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柱前衍生化UPLC测定板蓝根颗粒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进行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缬氨酸的含量.Waters AccQ Tag TM Ultra C18色谱柱(2.1 mm×100 mm,5μm),流动相AccQ Tag Ultra Eluent A与AccQ Tag Ultra Eluent 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柱温5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精氨酸的线性范围为4.155 ~49.86 μg,r=0.999 9;苏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595 ~5.95 μg,r =0.999 8;丙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445 ~4.45 μg,r =0.999 9;γ-氨基丁酸的线性范围为0.515 ~5.15μg,r=0.999 9;脯氨酸的线性范围为8.858 ~ 106.3 μg,r=O.999 9;缬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585~5.85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8.34%,98.35%,100.2%,98.44%,98.18%;平均RSD分别为1.8%,1.5%,1.9%,2.0%,2.4%,2.0%(n=6).5家企业的的板蓝根颗粒中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大豆黄卷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亮氨酸、染料木苷作为对照品,对大豆黄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黄卷中大豆苷和染料木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流速1 mL· min-1.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大豆苷在0.042 1 ~1.011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染料木苷在0.041 3 ~0.991 μg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好,可作为大豆黄卷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3.
根据《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总体规划并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探索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获得的药材样品开展中药材质量基本数据研究,全面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品种质量基础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4.
该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白茅根中16种真菌毒素的QuE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白茅根以1%乙酸-乙腈超声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用甲醇和含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优化选择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结果表明,16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6 2~1.000,定量限为0.03~186.68μg·kg~(-1),回收率为60.28%~129.2%,RSD为0.29%~11%。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基质成分复杂的白茅根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5.
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的发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中药和天然药物进行活性成分研究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开展的针对脑功能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真菌病等重大疾病的中药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发现的最新成果,包括肉苁蓉、远志、龙血竭、黄芪、观光木、土槿皮酸、紫杉烷类衍生物、黄烷类衍生物等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人参皂苷Rg1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49种微生物菌株对人参皂苷Rg1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发现小型丝状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3.1858)与蓝色梨头霉(Absidia coerulea 3.3538)具有转化能力。经正交试验优化转化条件,放大培养,制各得到产物MT1与MT2,经化学与波谱技术鉴定,MT1与MT2为同一产物即人参皂苷Rh1。运用TLCS方法探索了真菌体系中底物人参皂苷Rg1与转化产物人参皂苷Rh1的生物转化动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27.
赵一懿  殷海利  郭洪祝  傅欣彤  陈有根 《中草药》2020,51(14):3679-368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9种小分子有机酸类成分莽草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间质量差异。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测定(220 nm检测莽草酸、儿茶素、表儿茶素,254 nm检测没食子酸、原儿茶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对羟基苯甲酸,310 nm检测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柱温40℃。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机酸总含量有差异,厂家内部样品中各有机酸含量同样存在差异。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筛选出儿茶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及6-羟基犬尿喹啉酸为体现样品质量差异的特征成分,同时成分间具有内在相关性。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机酸类成分的质量评价。筛选出的儿茶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及6-羟基犬尿喹啉酸是体现质量差异的特征成分,又是具有内在关联的共性成分,为提升银杏叶提取物整体质量控制能力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并不统一,企业内部工艺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8.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微量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在中药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现代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9.
353 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微量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一种在中药研究中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现状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高效毛细管电泳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0.
目的:确定可用于分析和鉴别炮制前山萸肉和炮制后酒萸肉的特征成分。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山茱萸样品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5-HMF)、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110(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3%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 min,7%A;20~50 min,7%A→20%A;50~65 min,20%A),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将15份山萸肉和10份酒萸肉样品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统计处理。将酒萸肉中含量较高的4种成分进行雷达图分析。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没食子酸、5-HMF、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和山茱萸新苷进样量分别在8.174~653.92μg(r=0.999 5),48.12~3 849.6μg(r=0.999 5),44.92~3 593.6μg(r=1.000 0),9.088~727.042μg(r=1.000 0),41.36~3 308.8μg(r=1.000 0)和8.608~688.64μg(r=0.999 9)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均在97.26~103.1%之间,RSD均小于2.8%。样品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山萸肉和酒萸肉样品中,除当药苷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5种成分没食子酸、5-HMF、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含量均有显著差异。炮制品酒萸肉中没食子酸、5-HMF含量高于生品山萸肉,但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含量低于山萸肉。雷达图分析结果,马钱苷和没食子酸含量呈相对稳定分布,莫诺苷和5-HMF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莫诺苷含量越低,则5-HMF含量越高。结论:建立的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5-HMF和莫诺苷差异显著,可用于鉴别山萸肉和酒萸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