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T仿真内镜及多平面重建在胃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是近几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它一般应用于副鼻窦、喉、胃、气管、膀胱、血管。笔者对52例胃部病变患者采用螺旋CT仿真内窥镜等检查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5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18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岁。52例中胃炎性息肉1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良性溃肠5例,胃癌44例。其中15例行胃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余病例均为电子胃镜检查,46例手术切除,所有病列均由术后病理证实。使用Marconi Mx8000 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成像(SSD)软件。患者…  相似文献   
12.
李刚  邢建明 《浙江医学》2017,39(7):518-520
目的动态监测近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在医院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及该菌对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等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年分离的28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64.29%)和尿液(21.4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未出现耐药;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96.0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36%、8.93%、2.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多数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文献报道,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可作为治疗首选。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判断目标菌和定植菌,以减缓耐药菌株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中Foxq1与NF-κB p65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并在蛋白水平进行验证;初步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新鲜宫颈癌、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各2例进行人表达谱芯片(Illumine Human-6 gene chip, 含48 000个基因信息)检测,采用实时定量 RT-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筛选出调控差异基因主要转录因子。并进一步对44例宫颈癌、22例宫颈内上皮瘤变及17例正常宫颈石蜡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验证基因芯片筛选的主要转录因子表达情况,分析转录因子和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间比较共同上调基因67个,下调基因28个,RT-PCR验证了基因芯片结果。其中,NF-κB p65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NF-κB p65与宫颈癌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Foxq1在癌旁和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阴性表达(P<0.05),Foxq1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级、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Foxq1与NF-κB p65表达无关(P>0.05)。结论:核因子NF-κB p65与Foxq1为宫颈癌发生相关转录因子,可能分别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1.5T MR上应用头线圈进行垂体大腺瘤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可行性,并优化序列参数,探索理想的层厚和b值。方法随机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及15例垂体大腺瘤患者,测定b值分别为300、800、1200s/mm2时的信号强度、背景噪声及垂体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不同b值时正常垂体的信号强度、质量指数及信噪比的差异;同一b值时垂体大腺瘤平均ADC值的差异。结果 (1)正常垂体DWI图像各b值时的信号强度随b值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而噪声则与b值无关(P〉0.05);(2)b=800s/mm2时,垂体大腺瘤的平均ADC值为(1.032±0.059)×10^-3mm^2/s,正常垂体平均ADC值为(4.025±0.382)×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800s/mm^2时,层厚3、4mm对垂体瘤显示评分明显高于2mm(P〈0.05),层厚4mm时图像伪影比3mm和2mm明显(P〈0.05)。结论 1.5T MR行垂体大腺瘤DWI是可行的。以层厚3mmb值为800s/mm2的图像质量为佳。  相似文献   
15.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FemB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优化引物与探针比例,调整镁离子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荧光定量检测. 结果引物与Taqman探针比例为1∶4,镁离子为2.5mmol/L时本底最低,荧光信号最强;该法的灵敏度为1.0×103拷贝,能特异区分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他葡萄球菌. 结论使用Taqman探针技术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准确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细菌16S rDNA和23S rDNA基因为靶序列建立可检测临床七种常见病原菌寡核苷酸芯片系统.方法 采用双重PCR扩增标本中靶细菌16S和23S rDNA基因片段.构建能同时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和志贺菌的寡核苷酸芯片,并考核芯片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采用所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81例腹泻患者粪便样本.结果 双重PCR可同时扩增上述七种病原菌的16S和23SrDNA基因靶序列.所研制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灵敏度可达103 cfu/ml,非靶细菌无阳性结果 ,不同批间和批内芯片的变异系数为3.89%~5.81%.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粪便样本的阳性率为39.5%(32/81),与常规细菌学检查法检测结果 的符合率达到96.3%(78/81),菌种鉴定结果 符合率为96.8%(31132).结论 研究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法在检测七种病原菌时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高通量等优点,适合于临床样本检测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婴儿眼部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近两年来本院就诊的339例疑似患眼炎婴儿的眼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9例婴儿眼分泌物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119例,阳性率为35.10%,分离到致病菌1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8株,占56.2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数,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最高;革兰阴性菌48株,占39.67%,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2株淋病奈瑟菌和3株真菌。结论:临床应根据婴儿眼分泌物中分离出的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可避免滥用、盲目用药,以确保患儿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测定早、中、晚各孕期妇女血清铁蛋白(SF)和血红蛋白(Hb)含量,了解孕妇铁营养和贫血状况,以指导孕期保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11年3~8月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检查的妊娠(6~40)周的1239名孕妇,年龄(23~35)岁,无肝、肾、脾及血液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疾患及妊娠期失血现象,无吸烟及酗酒史,无近期补铁治疗史。根据孕妇的不同孕周分早孕组、中孕组及晚孕组共3组。1.2方法分别于早孕(6~12)周、中孕(20~26)周、晚孕(35~40)周3个时期采集血标本测定SF、Hb。SF测定:空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脑动脉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行血管造影检查,探讨TCD与血管造影检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肝癌门脉受侵的螺旋CTAP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门脉受侵的螺旋CT经动脉门脉造影 (S -CTAP)及其门静脉三维重建图像的表现。方法  43例肝癌患者 ,其中原发性肝癌 2 7例 ,转移性肝癌 1 6例 ,均经肠系膜上动脉置管行S-CTAP。原始图像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法行门静脉三维重建。结果  2 6例肝癌患者的门静脉不同程度受侵 ,S -CTAP轴位像表现为门脉腔内局限性低密度区 ,门脉分支受压、移位、阻断等 ,肝实质呈三角形或楔形低密度区 ,边缘呈“直线”征。MIP三维血管成像能显示门脉树的整体观 ,清楚显示 4~ 5级小分支 ,其形态改变更具体 ,更直观。结论 S -CTAP结合门静脉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门脉受侵的形态改变 ,可以作为诊断肝癌患者门脉受侵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