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考察不同pH的热毒宁栓中绿原酸、栀子苷的直肠渗透特性.方法:制备4种不同pH的热毒宁栓,将其置于底部扎口的大鼠直肠中,以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进行直肠体外渗透性研究,并采用HPLC对接收液中的绿原酸、栀子苷含量进行测定,绘制给药24 h的累积渗透曲线,渗透速率以及Q-t方程.结果:绿原酸的渗透量随着pH的增高呈下降趋势,栀子苷的渗透量平稳.结论:热毒宁栓的pH影响主要药效成分的直肠渗透吸收,在进行栓剂成型工艺研究时需要对产品的最优pH范围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法同时测定痛宁凝胶中龙脑、异龙脑和薄荷脑的含量。采用5%二苯基-95%二甲基硅烷共聚物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 μm),分流比为50∶1,柱温为88 ℃。结果表明痛宁凝胶中的龙脑、异龙脑和薄荷脑的分离度和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0.116 9~1.402 8 mg/mL、0.107 8~1.293 6 mg/mL和0.112 7~1.352 4 mg/mL;加样回收率依为98.02%(RSD=1.76%)、100.00%(RSD=1.78%)和101.77%(RSD=1.33%)。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痛宁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聚山梨酸酯增溶作用在中药液体制剂中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常用增溶性药用辅料吐温80在中药液体制剂中的适应性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中药注射剂出现了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吐温80因其在注射剂中的广泛应用,其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体外安全性成为研究焦点.从吐温80对中药液体制剂增溶作用的局限性,吐温80当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提高国产吐温80的质量,提高药典吐温80的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不是吐温80惹的祸等方面进行探讨.吐温80在一定的限量范围内运用于中药液体制剂是安全有效的.吐温80作为增溶剂或稳定剂用于中药注射剂时必须建立注射级质量标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在充分的实验数据支持下确定其使用量.  相似文献   
14.
六味地黄方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迎春  闫明  胡军华  李雪峰  吴云  萧伟 《中草药》2015,46(8):1161-1166
目的 通过对六味地黄方醇沉工艺合理化研究,得到稳定的、可产业化的醇沉工艺.方法 以马钱苷、芍药苷、莫诺苷、甘露三糖、多糖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浸出物等为评价指标,对乙醇加入方式、离心方式及是否加入乙醇洗涤工艺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醇沉工艺.结果 醇沉工艺中以体积计算加入乙醇的量较合理;采用乙醇洗涤法可有效完成多糖部位与醇沉上清液的分离;改进工艺后,多糖浸出物质达标,苷类、甘露三糖的质量分数达标.结论 经优化后的乙醇醇沉工艺具有易操作、可控性好、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开展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硝酸、氨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评价改性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氨水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考察改性后活性炭对苯、碘、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变化,并考察其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结果:经硝酸、氨水改性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碘、苯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变化;而经硝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降低,经氨水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增强。结论:硝酸、氨水处理能使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经硝酸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性能降低,而氨水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能力升高,说明经氨水改性后的活性炭适合甘露三糖的吸附,且对碘的吸附能力的强弱反映了活性炭对甘露三糖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制定双鱼薄膜衣片的工艺。方法:以压片前颗粒的性状、休止角、引湿性以及压片后片面光洁度、素片硬度、崩解时限作为指标,考察筛选适合的辅料及其比例,并取得稳定的成型工艺。结果:该片的工艺为:浸膏粉与淀粉比例为2∶1,以88%乙醇作为润湿剂进行湿法制粒,50 ℃干燥,整粒;加入1%硬脂酸镁、8%微晶纤维素混匀,压片;70%乙醇作为溶剂,配制浓度为10%的包衣液,包薄膜衣即得。结论:本成型工艺稳定,所制得的成品外观及相关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药用辅料是现代药物制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有效性不可或缺的角色。常用注射剂药用辅料有:增溶剂、助溶剂、助悬剂、乳化剂、抗氧剂(防止主药氧化)、抑菌剂、pH调节剂、止痛剂(减少疼痛与刺激)、填充剂(常在冷冻干燥注射剂中使用,起固体支持作用)和渗透压调节剂等。药用辅料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注射剂的临床安全应用,其中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止痛剂等可增加机体生理适应性,较少见不良反应;增溶剂、助溶剂等以增加药物的体外溶解度为目的,其与主药有无配伍禁忌,在有效的浓度范围内对机体有无毒性,是否影响主药的性质、疗效和药剂的质量检测等都是在选用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3种常用注射剂增溶性辅料(吐温80、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188)的安全性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HPLC-UV-ELSD同时测定复方红景天胶囊中大花红天素、没食子酸、红景天苷、酪醇、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肉桂酸8种成分。方法应用Kromasi 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载气N2,压力150 k Pa。结果大花红天素、没食子酸、红景天苷、酪醇、哈巴苷、哈巴俄苷、安格洛苷C、肉桂酸8种成分能够达到很好分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67.084~670.84(R~2=0.999 2)、11.410~114.100(R~2=0.999 4)、78.995~789.95(R~2=0.999 6)、19.625~196.25(R~2=0.999 7)、59.368~593.68(R~2=0.999 8)、62.585~625.85(R~2=0.999 5)、55.045~550.45(R~2=0.999 6)、6.895~68.95μg/m L(R~2=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98.9%、100.1%、100.8%、98.9%、99.6%、100.7%、99.2%,RSD分别为0.64%、0.56%、0.35%、0.65%、0.26%、0.58%、1.00%、0.64%(n=6)。结论该方法分析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 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主要考察不同包煎方法提取对芪白平肺颗粒中的南葶苈子成分煎出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南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提取率与提取出膏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包煎前后及不同装样量对芪白平肺颗粒中南葶苈子提取的影响,并选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倍数对南葶苈子药材中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中试生产规模下采用1/4装量进行药材包煎效果最佳,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2h,提取溶剂倍数8倍。结论:芪白平肺颗粒中的南葶苈子采用包煎提取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药材中指标成分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为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