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94篇
  2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在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内容的不确定性,需要实验方法的多样性,需要相关仪器设备的多样性,而各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学实验设备的投入上都不多,那我们如何立足现有仪器设备,自己动手,勇于创新,对其从新组合.从而保证设计性实验顺利完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方法:立足现有仪器设备,用弹簧、读数显微镜代替焦利称.采用拉脱法和用一个新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一相对法测量,使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变化的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结果:该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待测量少,结果明显的特点,为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提供了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结论:在现有仪器设备条件下,通过我们摸索、创新,可以组合出新设备,找到实验的新方法,保证医学物理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2.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系列动物研究表明,硫酸氨基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骨关节炎的病情,但其在临床的应用目前还刚刚起步。本文以膝关节OA患者为对象,拟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液MMP-3的动态变化,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病程的影响,以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进  相似文献   
23.
【摘要】 介入放射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继内外科治疗后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本课题基于2019年、2017年、2007年三次江苏省介入放射学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简要报道了近十年江苏省介入放射学学科人员配置、科室规模及介入手术量的发展变化趋势,客观分析目前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现状,并从学科平台建设、介入手术的标准化及规范化、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探讨目前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 评价CT门静脉成像(CTPV)对比内镜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急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em-TIPS)前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em-TIPS术治疗的82例急性EGVB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TPV与DSA诊断食管胃静脉曲张(EGV)分型、CTPV与术前内镜诊断EGV分型和分级的一致性。 结果 82例成功完成em-TIPS术。其中80例(97.6%)术后成功止血,2例术后发生再出血。CTPV与DSA诊断EGV分型完全一致:GOV1型55例,GOV2型21例,IGV1型6例。23例患者接受术前内镜检查,CTPV与术前内镜诊断EGV分型、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9、0.78,均P<0.001。 结论 肝硬化急性EGVB患者em-TIPS术前接受CTPV评估可行且有效,可作为无法或无条件行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患者术前评估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超声、泌尿系平片(KUB)和螺旋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一种高效、无创的检查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194例,其中9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共203侧.所有患者均行超声、KUB和螺旋CT平扫检查,将3种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于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符合率100%,KUB诊断符合率为79.31%,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3.40%.螺旋CT平扫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KUB及超声,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UB及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增强螺旋CT平扫对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肾绞痛的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和KUB,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6.
患者,男,58岁,因"左下腹不适伴大便带血1个月余,加重3d"入院.患者1个月来时有解血便,色紫红,附于大便表面,有黏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不成形,偶有腹痛、里急后重感.外院行结肠镜检查,见距肛缘40 cm处巨大肿块,有粗蒂,菜花状,表面有糜烂坏死(图1).活检3块,质地硬,易出血.病理检查结果示:黏膜组织中度慢性浅表性炎,并见多量坏死炎性渗出.诊断:结肠癌?查体:左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肿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长期留置双J管所致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0年7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双J管两端及体部结石患者7例,6例于截石位先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清除膀胱内、输尿管壁间段及下段管壁的结石,1例Bricker术后患者采用软性膀胱镜清除输出道内管壁的结石。改变患者体位为俯卧位,X线或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手术通道,充分清除结石后,顺行取出导管。 结果7例患者中,2例重度肾积水的患者术前行肾穿刺造瘘,5例一期完成治疗,顺利完整取出导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输尿管无狭窄发生。 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长期留管所致的严重双J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完全清除结石,安全取出导管,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1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各项生化指标,根据UACR[尿微量白蛋白(MAU)与尿肌酐(UCR)的比值]分为MAU阳性组(UACR=30~300mg/g)和MAU阴性组(UACR30mg/g)。结果 MAU阳性组24h舒张压(DBP)、24h收缩压(SBP)-标准差(SD)显著高于MA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24h SBP-SD、昼间SBP-SD、昼间DBP-SD与BPV呈负相关(P0.05),24h DBP-SD、夜间SBP-SD、夜间DBP-SD与BPV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24h SBP-SD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4h SBP-SD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PMT联合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PMT联合CDT治疗(PMT组),40例行单纯CDT治疗(CDT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尿激酶用量、手术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截肢率、再次手术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PMT组和CDT组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67±8.16)万U和(106.50±47.56)万U,手术时间分别为(103.33±25.57)min和(72.13±25.74)min,溶栓时间分别为(24.96±12.52)h和(61.20±29.24)h,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52)d和(9.35±2.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6.7%vs 17.5%)、术后30 d内截肢率(12.5%vs15.0%)、再次手术率(4.2%vs 7.5%)及死亡率(8.3%vs 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缺血时间患者的缺血改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PMT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在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单纯CDT相似,但可降低溶栓药物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0.
目的:系统评估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全面收集RCTs临床证据,运用ReMan 5.3.5对符合相同结局指标的RCT进行合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纳入总样本量476例。meta分析结果:m-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SMD=9.26,I2=99%,P=0.01;ARAT:SMD=8.95,I~2=90%,P=0.0001;MAL:SMD=0.98,I~2=91.3%,P=0.0007)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亚组分析显示:干预周期"≤2周"(SMD=17.03,I~2=92%,P=0.0003)、"2—8周"(SMD=3.65,I~2=21%,P=0.01)、"8周"(SMD=9.68,I~2=88%,P=0.005)时m-CIMT对脑卒中患者FMA评分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常规康复。m-CIMT对病程"≤3个月"(SMD=10.01,I~2=88%,P=0.03)、"3—9个月"(SMD=7.27,I~2=16%,P=0.0009)的患者FMA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患者病程"9个月"时两种干预方式对FMA评分提高无显著性差异(SMD=10.48,I~2=99%,P=0.12)。结论: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m-CIMT相对于常规康复的优越性可能受到患者病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