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观察长效制剂硝苯地平控释片 (拜新同 )、中效制剂硝苯地平缓释片 (艾克地平 )及短效制剂硝苯吡啶 (心痛定 ) 3种钙拮抗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分为 4组 ,Ⅰ组 ,未用药组 ;Ⅱ组 ,拜新同 30mg 1次 d口服 ;Ⅲ组 ,艾克地平 2 0mg 2次 d口服 ;Ⅳ组 ,心痛定 10mg 3次 d口服。用药第 7d行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血压变异性。结果 :与Ⅰ组比较 ,Ⅲ组血压变异性改变不显著 (P >0 .0 5 ) ;Ⅱ组的收缩压变异性下降 (P <0 .0 5 ) ,舒张压变异性改变不明显 (P >0 .0 5 ) ,Ⅳ组血压变异性增加 (P <0 .0 5 )。结论 :拜新同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变异性 ,心痛定增加患者血压变异性 ,艾克地平对血压变异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入院期间行冠脉造影术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4例,非冠心病对照组3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A组)40例、中度狭窄组(B组)38例、重度狭窄组(C组)56例。检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GGT、血脂、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血清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 < 0.05),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冠心病组(P < 0.05)。B、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A组(P < 0.05),B、C组血清HDL低于A组(P < 0.05)。C组血清GGT、TC、TG、LDL、hs-CRP水平均高于B组(P < 0.05),C组血清HDL低于B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GT、TG、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HDL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结论 GGT、血脂、hs-CRP的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3.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早期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链脲佐菌素 ( streptozotocin STZ)致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早期超微结构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 TGFβ1 )的改变 ,并探讨了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 AS)的发病机制。结果显示 ,STZ糖尿病大鼠出现持续高血糖、高血脂 ,主动脉早期出现内膜增厚 ,内皮下间隙变宽 ,内弹力板破坏 ,内膜和中膜浅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及部分向内膜迁移。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 TGF-β1 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鼠。  相似文献   
64.
潘生丁试验中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前后心电图ST段、校正QT间期(QTc)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以探讨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更敏感及特异的指标。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32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潘生丁试验,记录试验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其ST段,QTc及QTd的改变。根据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曲线)求出QTc及QTd的阳性分界点,结合传统诊断标准ST段下移≥0.1mV,分别计算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并联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以潘生丁试验诊断冠心病时,如分别以ST段下移≥0.1mv、QTc≥440ms、QTd≥40ms为标准,其特异性分别为100%、68.8%、93.8%;敏感性分别为53.3%、83.3%和87.6%。如采用“并联诊断”方法,分别以ST段下移≥0.1mV和QTc≥440ms、ST段下移≥0.1mV和QTd≥40ms、QTc≥440ms和QTd≥40ms为标准,其特异性分别为68.8%、93.8%、68.8%。敏感性分别为70.0%、96.8%、90.0%。结论在潘生丁试验时,如以传统的诊断标准(ST段下移≥0.1mV),结合QTd≥40ms,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而不影响其特异性,QTd≥40ms可作为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蒙诺和 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普拉固对糖尿病大鼠心脏保护作用 ,用蒙诺 (15 mg.kg- 1 /d)和普拉固 (2 0 mg.kg- 1 /d)对糖尿病大鼠进行五周治疗 ,观察两药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 ,应用蒙诺和普拉固可延缓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的病理学进展。  相似文献   
66.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选择73例颈内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进展组,184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非进展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次日(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血CRP、FIB和D-二聚体含量动态改变,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进展组患者入院时颈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非进展组(43.8%vs 30.9%,P<0.01);非进展组CRP在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下降,进展组CRP在第3天明显增加、随后在第7天和第14天下降,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在进展组明显增加,高于非进展组(P<0.01或P<0.05)。进展组患者NIHSS评分在入院后进行性增高,而非进展组患者NIHSS评分呈下降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观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可能有助于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高校社区人员健康体检资料,筛选出高尿酸血症组(HUA)198例,随机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血清尿酸组(NUA)202例,比较两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并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U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NUA组(P<0.01或P<0.05)。HUA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低于NUA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和高度脂蛋白的降低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增加心血管病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68.
卫银芝  赵芳  熊世熙  干学东  龚斐  曹建雷  汪瀚  周斌 《安徽医药》2013,17(10):1656-165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心肌病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糖尿病对照组(Diabetic control group,DC)、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15mg·kg^-1)治疗组(High-dose treatment group,HT)及低剂量(5mg·kg^-1)治疗组(Low-dose treatment group,LT),每组10只,其中3组(DC、HT、LT)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建模后第7天开始给予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腹腔注射,NC及DC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注射。给药8周后超声多普勒检测大鼠心功能,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Caspase-3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C组凋亡心肌细胞数增多(P〈0.05),Bcl-2表达减弱(P〈0.05),Caspase-3表达增强(P〈0.05);与DC组比较,治疗组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Bcl-2表达增强(P〈0.05),Caspase-3表达减弱(P〈0.05);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心功能,HT组较LT组作用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组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丹参多酚酸盐通过增强Bcl-2表达,抑制Caspase-3表达,阻遏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4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脏指数、心肌胶原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MMP-1,TIMP-1)表达的影响,籍以了解不同ACEI药物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重构有无类效应。方法:50只SD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9)、咪达普利组(10mg/kg,n=9)、卡托普君1组(50mg/kg,n=9)、贝那普开0组(10mg/kg,凡=9)、福辛普利组(5mg/kg,n=10),另取10只正常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TIMP-1和MMP-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TIMP-1和MMP-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脏指数和左心室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也增加,存在着心肌间质重构,TGF-β1、TIMP-1蛋白及TIM-1 mRNA表达增高,MMP-1蛋白及MMP-1 mRNA表达减少。使用ACEI药物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卡托普利某些指标与其余3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ACEI类药物都可通过减少TGF-β1、TIMP-1的表达而增加MMP-1的表达而改善糖尿病心肌间质的重构,具有类效应,作用效果与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不同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用咪达普利(达爽)及福辛普利(蒙诺)两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进行早期干预,观察两药在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方面的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对30只SD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9只),咪达普利干预组(9只),福辛普利干预组(10只),另外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 w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的超微结构.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的心肌肌原纤维走行紊乱,肌节破坏断裂,长短不一,肌丝灶性溶解、消失;闰盘排列有断裂现象,线粒体肿胀变形、嵴稀疏、排列紊乱,结构不清.心肌内微血管基底膜增厚,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咪达普利治疗组与福辛普利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均有所改善,福辛普利效果更佳.结论 咪达普利和福辛普利均可延缓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