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气腹前预处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建立CO2气腹;预处理组在建立气腹前实施预处理:5 min充气和5 min放气,反复两次.检测术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d1、d3 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d1,ALT、AST、TNF-α、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d3恢复到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结束时、术后d1预处理组ALT、AST、TNF-α、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肝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单次硬膜外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穿刺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下行单次硬膜外麻醉组(US组),每组各40例。阻力消失技术定位硬膜外穿刺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间隙位置,US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记录两组硬膜外准备时间、穿刺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和试穿次数。结果 2组患者均完成硬膜外穿刺操作,麻醉效果基本满足手术需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BMI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组麻醉前准备时间延长(P<0.01),但穿刺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穿次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行单次硬膜外穿刺安全可靠,麻醉起效时间短,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S组):仅结扎右侧肾蒂,左肾蒂游离;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min后,开放灌注24h;p38MAPK抑制剂组(SB组):静脉注射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10mg/kg),余同IR组。检测三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I水平和p38MAPK蛋白表达、组织病理评分并比较。【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BUN、Cr、TNF—α、IL-1水平、p38MAPK蛋白表达量及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上述指标SB组较IR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SB203580能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p38MAPK表达,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4.
肿瘤抗原基因MAGE-3的克隆、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人MAGE-3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和分离纯化. 方法: 通过RT-PCR从人黑色素瘤细胞株中扩增MAGE-3全长cDNA,经PCR扩增MAGE-3基因3′端324 bp片段,克隆入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MAGE-3,对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进行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结果: 经RT-PCR扩增出大小约950 bp的基因片段,以此为模板经PCR扩增出约320 bp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MAGE-3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pGEX/MAGE-3原核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Mr约42 000的GST融合蛋白,纯化的蛋白纯度为89%.结论: 成功克隆了人MAGE-3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3′端324 bp片段编码的108个氨基酸的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分离纯化,为该蛋白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索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清醒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静脉镇静、镇痛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 Ⅰ组为芬太尼-咪唑安定组,Ⅱ组为氟哌啶-芬太尼组,Ⅲ组为舒芬太尼组. 术前肌注阿托品-咪唑安定. 3组均按常规表面麻醉后开始插管,比较患者静脉注药前(T1)、静脉注药后(T2)及插入管后 (T3)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有无插管并发症、镇静程度、患者满意度和遗忘程度. 结果: 与T1时间比较,Ⅰ,Ⅱ组在T2和T3时间点Ramsay score有明显上升,Ⅰ组80%,Ⅱ组85%患者Ramsay score达到2~3分;在T2时间点, MAP,HR和SpO2下降(P<0.05);T3时间点MAP,HR和Sp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Ⅲ组患者在T2时间点以后呈轻度镇静,无焦虑、注意力下降状态,Rmasay score达2~3分者占90%,MAP,SpO2改变不明显,HR与T1时间比较有所下降(P<0.05). 3组气管插管操作过程遗忘的发生率及镇静、镇痛的满意度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 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可适用于清醒盲探气管插管术中患者镇静和镇痛,并在降低心血管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背景 右旋氯胺酮在欧美各国已广泛使用,与我国临床使用的消旋氯胺酮比较,其麻醉、镇痛效应更强,精神副反应及分泌物更少,苏醒时间更短.目的 综述右旋氯胺酮的临床应用,为该药在国内麻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内容 就右旋氯胺酮在麻醉诱导与维持、疼痛治疗、ICU的镇静镇痛及小儿麻醉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趋向 使右旋氯胺酮更加安全、有效、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与术后肌松残余(PORC)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I~Ⅱ,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组),每组30例。全部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行气管插管。术中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效应。记录起效时间:从注药至T。(0.1Hz单刺激肌颤搐高度)最大抑制所用时间;维持时间:TOFr(4个成串刺激中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即T4/T1)从0恢复到25%所用时间;恢复指数:TOFr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以及拔管即刻TOFr〈90%(定义为POPC)的患者TOFr恢复至90%的时问(PORC持续时间)。监测拔管后及TOFr达90%时的动脉血气结果。【结果】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PORC发生率DM组高于ND组(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时糖尿病患者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无显著差异,但PORC发生率高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59.
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抢救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发病迅速,气道压力进行性加大,甚至出现气道完全闭塞,无通气,氧交换停止(静息肺).机械通气和雾化吸入治疗是目前抢救危重症哮喘发作国际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和给药方式,但机械通气会给吸入治疗增加困难.我院采用机械通气联合氧驱动雾化器通过控制呼吸将雾化药物微粒通过控制呼吸喷射到有效作用气道上,获得了优于单纯静脉给药的理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口服异丙酚对伤害性刺激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用昆明小鼠福尔马林足底注射和0.6%醋酸腹腔注射复制疼痛模型,观察和记录口服不同剂量异丙酚(100、150、200、250mg/kg)对小鼠自发缩足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口服异丙酚剂量为100mg/kg时,对福尔马林诱发的自发缩足反射及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次数无明显影响,增加剂量后,自发缩足反射及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口服异丙酚对福尔马林和醋酸化学刺激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