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肾安提取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安2g/kg组、肾安4g/kg组、肾安8g/kg组及阳性药物尿毒清3.6g/kg对照组,给药疗程2个月。大鼠存活率、体重、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为观察指标。结果给药后2个月,肾安提取液三个剂量组BUN和SCr均明显降低;在降低BUN方面,肾安高剂量组明显优于尿毒清组。结论肾安提取液能降低5/6肾切除大鼠BUN、延缓肾功能。  相似文献   
72.
Jevtana     
Jevtana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研制开发。该药为注射剂,于2010年6月17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晚期的、激素难治性、多西他赛治疗期间或之后恶化的前列腺癌。 Jevtana的英文化学名称:(2α,5β,7β,10β,13α)-4-acetoxy-13-({(2R,3S)-3-[(terbutoxycarbonyl)amino]-2-hydroxy-3-phenylpropanoyl}oxy)-1-hydroxy-7,10-dimethoxy-9-oxo-5,20-epoxytax-11-en-2-yl benzoate-propan-2-one(1:1);中文化学名称:4-乙酰氧基-2α-苯甲酰氧基-5β,20-环氧基-1-羟基-7β,10β-二甲氧基-9-氧代紫杉-11-烯-13α-基(2R,3S)-3-叔丁氧基羰基氨基-2-羟基-3-苯基丙酸酯丙酮化物;分子式:C45H57NO14•C3H6O;相对分子质量:894.01(丙酮化物)/835.93(无溶剂);CAS登记号:183133-96-2。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对比安氏Ⅱ类1分类和2分类成人患者与正常牙合成人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为正畸牙齿移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畸科的安氏Ⅱ类1分类、安氏Ⅱ类2分类成人患者各20例,另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成人20名,每位研究对象均拍摄CBCT。分别测量各分组研究对象的左、右上颌中切牙倾斜度∠U1-SN和∠U1-PP,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舌侧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总厚度,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上颌中切牙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1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牙合组;(2)上颌中切牙根尖区舌侧牙槽骨厚度:安氏Ⅱ类2分类组>正常牙合组>安氏Ⅱ类1分类组;(3)上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总厚度:安氏Ⅱ类1分类组小于安氏Ⅱ类2分类组和正常牙合组;(4)安氏Ⅱ类错牙合,上颌中切牙唇倾度增大,根尖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舌侧牙槽骨厚度减小、牙槽骨总厚度减小。结论 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应结合牙槽骨厚度制定最佳矫治方案,以防止出现医源性牙槽骨缺损。  相似文献   
74.
王翔  王涛  王小琴 《重庆医学》2013,42(7):749-751,754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12月该院行DSCT扫描肝脏肿瘤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肝脏、脾脏、腹主动脉、脊柱后缘肌肉普通平扫与虚拟平扫(P>0.05),原发性肝癌与胆管细胞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在碘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两者联合作用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选用6~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10只。在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与上切牙之间安装一力值50g的正畸装置拉磨牙向近中移动,每隔3d在第一磨牙颊侧牙龈黏膜下注射生长因子0.1ml。A组:联合注射5ngTGF-β1及10ngPDGF-BB,B组:注射10ngPDGF-BB,C组:注射5ngTGF-β1,D组:即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分别于加力第1,3,7,14天,制作标准模型,测量左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距离,加力14d后,处死大鼠,取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形态改变、计数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结果实验组大鼠压力侧破骨细胞数在实验过程中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大鼠牙齿在加力的7d和14d移动距离大于对照组,PDGF-BB与TGF-β1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其压力侧破骨细胞计数及牙齿移动距离与单一因子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源性的PDGF-BB与TGF-β1能增加破骨细胞的产生,同时能显著加快牙齿移动距离,两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效应,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6.
1 病例 例1:患者男,56岁,装修工人.1个月前装修工作时右眼被异物击伤后出现视物模糊,伴有畏光、流泪、异物感.自行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畏光、流泪症状好转,但视力逐渐下降.为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5月3日来我院就诊,以“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异物”收入院.查体:视力:右眼数指/30 cm,左眼1.0.眼压:右眼10.7 mmHg,左眼14.3 mmHg(1 mmHg =0.133 kPa).右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3点位近角膜缘处可见白斑,大小约1.5 mm×1.0 mm,前房清,周深及轴深正常,虹膜约5点位近瞳孔缘裂伤,瞳孔椭圆形,大小约3.5 mm×4.0 mm,对光反应灵敏,散瞳后见晶状体6点位前囊呈棕色浑浊,前囊纵形破裂,皮质呈白色均匀浑浊,眼底窥不清.  相似文献   
7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百令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对照组只用氯沙坦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中医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王小琴 《中外医疗》2011,30(4):94-9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妇女76 例,与之正常妊娠期妇女进行比较,分析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并发症及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早期发现和...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肺炎1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17日至2020年3月15日湖北省中医院、监利县中医院、蕲春县人民医院、潜江市中医院、洪湖市中医医院、阳新县中医医院、浠水县中医院、大冶市中医医院、汉川市人民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51例,采用“肺炎1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肺炎1号”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肺部CT情况。结果:共纳入451例患者,其中轻型21例,普通型378例,重型46例,危重型6例。疑似病例6例(1.33%),临床诊断病例168例(37.25%),确诊病例277例(61.4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发热、咳嗽、乏力主要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咽部痒、咽痛、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头晕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溏症状发生率显著改善(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3(1~3.25)d。229例患者舌质由红或绛逐渐转为淡红,好转率为75.58%;177例患者白腻苔、厚腻苔、黄腻苔明显变薄,好转率为65.31%。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8(5,11)d。415例(92.02%)肺部CT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病灶面积减小,变薄变淡。达到出院标准430例,临床治愈率95.34%;好转15例;无效3例;死亡3例(0.67%)。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结论:“肺炎1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快速稳定病情,阻断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危重型转化;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好促进肺部炎性反应吸收;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0.
"心肾相交"是指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降于肾。Klotho作为肾精的物质基础,在生理功能上与肾精作用相同,二者均秉承于父母,具有抗衰老、主生殖和生长发育、保护骨骼调节钙磷代谢等功用。Klotho衍生物可溶性Klotho(soluble Klotho,sKlotho)延续了Klotho的生理功能,并参与调节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代谢,抑制钙离子沉积,调节脉道,保护心血管,具有交通心藏系统的功能。Klotho基因的这种微观调节作用,使得心藏系统和肾藏系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加强了中医心肾之间的交互关系,也丰富了中医"心肾相交"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