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建立人胃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BGC-823/CDDP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采用体外逐步增加顺铂药物浓度反复间歇诱导法建立BGC-823/CDDP细胞系,并对其产生耐药的特点、光镜形态、超微结构、生长特点、细胞周期进行研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BGC-823/CDDP细胞系生物学特征较亲代细胞发生了变化.BGC-823/CDDP细胞系体积较亲代细胞稍大,并有巨核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BGC-823/CDDP细胞较亲代细胞的倍增时间延长了4.3 h.细胞周期分布:S期细胞轻度减少;而G0/G1和G2/M期细胞较亲代细胞轻度增多;与亲代细胞比较,BGC-823/CDDP细胞对CDDP的耐药倍数为11.35倍,对丝裂霉素C(MMC)、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ADM)分别为4.85、5.29、10.07倍,表明其具有交叉耐药性.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BGC-823/CDDP细胞系,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的17例2型糖尿病病例,均接受了外科胃转流术(Gastric By Pass,GBP)治疗,并进行了严密的随访.结果:术后并发胃排空功能障碍4例、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1例、腹泻3例,经积极治疗均获临床痊愈.治疗17例患者均获随...  相似文献   
43.
杨显金  杜江  张旭  孙鹏  谢贤镛  王崇树 《肿瘤》2016,(4):380-387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上清液对腹膜间皮细胞的作用。方法:用胃癌细胞上清液处理人腹膜间皮细胞后,通过HE染色法观察腹膜间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腹膜间皮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cytokeratin和间质化标志蛋白N-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将胃癌细胞上清液注射入裸鼠腹腔,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裸鼠腹膜组织中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cytokeratin和间质化标志蛋白N-cadherin、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经胃癌细胞上清液处理的腹膜间皮细胞呈梭形,细胞脱落,细胞间连接减少;胃癌细胞上清液处理的腹膜间皮细胞E-cadherin和cytokeratin的表达水平低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用无血清DMEM培养液处理的实验对照组(P值均<0.05),而N-cadherin和fi bronectin的表达水平则高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用无血清DMEM培养液处理的实验对照组(P值均<0.05)。腹腔注射胃癌细胞上清液的裸鼠腹膜组织E-cadherin和cytokeratin的表达水平低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腹腔注射无血清DMEM培养液的实验对照组(P值均<0.05),而N-cadherin和fi bronectin的表达水平则高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腹腔注射无血清DMEM培养液的实验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胃癌细胞上清液可使腹膜间皮细胞失去原有的上皮细胞生物学行为,而获得间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因返酸、腹痛5年,黑便、嗳气2年入院.5年前患者感剑突下隐痛不适伴返酸,以夜间尤为明显,经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息肉样变.2年前出现黑便,院外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抑酸、止血等治疗,出血停止;以后出现间歇性黑便、上腹部隐痛不适、返酸、进食后嗳气等症状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5.
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难题。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每年有超过90万的新确诊病例和大约70万的胃癌患者死亡,居肿瘤死亡病因的第二位[1],死亡的肿瘤患者中有90%已发生了转移[2]。且我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即使给予理论上标准的根治性手术和放、化疗,许多患者也会发生复发及转移,并死于胃癌。究其原因无非包括早期诊断率低、缺乏既特异又敏感的肿瘤早期诊断手段、手术和放、化疗的有限性等。近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制定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治过程中的最优化、最佳的临床路径,规范低位单纯性肛瘘的医疗服务与管理模式。方法:根据2006年《肛瘘诊治指南》的诊断和排除标准,两个中心共纳入病例180例。180例病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每组9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严格按临床路径模型实施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用传统的诊治方案和护理措施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费用(3331.26元±341.94)元,平均住院时间(11.59±1.98)天,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9.68±0.91)%;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4154.77±501.55)元,平均住院时间(18.94±2.94)天,患者及家属满意度(87.67±4.00)%。两组均无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无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结论:我们认为肛瘘切除术的临床路径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规范化的流程、良好的病人依从、有效地提高肛瘘的医疗质量,降低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而且安全性高,从而减少医疗缺陷,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患关系,和谐医疗环境,在基层医院在肛瘘的诊疗过程中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人大肠癌SW480细胞生长与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MA(5 mmol/L)作用于SW480细胞24 h后(以培养相同时间无处理的SW480细胞为对照),分别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用CCK-8法和Annexin/PI双染法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3-MA作用后,SW480细胞Notch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增殖与凋亡检测结果显示,3-MA作用后,SW480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而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3-MA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3-MA抑制Notch1蛋白表达从而改变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低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疝修补网片(Bard Perfix Mesh)、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Prolene疝修补网片补片及美国戈尔公司的聚四乙烯疝补片对36例41侧腹外疝在疝囊高位结扎后行低张力修补术。结果;本组腹股沟疝的手术时间30-80min,平均55min,术后1例双侧斜疝者使用度冷丁1次,其余病人均疼痛轻微,未使用止痛药;术后进食时间6-24h,平均12h,下地活动时间3-48h,平均24h;出院时间为术后3-7d,平均5d,无切口感染,硬结,血肿,异物反应,尿潴留等并发症;阴囊血肿1例,积液3例4侧,复发1例。结论:低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痛苦小,恢复快,效果好,经济的疝修补方法,实用于疝环相对较小,腹壁缺损不严重的各种腹外疝及复发疝。  相似文献   
49.
胰腺外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提高胰腺外伤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40例胰腺外伤病例资料,对Ⅰ级和Ⅱ级胰腺损伤的病人只清创止血,单纯行胰周外引流;对Ⅲ级损伤行包括损伤部位在内的远侧胰腺切除、近端缝扎、胰床置外引流术;对Ⅳ级损伤者,以受伤前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及是否是中老年人为手术切除指征来决定是否行切除损伤的远侧胰腺,及是否行近侧缝扎胰腺;或行远侧与空肠行Roux-Y吻合,或行Roux-Y空肠袢术,即近侧缝扎胰腺,远侧与空肠行Roux-Y吻合,或行Roux-Y空肠袢覆盖损伤区域等手术;V级损伤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对严重损伤者行两次手术. 结果: 治愈35例(治愈率达87.5%),死亡5例(病死率达12.5%);胰漏发生8例(发生率达20%),胰腺假性囊肿11例,胰周脓肿14例,应激性溃疡9例,出血坏死胰腺炎5例,MOF15例. 结论: 胰腺外伤的诊断是否及时、治疗恰当与否,对预后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0.
本文报道经手术证实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3例,其中含十二指肠溃疡穿孔(PDU)38例,胃溃疡穿孔(PGU)45例。男女之比15.6∶1;平均年龄46.4岁,PDU 组和PGU 组相仿。男性比例明显较近年国外报道高,而 PGU 比例较国内外报道都高,文中对这些现象的原因、诊断和手术方式等问题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