获得一条约 95 0bp的片段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MAGE 3,转染B16细胞后筛选得到阳性克隆 ,可见融合蛋白表达产生明亮的绿色荧光 ,RT PCR检测到MAGE 3mRNA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 EGFP MAGE 3,获得了稳定表达该载体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系 ,为研究MAGE 3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高氧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家兔36只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12只(A组),缺血再灌注常规治疗组12只(B组)及缺血再灌注高氧平衡盐液治疗组12只(C组)。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心肌组织MDA含量、ET水平明显下降(P<0.01),心肌组织内T-SOD活性及血清NO水平显提高(P<0.01),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高氧平衡盐液可明显减轻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克隆肿瘤抗原MAGE-3基因3’端657bp片段,对其编码的蛋白羧基端97-314aa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从含人MAGE-3基因全长cDNA的pUC19/MAGE-3质粒中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3’端657bp片段,并克隆入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MAGE-3,对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进行诱导表达。结果 从pUC19/MAGE-3重组质粒中扩增获得一条约660bp的条带,测序结果表明与GenBank公布的MAGE-3序列一致,成功地构建了pGEX/MAGE-3原核表达质粒,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β-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后表达Mr为54000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se,GST)融合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8%。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pGEX/MAGE-3原核表达质粒,获得了MAGE-3蛋白羧基端97~314aa融合蛋白,为该蛋白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及原核表达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融合基因.方法:采用加端PCR方法,将EPVTKAEML的基因序列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将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 )/EPVTKAEML-HSP70.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 I、Xho 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SDS-PAGE检测表达结果.结果:应用加端PCR方法扩增出约2.0 kb的目的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证实,EPVTKAEML的基因序列成功地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经BamH I、Xho I酶切鉴定证实,融合基因成功地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上;转入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72 000处有表达量明显增多的蛋白条带.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HSP70的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